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演出看到眼眶发热,在我而言是不多的经验。说实在, 《沙湾往事》当晚的演出,说不上演员的表演有多么出色,粗略都能看到他们的瑕疵,譬如广东音乐的原生性展现不够,尤其是高胡的音乐个性张扬,缺乏美学上的设计,因此,舞蹈语汇上的地方色彩和表现力也受到局限。再有就是个别人物存在脸谱化、戏剧故事的程序化、舞台色调的灰暗和留白不够等,这些都未必符合较高的审美期待。主角在表演演奏时的拉琴动作、粤人生活场面的勾勒也不尽如人意。但我敢说这个作品在近年的文艺创作中属于上乘之作是无疑的,无愧于广东歌舞剧院集各路艺术精英倾力打造的精品。这里强调作品,而非演员的表现,是因为它的成功是整个作品的成功。它的完整性,体现在舞蹈编排、戏剧元素的协调、舞美设计的虚实结合,都是那么流畅和生动。, H1 C: Q, r5 Q+ y
8 y7 a, d0 F* s' [# f 好的艺术一定是一种整体性的和谐,形式结构上形成一定的理想格局,生成一定的成熟格调。也许究其细节,可以找到不少瑕疵,甚至将各个结构部分拆分来看都不是上乘,但在整体的呈现上却具备吸引人的魅力和独特的艺术生命形态,这可能也是艺术规律之法无定法的诡秘之处。也可以这么说,好的文艺作品犹如一束光,让你无处躲闪,如一个“框”,将美好装了进来,像一个“黑洞”,将人们的美好情感吸引进去。那么,所谓共鸣、感动、移情,这些审美的心理生理反应就是顺其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