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94|回复: 0

[名家特写] 卓然大风踏歌去 采茶舞曲成绝响

[复制链接]

7187

积分

9

听众

457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7187
应城明哥 发表于 2016-4-27 12: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这首唱响半个多世纪的《采茶舞曲》的作者、著名作曲家、著名音乐教育家周大风先生,11日早晨6时30分,在省人民医院因肺癌病情恶化去世,享年93岁。
) j5 a$ X; T1 J) q) S" g8 i. s( C: j- R
11日上午10时许,在送周老去殡仪馆的路上,这位慈眉善目、为音乐而生的老人的身影不断在我脑海中浮现——今年8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周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身体状况已时好时坏,无法进行正常对话了。
  y$ C0 j: p& A8 l& P% h0 t: W4 T% i1 k; d. U, \
周大风是宁波人,1923年出生,国家一级作曲、研究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02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老文艺家”称号和省政府颁发的“鲁迅文学艺术奖”最高荣誉奖,2013年获首届“浙江音乐奖”荣誉奖。0 x, F1 B- ~+ S) t5 W
5 f$ {6 u3 s% R* J: V, J  p8 B
周大风之子、浙江大学退休教授周小风告诉记者,父亲虽出身于富商家庭,但只读过一年村塾、5年小学、一年外语商科。抗日战争爆发后,才15岁的周大风和同学一起办起了文工团,自己编写歌剧。他创作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被确定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总会会歌,并翻译成多国文字在60多个国家传唱。21岁,周大风办起了学校。他自学成才,终成学识渊博的一代音乐家和教育家。主要作品有电影音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斗诗亭》等,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采茶舞曲》。半个世纪以来,这首由周大风作词作曲、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歌曲,不仅全国人民耳熟能详,还在全世界发行了100余种唱片、磁带和CD等,1983年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亚太地区风格的优秀教材”。4 T* ?4 R% q* V8 P

+ y( v  L% C# V5 n8 i2 ?2004年4月,本报记者随周大风重返歌曲诞生地泰顺,动人的歌声伴着优美的旋律在山坳回荡。听说周老来了,当地许多群众赶到泗溪镇,在自己的家门口,在飘满茶香的土地上,再次聆听了《采茶舞曲》。周老动情地说:“泰顺高山云雾茶很早就有名了,《采茶舞曲》源自泰顺,是天成的缘分,感谢泰顺给了我创作的灵感。”在泰顺的山间小道上,周老还兴致勃勃地提笔写下“茶叶之乡,山歌之乡,《采茶舞曲》诞生之地”。这一年,《采茶舞曲》被确定为泰顺县歌。
! |2 ^  w2 h$ M$ n( ~$ M2 W! f/ b% }, V  T' d  I5 R* z
傍晚时分,我们一起目睹太阳在泰顺的深山中滑落,乡亲们的身影也渐渐远去。依依不舍的周老双眼湿润了,山野间再次传来动听的《采茶舞曲》:“一行一行又一行,摘下的青叶篓里装,千篓万篓千万篓呀,篓篓新茶放清香……”
# d% J9 |5 Q1 i/ ~; _( D
& G- x# S  q. r7 W  W) H省音协主席翁持更回忆说,1958年春天,时任浙江越剧团二团艺术室主任的周大风和全团50多人奔赴“千年不闻锣鼓响,万年不见戏上台”的泰顺山区巡回演出。清明时节来到东溪乡,带着为赴京参加“现代剧汇报演出周”创作新节目任务的周大风,常常独自一人到乡村去采风,酝酿新剧本。1958年4月10日晚,周大风用整整一个通宵时间,写出了反映采茶者生活欢乐场景的《采茶舞曲》。8 u. \0 o  s3 ~& F8 c" H$ a' g
+ Q, G+ ]: Z, }7 o8 ?" N
“第二天,周老就把《采茶舞曲》交给东溪乡校学生排演。随着欢快的节奏,我们一大帮孩子手舞足蹈,唱着跳着模仿起采茶动作……”歌曲的原唱者之一、退休老师叶小芬说,“我们是唱着周老的歌长大的,这一幕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4 A: V: w. a" L" d8 L* g9 V) o2 l/ h) ]7 y: p
音乐一生,执着一生。记者在周大风先生的家里看到,这位一生简朴的老人,家里除了一架钢琴、一张床和一张办公桌外,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化的陈设,散落四处的都是有关音乐的书籍和资料。见物思人,周小风回忆说,对音乐的酷爱,是父亲一生的不了情。前些年,父亲一直坚持撰写有关音乐教育方面的文章,写了100多万字。不会五笔、拼音的老人,就用电脑写字板写,总是写到凌晨三四点,因为常年对着电脑屏幕,结果2010年左右把眼睛也给用坏了。
) |, ?) Q8 j' z
2 o1 w7 K. a  H- f* y' _周大风的学生、浙江大风音乐艺术专修学校校长陈建国说,在担任省音协主席时,周大风一手创办了《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当时费用不足,他经常把个人的稿费、工资贴补进去。周老一直有个愿望:中国能彻底告别应试教育,把学生的视野打开来,培养有创造能力、具有高尚道德和高尚情趣的现代合格公民。由此,周老在创办大风艺校之后,经常带学生去浙江盲校慰问演出,还派出艺校老师帮助盲校的孩子学习乐器。# e/ K5 v/ v$ n" c5 @' f$ X

" l+ K3 Z& U4 y7 k+ K! }陈建国说,晚年的周老更是全身心扑在音乐事业上。就在75岁高龄退休后,他还一直担任省关工委艺术家委员会主任、省教育厅艺术委员会顾问、省创造学研究会高级顾问和浙江大风艺校名誉校长等职,为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国传统民乐教学、推广净洁健康的高尚音乐而常年奔波在全省各地。如今,周老有两个未尽的心愿:一是办大风奖学金,二是出版《音乐基础知识》。“现在书的手稿基本完成,我们会将其出版,作为大风艺校的入门教材,完成老师的遗愿。”陈建国说。
3 g+ v6 _! F8 v; J( {& J" |" N: m: W1 h  G$ {
周大风先生的告别仪式,将于10月17日上午10时在杭州殡仪馆举行。
0 u5 q: f' a6 g5 h6 D, t2 s4 ]3 L+ @" O- e/ [" R6 D; \. P3 G: k: l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8 06:54 , Processed in 2.98889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