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歌曲创作
- A, G: F0 z' m( O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创作经验,现就歌曲创作问题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 a0 d& N, B* c
一、歌曲创作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8 ?' e x& N+ A+ h- F5 E
1 、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 . t! G7 @% u3 ?
从事歌曲创作,就必须热爱生活,多看多听多分析,要善于观察各种人和事,热爱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要做有心人,做勤奋的人。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没有激情、没有追求的人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 m% g4 F, f! i6 ?1 |0 Q; Q3 K6 \2 、要有一定的乐理知识
7 L* k+ q. I% b$ b& N歌曲是通过音乐来表现的,而音乐需要用乐谱记录下来,因此,歌曲创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脑子里有旋律,但由于没有乐理知识,不会记谱,不得不找他人来记,这样是很不利于歌曲创作的。很多时候,歌曲创作需要“灵感”,而“灵感”稍纵即逝,如果是一个懂乐理知识的人,当“灵感”来临时,他会及时将旋律记录下来,而不懂乐理知识的人,是会让“灵感”白白溜掉的。可以这样说,一个不懂乐理知识的人,即使会哼哼点旋律,也称不上是一个歌曲创作者。
1 L# I3 d$ |/ l6 u4 g2 c3 、要善于学习各种音乐语言,并加以运用 : G, [/ c' J q7 G C
要想写好歌曲,首先要积累丰富的音乐语言。怎么积累音乐语言呢?我国各民族的民歌很多,戏曲、曲艺、传统器乐曲、一些优秀的艺术歌曲、外国古典及现代的优秀作品等等都是我们汲取营养的选择,应很好地学习和借鉴。如果注意学习并吸收了,我们就可以在需要时为己所用。如果不注意学习,音乐语言就不会丰富,创作的旋律就会单调。特别是要注意汲取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营养,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作品。
' g/ ~' Q: }' z9 {4 、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
, r+ c& A% p- `) `$ U歌曲是音乐与歌词的结合,因此歌曲作者的文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歌曲的质量。要热爱文学,不断地提高文学修养,要了解诗词,知道它们的流派和特点,这样就能择优选择作为歌词来谱曲,或者自己动手来写歌词。如果文学修养欠缺,所选择和创作的歌词水平不高,就会导致整个歌曲的创作失败。因此,歌词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3 \$ [* N7 E( o6 @+ e# Y0 h; t
二、注意选择好的歌词
4 E& G. M7 F+ e: d8 G一首好歌的歌词无疑应是一首好的诗,要有诗的意境。歌词应有它自身的美,它不是音乐的附属品。好的歌词,即使没有谱曲,它也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能给人美的享受。因此,选好歌词,处理好词曲关系至关重要。在选择歌词时应注意其歌唱性和内涵,歌词的内涵越丰富,就越能激发作曲者奔涌的乐思。 : ?- z0 K% O5 V/ P: \
三、要注意音乐主题的写作
' l( J1 T! N/ S4 ~. ~; v8 B) `- q歌曲的音乐主题通常是由一个核心部分发展起来的,它概括了歌曲的基本乐思,是作品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基础。音乐主题通常在歌曲的第一乐句或开始部分,它可以是一个乐句,也可以是一个动机。音乐主题的两个要素是音调与节奏。一首好的歌曲,离不开音调的新鲜、生动及有特点的节奏型。音调与歌词的语调应紧密相连,歌曲的节奏与歌词也应结合得贴切。另外,在音乐主题写作时,还应注意调式,要根据需要确定使用大调式还是小调式。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风格。
0 ^0 q3 L8 ~2 h; L, j0 ]四、要注意旋律的发展手法 + k+ ], p+ K) \& E: T
旋律是由时值与音高两方面的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又产生出不同的节奏型和旋律线。一支优美的旋律常由规模不同、形态不一的旋律波状组成。具体分为同音反复、级进、跳进三种形态。同音反复是指旋律各音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做相同音高的连续进行;级进是指音程的上行或下行;跳进是指三度音程以上的旋律进行,其中三度进行为“小跳”,四度以上为“大跳”。
! w) B. D; W1 L9 G: Z+ V) @在旋律发展的过程中,应学会使用多种手法,如重复式展开手法,这种手法具体有完全重复、变化重复、模进(移位重复)、变奏、紧缩(压缩)、放宽等手法,还可以使用对比式展开手法,如段落内部的对比、段落之间的对比等。
& k4 ]9 G/ t5 \, e. P% W五、要注意使用几种歌曲结构形式
, f ?+ T" A/ z$ r5 b歌曲的结构应服从内容的需要,不同的题材、内容及歌词结构,要求用相应的歌曲结构形式来表现,要会使用乐汇、乐节、乐句、主题乐句等。在创作歌曲时要注意选择使用陈述乐思的各种结构形式,如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等。
& D# S; y2 v2 X' D7 M: ^7 r8 Y六、要注意歌曲前奏、间奏、尾声及高潮的布局与处理
8 P4 u3 x8 X! ^前奏、间奏、尾声是歌曲创作的重要部分,它们对呈示歌曲主题、塑造音乐形象、烘托歌曲情绪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潮是全曲情绪最鲜明、最集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前奏、间奏、尾声都是用乐器演奏的,它们在歌声出现之前、停顿之间、结束之后,起着色彩对比的作用。因此,必须把这几个部分纳入作曲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0 \2 A; V* u" A) Y h9 j, f5 n( u1 、前奏俗称引子,主要有:主体型前奏、歌尾型前奏、情景型前奏、色彩型前奏等。
9 m. |# O5 e3 a4 S- e% v2 、间奏又称过门,是歌曲进行中用乐器演奏承上启下、连接歌唱的音乐,间奏的篇幅可长可短,可以是乐句间的间奏,也可以是乐段间、乐节间的间奏。间奏可以直接取自歌曲的原有素材,也可把歌曲的某一部分加以浓缩提炼,还可以把前奏当作间奏,亦可用新的材料创作间奏。 9 ~" g, N8 v9 e) |7 P
3 、尾声在歌曲中使用较少,主要有三种:终止式比较完整、充分的结束;歌声结束后加尾奏,或把尾奏放在歌声延留的长音上同时结束;通过歌声尾奏句的扩充、补充或重复作为尾声结束。
. r1 D! R1 \; K2 R% i& e: ?4 、高潮是音乐发展的顶点,它可以是一个点、一个片段,或一个高潮区,通常放在歌曲的后半部分。 ' b6 K% `( z3 T* t) G; Y7 v, S
七、注意歌曲创作中衬词与衬句的运用 3 s# a& @" ]$ k
衬词对表达思想感情和形象化地抒发乐思是很重要的,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儿童歌曲尤为重要。另外,在我国传统民歌中,常用衬词、衬句丰富音乐形象。
* {. n6 {4 w! B$ Q% v八、注意歌曲的声部划分及音域 $ @1 X7 O( w& T& h4 a) W
歌曲是通过人声演唱来表达的,人声按其音域范围、音区高低及音色的差异,可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童声七个声部,每个声部都有其常用音域。对于大多数歌者来说,歌曲的音域在十三度音程以内,演唱起来较为轻松、自如。童声歌曲一般不要超过十度音程。
8 |& S' j' O5 d# C9 L. V总之,注意到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歌曲创作. & `) |: ~3 W$ F' \6 W4 ~
# M# } Q9 A5 V9 {- J
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创作经验,现就歌曲创作问题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6 I2 }/ q6 r- M$ S
一、歌曲创作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 `2 I) I4 c4 T% q! a% F2 }4 S1 、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
! W# U$ S$ X0 y4 v9 ]从事歌曲创作,就必须热爱生活,多看多听多分析,要善于观察各种人和事,热爱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要做有心人,做勤奋的人。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没有激情、没有追求的人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 ?, |( a6 `4 v0 n# s
2 、要有一定的乐理知识 * t! m1 h4 d% J% f$ H/ H
歌曲是通过音乐来表现的,而音乐需要用乐谱记录下来,因此,歌曲创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脑子里有旋律,但由于没有乐理知识,不会记谱,不得不找他人来记,这样是很不利于歌曲创作的。很多时候,歌曲创作需要“灵感”,而“灵感”稍纵即逝,如果是一个懂乐理知识的人,当“灵感”来临时,他会及时将旋律记录下来,而不懂乐理知识的人,是会让“灵感”白白溜掉的。可以这样说,一个不懂乐理知识的人,即使会哼哼点旋律,也称不上是一个歌曲创作者。
% X9 ~; A2 b: D# @7 z3 、要善于学习各种音乐语言,并加以运用
# g: J0 g. O8 @- h1 a: k8 ?# r* c0 O要想写好歌曲,首先要积累丰富的音乐语言。怎么积累音乐语言呢?我国各民族的民歌很多,戏曲、曲艺、传统器乐曲、一些优秀的艺术歌曲、外国古典及现代的优秀作品等等都是我们汲取营养的选择,应很好地学习和借鉴。如果注意学习并吸收了,我们就可以在需要时为己所用。如果不注意学习,音乐语言就不会丰富,创作的旋律就会单调。特别是要注意汲取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营养,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作品。 9 ]3 I Z) k+ q+ e& r
4 、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
3 e3 }! Q7 i N9 z! P' F歌曲是音乐与歌词的结合,因此歌曲作者的文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歌曲的质量。要热爱文学,不断地提高文学修养,要了解诗词,知道它们的流派和特点,这样就能择优选择作为歌词来谱曲,或者自己动手来写歌词。如果文学修养欠缺,所选择和创作的歌词水平不高,就会导致整个歌曲的创作失败。因此,歌词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 v! D) ~% V* \' _! V# T8 J9 E二、注意选择好的歌词 2 B( R& N! D- U3 A; g% U$ v
一首好歌的歌词无疑应是一首好的诗,要有诗的意境。歌词应有它自身的美,它不是音乐的附属品。好的歌词,即使没有谱曲,它也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能给人美的享受。因此,选好歌词,处理好词曲关系至关重要。在选择歌词时应注意其歌唱性和内涵,歌词的内涵越丰富,就越能激发作曲者奔涌的乐思。
" _/ F. L3 l1 `( }三、要注意音乐主题的写作
) ?/ O* x# x: W7 z9 j! Y歌曲的音乐主题通常是由一个核心部分发展起来的,它概括了歌曲的基本乐思,是作品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基础。音乐主题通常在歌曲的第一乐句或开始部分,它可以是一个乐句,也可以是一个动机。音乐主题的两个要素是音调与节奏。一首好的歌曲,离不开音调的新鲜、生动及有特点的节奏型。音调与歌词的语调应紧密相连,歌曲的节奏与歌词也应结合得贴切。另外,在音乐主题写作时,还应注意调式,要根据需要确定使用大调式还是小调式。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风格。 |6 Y7 M6 M) P9 B& Y- ]
四、要注意旋律的发展手法 2 R) ^7 B9 i# C
旋律是由时值与音高两方面的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又产生出不同的节奏型和旋律线。一支优美的旋律常由规模不同、形态不一的旋律波状组成。具体分为同音反复、级进、跳进三种形态。同音反复是指旋律各音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做相同音高的连续进行;级进是指音程的上行或下行;跳进是指三度音程以上的旋律进行,其中三度进行为“小跳”,四度以上为“大跳”。
" C v+ h5 p. ~! q2 |7 h在旋律发展的过程中,应学会使用多种手法,如重复式展开手法,这种手法具体有完全重复、变化重复、模进(移位重复)、变奏、紧缩(压缩)、放宽等手法,还可以使用对比式展开手法,如段落内部的对比、段落之间的对比等。 ' v2 `5 A* |) ]4 x
五、要注意使用几种歌曲结构形式 2 L# ]+ |9 v* m1 P: W, C
歌曲的结构应服从内容的需要,不同的题材、内容及歌词结构,要求用相应的歌曲结构形式来表现,要会使用乐汇、乐节、乐句、主题乐句等。在创作歌曲时要注意选择使用陈述乐思的各种结构形式,如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等。 % }! v9 f) [. g" L8 I
六、要注意歌曲前奏、间奏、尾声及高潮的布局与处理
4 S4 b5 ^- S6 h* Y8 a8 a! J# e前奏、间奏、尾声是歌曲创作的重要部分,它们对呈示歌曲主题、塑造音乐形象、烘托歌曲情绪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潮是全曲情绪最鲜明、最集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前奏、间奏、尾声都是用乐器演奏的,它们在歌声出现之前、停顿之间、结束之后,起着色彩对比的作用。因此,必须把这几个部分纳入作曲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 c9 I, |. O! Z8 W$ C8 L6 B3 [% l# j
1 、前奏俗称引子,主要有:主体型前奏、歌尾型前奏、情景型前奏、色彩型前奏等。
4 F8 l$ c3 s+ T2 、间奏又称过门,是歌曲进行中用乐器演奏承上启下、连接歌唱的音乐,间奏的篇幅可长可短,可以是乐句间的间奏,也可以是乐段间、乐节间的间奏。间奏可以直接取自歌曲的原有素材,也可把歌曲的某一部分加以浓缩提炼,还可以把前奏当作间奏,亦可用新的材料创作间奏。
+ E9 j2 d: K% R' i. K. O0 w1 r3 、尾声在歌曲中使用较少,主要有三种:终止式比较完整、充分的结束;歌声结束后加尾奏,或把尾奏放在歌声延留的长音上同时结束;通过歌声尾奏句的扩充、补充或重复作为尾声结束。
2 U6 Q2 l3 F, U4 、高潮是音乐发展的顶点,它可以是一个点、一个片段,或一个高潮区,通常放在歌曲的后半部分。 ; ^- |3 f+ s. u) D5 Q# v
七、注意歌曲创作中衬词与衬句的运用 $ r" [) K1 i" p' j
衬词对表达思想感情和形象化地抒发乐思是很重要的,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儿童歌曲尤为重要。另外,在我国传统民歌中,常用衬词、衬句丰富音乐形象。 . U' u( j: {$ u7 d2 i
八、注意歌曲的声部划分及音域 2 _% w9 m1 f* \0 r$ y1 Q
歌曲是通过人声演唱来表达的,人声按其音域范围、音区高低及音色的差异,可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童声七个声部,每个声部都有其常用音域。对于大多数歌者来说,歌曲的音域在十三度音程以内,演唱起来较为轻松、自如。童声歌曲一般不要超过十度音程。 / V) L- Z- E$ W$ e
总之,注意到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歌曲创作.
b+ l& w( L+ k3 S! V& C# K5 ]. ?, b# m5 d( B1 U/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