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年,正当徐宜先生由苏联归国不久,所谓的“反修斗争”愈演愈烈,上级提出文艺应该走民族化、革命化、群众化的道路,徐宜这个受“西洋音乐流毒”太深的留学生自然就成了改造对象。于是她被下放到广州军区政治部歌舞团做声乐教员,不久又进一步下放到广州部队海上文化工作队。既做教员,编剧,又兼做独唱演员,手风琴演奏员。在那里,徐宜无怨无悔,随遇而安,干一行爱一行。她把这次“下放”,看作一次深入基层、贴近民众、学习民间艺术的机会,以弥补自己知识结构上的缺欠。几年的时间里,她的足迹踏遍了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海南,河南等地。每到一个地方,她都认真地学习当地的民歌和戏曲。在广东,她向当地的戏曲演员学习粤剧;在江西,她向当地的戏 曲演员学习赣剧;到河南,她向豫剧演员陈素真学《捡柴》,向马金风学习《穆桂英挂帅》。她还亲自来到豫剧《朝阳沟》的诞生地——登封县曹村体验生活,在那个偏僻的山沟沟里结识了现实生活中的“王银环”。时至今日,40年过去,徐宜先生还能原汁原味地说一口豫西方言,能唱豫剧《朝阳沟》中的许多精彩唱段。在徐宜和她的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海上文化工作队成了与草原上的乌兰牧骑队齐名的两面旗帜,在那个文化艺术无比贫瘠的年代,给广大普通民众送去了精神的食粮。1966年徐宜随海上文化工作队到北京大会堂汇报演出,受到了周总理及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 k1 n2 }. `. ~. R
/ w/ l% o; N7 W: M% n; p5 \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徐宜先生的音乐生涯又一次跌入低谷。这一次,她遇到的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1969年,在教育界所谓“斗、批、改”的声浪中,徐宜被分到上海中国钟厂当工人,一干就是十年,直到1978年才又回到上海音乐学院,恢复了教学工作。中国钟厂生产的是“555 牌时钟”,这是当时国内的著名品牌产品,对于生产技术要求很高。徐宜负责的是制作钟表的心脏——机芯零件部分,工艺水平要求严格。但她这双在钢琴上灵活自如的手,一开始怎么也拿不好钳子,但她不服输,一方面虚心向师傅们求教,一方面自己细心琢磨,不到三个月,她就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定额。即使在钟厂当工人期间,徐宜先生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从工厂下班,她就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自修德语、法语。在那个坚决摧毁人类一切精神文化的疯狂年代里,徐宜竟还私下翻译了大量国外的音乐作品。
# r! V5 k. a0 R# @8 `8 P5 s9 g i" D- |* ^
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走上音乐舞台,走上音乐教育的殿堂,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坎坷尽管已经染白了她的“少年头”,但却丝毫没有销蚀她对音乐的热爱、对事业的信守、对生命的执著。尽管她已经年逾古稀,她身体里依然流动着青春的血液,依然跳动着年轻的心。她虽然已经超过了国家法定的退休的年龄,却依然在上课、教学、指导研究生,甚至比起年轻教师来更有一种紧迫感。于是,我们才看到本文开头的那幕激情燃烧的壮丽情景。徐宜先生的专业是西洋音乐,她任教的工作单位是中国最高的音乐殿堂,她本人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声乐教授,她指导的学生曾在声乐大赛中频频获奖,所有这些,用一个“高雅”的字眼表述,该不为过分。然而,徐宜先生给人的印象却是那样的“素朴”、“平易”。这是一种艰难困苦后的玉汝于成,这是一种洗尽铅华后的清纯芳芬,这是一种返朴归真后的天籁和童心。无论是从人生还是从艺术的意义上讲,这都是一种审美的化境。
$ R# I: @/ k q, ?- Q
9 U$ W! e- Y9 A: z* L! l8 L 徐宜先生虽然是“高雅音乐”的拥有者和传播人,同时她又拥有一颗素朴、平易的心。
& @4 O" {1 P! T6 N( @: @* I4 ~) f% n
徐宜先生的生活是简朴的,真如孔夫子赞扬颜回时所说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半天繁重的课堂教学下来,一块烧饼、一碗面条就是她果腹的“美餐”。有时,你也会看到徐宜教授突然穿一件颜色鲜艳的衣衫,那肯定是女儿打下来的“二手货”,近乎废物利用。
" |$ g: D/ v8 i4 T9 j7 x
8 L1 k+ @0 z) t+ i 徐宜先生个人的生活虽然俭朴,但对于别人、尤其是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却是异常慷慨大方的。这倒不是由于什么“助人为乐”的号召,而是出于她天性中对人的友善与慈爱。一位河南来的学生,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不但学费有问题,就连一日三餐也难以保证。徐宜先生想多给他一些资助,又怕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于是她便让他住在自己家中,以教自己的女儿弹钢琴的名义,解决了他多年的生活费用。现在,这位学生已经成为一位知名的男中音歌唱家。
8 z9 h+ u f- p& W! |- y: z2 k4 y1 _
$ S, i" D, Z" G3 L3 S ] 徐宜先生在国内声乐教学界虽然享有崇高的声誉,但她待人接物又是异常谦和平易的。对于同行的学者,她总是首先看人家的成就,谈人家的长处;对于自己的学生,她也总是当成自己的 孩子、朋友看待。课堂授课,她丝毫不乏教授的威严;课下相处,她往往流露出慈母般的溺爱。一旦学生把某一乐句唱准了,唱对了,她便会由衷地竖起拇指:“宝贝,谢谢你!” p, T; e* Q: c* h: E
; s- r8 h" `- N% V, U+ f
老子和孔子在他们的著述中都赞美过“被褐怀玉”的人,那也是一种“素朴的人”。在徐宜先生近于寒伧的衣着里,包裹的是一片冰心秋月。作为一个“高雅”而又“素朴”的人,她的人生是幸福的。同时,她也为我们的治学和做人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楷模。
) C6 A$ K3 |6 n/ O* ^3 O( f2 ?7 T. X5 i/ E( k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