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儿子在社交和语言功能上存在一定障碍,所以我们的音乐治疗师采用了许多办法,比如用《你好歌》去教会他和别人打招呼。前几天,我们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他突然主动自发地对我们的邻居说“你好”了,脸上还带着大大的微笑——在接受音乐治疗之前,这是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
+ Y- j; x6 Q" [: L8 P. v5 x+ X5 |. G( d3 @( L4 Z2 {
“我的女儿以前是不说话的,而在进行了音乐治疗之后,她的语言能力极大地提升了……你们可能有点不敢相信,她在学会说话之前,先学会了唱歌。现在她已经十几岁了,前几天还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登台演出,在几百名观众面前唱歌……音乐治疗帮助她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认识了更大的天地。”( g9 b4 a3 v0 E# `5 r7 R
# e3 f7 n' r* M. g 从上面所摘取的段落上来看,我们确实可以看出,音乐治疗对于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的需要与诉求的满足。但实际上,在行业内,我们从未停下过探索与思考。
; u. b8 [0 M9 N$ o8 K
0 n5 W! X# }% k: { 比起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自闭症儿童的问题与缺陷上,治疗师们逐渐开始更多地关注自闭症儿童的长处,去促进他们本身存在的人格上的亮点,他们所闪现出的任意一点点的光辉。与此相应的,以人本主义为指导的诸多音乐治疗技术(如即兴式音乐治疗),也开始更多地被融入进临床应用与学术研究之中。
7 U( L+ z" k+ Q3 [! }
' d) q% x3 J" v# j6 S0 ? 4., {& a3 z3 F/ e; [
- f( _# T" V. ]+ I$ K 自闭症儿童需要接受训练吗?他们的功能需要提高吗?( w, b$ E5 e4 R: I5 f( u' Z4 a J
' s2 E4 h& Q$ u0 n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保证科学系统化的训练与教育的基础上,我们也不妨给他们更多一些的自由、尊重、与选择。
7 I$ m" c/ R/ @+ K7 _4 b" V7 C7 A5 F& ^0 H* J5 O
有这样一个案例——Z是一名7岁的自闭症男孩。他的认知和语言功能尚可,但具有相当严重的注意力与社交缺陷的问题。初到工作室时,特意带着他从外地赶来的家长满脸焦虑。
9 K7 j- q, Y! r+ p" o- N
; ]# v5 w# u9 L5 r( u2 ?4 ^ 在Z接受治疗的初期,包括笔者在内的治疗师们为他设计了很详细的治疗方案。利用行为主义音乐治疗中的多种手段,来针对他的多动行为和社交行为进行校正。* `) H! F$ b# k" N
; J4 Q; T5 }, z( N* D' ^ 治疗比较顺利。治疗师与家长看着Z行为上的改善,都感到了欣慰。
2 F* h4 I& N* B
7 ?! O9 \6 _1 d6 z6 O 可能除了Z自己。! A* f' s# U4 _* ^, W! ~
( o7 j1 a7 g% g# `0 z/ y/ O
“老师我不想唱歌了,我想敲那个鼓。”2 U$ }& J" W! a5 t$ k
* r+ s8 e$ M; |5 K
“现在还不可以。”* I* R+ { Z) W' N
9 R- ]6 x6 X8 x' N9 q* c" u “为什么不可以?”
) c$ Q7 q2 I5 G3 p3 l( {7 b
8 H9 G" K: M6 Q% W “因为我们这一个环节还没有结束。你要做个好孩子,我们把这一段唱完。”2 d7 \9 `$ [1 H3 P! x3 f
* S- t4 U( n C# _% @2 [# o 这样的对话进行过几次后,Z满脸都写着无聊,在治疗中也越来越无精打采。直到有一次,Z无意中说到自家的小狗小猫时,我灵机一动:“我们来唱一首小狗小猫的歌吧?”$ t$ m3 ]- T5 t: g% V" `( k
3 B& o) u) A! T- D Z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i5 W: D* l, f* ~, U
% ^2 l" f; c3 n! k5 B$ o4 X
结合着Z的讲述,我们以即兴演奏的方法,帮助他共同编唱了有关他家里的小狗与小猫的故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惊讶地发现,Z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社交互动性也越来越好。Z的妈妈甚至喜气洋洋地向我们汇报,Z开始懂得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了,这是在之前的其他训练中从未发生过的。而这一切,却并不是出自我们设计好的方案。
4 ~( u9 z( E2 q0 q7 t, n
8 e, I& D( F# y* d/ v 之后,由于家庭和学校的原因,Z要与我们暂别了。那天结束时,Z一脸闷闷不乐地扒着门框。" y5 m" ?7 ^6 ^% W+ V
! h- c) f: t" P) x& v
“老师老师,我不要回家。”4 Q, Z- ?, h% T3 U, a* U
% y# i8 n5 L3 G3 r3 n “为什么呢?”0 B0 k9 s$ o+ Y( M: ?3 T
! {4 q5 C* C( `* [
“因为……”7岁的自闭症男孩一脸愁苦,“回去就要上学,要听话。那样就不快乐了。”
9 O7 c" }; r! z% H$ ~% f# _- j
5 G( t& z- ^, l) X- _ 5.
) O+ i: E/ W& N. P, s2 m. G* h9 b( o3 S- b8 X2 W4 F7 I
在笔者前几天参加的一个工作坊中,提到了“文化中心音乐治疗”的概念,其主旨为:除了以音乐治疗的手段服务弱势群体、改善他们的功能与生活技能、帮助他们适应社会之外,更要以音乐为指引,倡导音乐为中心的文化融合运动,帮助社会去适应他们。
" a) {# y7 Y1 A$ n! K
. t" s5 _" Q) Z N D 在发达国家中,针对自闭症等特殊人群的“去污名化”运动、自闭症友善型社区及针对他们所设计的无障碍设施,也在逐步的探讨与实施中。0 a( Z7 E. ~( ~5 z5 ~1 T
7 ?" m+ ~, V9 P. a% h 那么,在中国社会中,无论是音乐治疗师、教育从业者、还是社会大众,我们能否做到更多的尊重与接纳呢?我们能否多给这个世界一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呢?我们能否尝试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切割他人,从而逐步建设出更好的、更适合自闭症人群及其他弱势群体生存的社会呢?' {$ _; |+ X6 {
# ~$ t7 Z7 ~8 s) F% \+ k
很多人经常将自闭症儿童称为“星星的孩子”,意指人们无法理解他们的思维与行为模式,这些孩子像迷失在夜空的星星。( j4 K u" i2 X0 y u, ^0 G. Y
6 H1 l; M/ t F: ?, u0 R 如今,是时候将他们迎回我们的地球之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