怎样挖掘音乐世界的底层基石 6 Q% N' d0 Y1 ]6 O d8 D3 O: `+ l4 F, r& g& z
人类音乐世界的底层基石是什么?略过冷冰冰的振动频率表不提,学音乐的孩子稍加思索后也能答复:节奏之后不就是音程与音阶吗?诚然如此。音程、音阶、调性,恐怕从古希腊人热衷于用数学解释一切的岁月,到调性几被消解的近代,都处于音乐家们的核心讨论区。它们大抵揭示出一个基本法则:除了自身的频率、响度与出现时机外,音还须与其他音产生联系,形成某种“纹样”后方能称为音乐。然而基于西方强势话语权的音乐大厦,是如何与这些基石发生关联的?追问之下,还真有一些你我未曾想到的角落与关节。# [$ @' F1 ~# j
7 _" T/ @( n/ Y, @0 l' j) U- J* s 于是,我们有了音乐社会学这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奠基人之一马克斯-韦伯(1864-1920)发表此作前,早已涉足社会学的各领域,影响广泛毋庸多言。全书用词凝练,涵盖的信息量颇为惊人,辛苦了译者,还附上了英文原文及一些难点的标注。值得留意这是未完成的遗作,其“未完成”属性体现在了原稿中的论证系统性不强。此外我仍觉得相对原标题“音乐的理性基础与社会学基础”而言,译本标题“音乐社会学”不算太贴切。毕竟,韦伯讲了音乐的社会学来源,却无详述音乐现象对社会的反哺作用,即横向规律性多于纵向的深入。不过他将音乐体系纳入社会结构进行考察的方法,及主张用一些大文科工具解释乐音材料与其源头的做法(大约是受语言学和心理声学启发)已属开创性——他本人或许是无意的,也为后来阿多诺基于美学特性-商品规则上的批判观,或西尔伯曼对聆听经历(Musikerlebnis)的强调留出了补充空间。9 Y* g' p: I; y
随着文化交融与理性分析的上升,音程、音阶与调性理论变得愈加细化与程式化——我想这也许是褒义的。事实上,与其他区域的民族音乐相比,欧洲范围之所以蓬勃发展,莫不缘自理性程式的可复制性与易操作性。但译者也表示,韦伯曾受争议的一点就在于他假设的理想化,莫非说,西方(含音乐)的各种社会机制都只在趋于合理,而无走弯路的可能? $ ?# O/ y' v. O P, ^& _* c: {0 A, |/ u
书里也意识到了革新往往得付出代价(他坚持积极观之)。因为在理论-实践皆成严格系统,传承线路也很通畅的条件下,第一步革新即是像细胞有丝分裂般打破自身桎梏的阵痛。譬如,希腊音乐最终放弃稳固的四度、五度调性关系后才获挣脱,这与近代音乐与传统和声理论间的纠葛不是很像吗?我们熟悉的著名例子,有对三全音、增三和弦、平行四、五度与平行减七和弦态度的转变,也知道巴托克、布索尼与梅西安都对音阶作过踊跃改造。书里幽了一默:“近代音乐一方面瓦解了调性,另一方面却允许保留一定残余,这让人们的听觉敏锐了起来,同时习惯于转入那种独特的趣味里去。”就这样,准则松松紧紧,时张时驰,仿若一段弹性皮绳牵引着我们的音乐史颠簸前行。' M$ r- E5 R E$ I( \* f*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