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在上海陆家嘴招商银行,“北极星弦乐四重奏”举行了一场精彩的演出,配合专业讲解,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5 P( ]0 E' M0 I# R
# f; \+ \/ j: m" ?2 I. o" O 成立四年来,这支年轻而充满热情的重奏组合经常到企业、高校、中小学、社区、文化宫演出,为普通市民定制不同风格的音乐会,不遗余力地推广高雅艺术、为古典音乐培养未来的观众群体。- T7 J, h9 v; w) c/ X& i9 @3 a
+ B+ Q6 ^: j& g4 I1 v 曲目古典与时尚兼顾
( A7 |6 s# p/ y* r9 R& n. F5 N6 v: h
“北极星弦乐四重奏”由上海交响乐团四位演奏家组成:大提琴声部首席黄北星、中提琴副首席陈力以及小提琴演奏家苏婷、杨蚕。
, e a" G2 M6 H* D0 V
( F: h1 f! t: j5 L9 b( z) A “在大乐队里演奏久了容易产生惰性,为了保持自己的状态(包括手指的机能、左右手的配合等等),成立一个四重奏组合,既可以为演奏员带来新鲜感,同时又有机会学习很多新曲目,对自己在交响乐团中的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大提琴家黄北星欣慰地表示,短短几年里,“北极星四重奏”已经培养出一批年轻的听众群体,“比如,我们最近在一些大学里演出发现,有些听众是我们以前到中学演出时的那些学生。”
9 ]7 A9 F0 o. [& u3 Y* ^; t+ I: j3 @; T2 _5 y# A
黄北星介绍,四位演奏家的性格都比较活泼、热情,因此喜欢风格奔放、豪迈的曲目,但是,到不同的场合演奏要综合考虑现场观众的偏好和接受能力。比如,到大学里演出,既有古典作品也会安排一些时尚的曲目,芭蕾舞剧音乐、艺术歌曲、流行音乐改编的作品或者电影配乐。去年在华东师大演出就特别安排了莫扎特《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约翰-帕赫贝尔的《卡农》、百老汇音乐剧《鸳鸯茶》片段等等;到企业、社区演出通常要安排通俗而好听的曲目。
- u3 p3 e/ y' c" ~0 i
6 S8 c& o5 I, ^5 r0 k, `2 Q 不过,黄北星认为,不能只迎合观众的口味,还要为自己的重奏组合发展考虑,选择贝多芬、莫扎特等特别能够衡量一个组合专业水准的作品,例如一些在协作上有很高难度、但听上去觉得并不难的作品,贝多芬的《第二弦乐四重奏》旋律比较单纯,但是,作品本身很冷静、没有特别大的波澜,靠的是缜密的逻辑性和细致的声音来吸引人,如果没有多年丰富的演奏经验,把握它比较难,四个人一起演奏得协调统一就更难,必须把整体的结构想好,大家再去努力完成。
" R' a" T1 k& c8 m7 C! H O( P! b( Q% O4 H$ g
另外,多接触民族主义的作品能让演奏家更全面,例如,普罗科菲耶夫的《F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Op.92)非常具有民族风情;弗朗克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很纠结、很复杂,几条不同的旋律掺杂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气氛。“北极星弦乐四重奏”在不久前的“音乐地图”广播节目中演奏这两首作品,受到了现场观众的特别关注,在互动环节中许多观众对此提问。
# |$ n, e/ n4 Y- U" C1 i, q& t: K( a( {) |9 o" j& b& @) e' O
排练确立原则解决分歧
* B0 }& V8 _# p3 T7 a0 _$ ]1 s
* ^8 E8 s2 ~' h, U% n6 {7 ^6 j2 ~ “因为在一个乐团工作,我们互相比较熟悉、容易领会对方的用意,个性脾气相仿加上目标一致,排练的效率非常高。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很注重指法、弓法的统一,不单单只是音准到位,同一个旋律要演奏不同的声部,但需要拉出来一样的音色,因此,会研究用什么调、什么样的把位去实现,这在我们的合作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精力。”中提琴演奏家陈力认为,眼神的交流很重要,演奏时大家很少会只盯着自己的谱子,通常要互相看,让气氛更加和谐一致。4 q( d# H6 d7 |) ]' K
( G5 H7 `3 R- R s
当然,因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排练时经常会产生分歧。陈力总结,分歧主要集中在弓法、指法和音乐的走向即乐句的分配方面,当遇到意见有分歧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原作,越是年代久远的作品,弓法、指法、编订的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容易出现争执,那样,就会想办法在国外的网站和书店去购买最原始的谱子,按照作曲家的原稿来处理。另一个原则是服从于旋律,谁拉旋律、就会尽量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或者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