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四章 录音的基本常识 0 P) [+ J9 ?, k$ {9 v2 H; b# N4 d, O  i( z
 第二节 常用的录制方式4 k* z/ E0 J. w9 L( |
 
 : `) u$ ~3 b) J0 r' v) D$ u: E' x, Q     本文所提到的音频处理,特指以电脑为主要工具的数字化音频的制作与处理(数码音频),关于它的基本概念及原理,请参阅相关资料。
 , o" D* x( W) o+ ^$ s. V' T4 R9 a3 A1 C. P4 C, E1 W. G9 v
 从音乐作品各声部的录制方法上来划分,录音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 U* w9 j) H) R2 Z
 * x; B" c9 z, `" t6 k! r, A; z/ C
 1、一次性、同期录音 / V2 Z8 R" E* u2 h2 _1 J" k; F- Z; v
 $ f" {  ~4 e5 d+ a8 W/ t) D7 s5 Q
 在音乐制作中,这种方式多用于声部较少、结构简单的作品录制,也就是一次性录音就把成品全部搞定。比如录制一首自弹自唱的歌,或在很有把握的前提下,一边播放做好的伴奏,一边把歌唱同时录下来。& h* y, _, ]- p
 
 ) G( a$ e1 y, y7 K" }$ a- S     还有一种情况是同期录制乐队的现场演奏(演出)(具体的录制方法和过程我将在后面讲到),我们听到的某某歌星现场演唱会实况,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录制出来的。用这种方式来完成音乐作品,对演奏者、演唱者、调音师、录音师、(软)硬件设备的要求非常高,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作品中就会留下深深遗憾和“污点”。 (注意,这种录制,只是把所有声部一次性录制完,但很多情况下,每个声部还是分轨保留的,后期还要做技术上的处理和混缩。) - {5 ~7 i# `' A
 5 }9 j2 x8 V2 E2 O! ~3 o$ Z7 g
 当然,一次性、同期录制的优势也不容忽视,它对各声音源、现场气氛、乐队(乐手)的整体配合性、默契性和临场的即兴发挥都能较好的予以真实再现。
 . d% F1 }/ J: P+ V- k0 r& r  q
 5 e) g; d1 i& t* n6 T7 O6 W# B  H, h! }2、分轨录音 9 q/ o* `( e( o. s
 
 ; W! }6 g1 W- v4 `; V     即一首音乐作品的分期、分步录制,每个声部都要录一到数轨,而后对每一轨进行各种调节和处理,最后混缩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这种录制方式的优点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非常适合个人音乐工作室采用。 5 D# I* `8 [2 v8 y* B
 . U9 |) e8 X. G$ Q/ P( k
 比如一首五个声部的音乐作品,我们首先录制从头走到尾的吉他伴奏,这一声部(音轨)录完后,开始录合成器的弦乐铺垫和BASS声部,然后录制打击乐器(鼓),最后录制歌声。我们还可以用MIDI做出鼓、吉他、BASS、弦乐等各个声部,而后使用声卡的MIDI内录功能,分期录到不同的音轨上(也可以几个声部录到一个轨里,比如同时把鼓和BASS录成一轨)。
 4 J5 X, {& H* Z) @8 k6 s# F) C9 d# a1 G- n8 R' g% i
 当然,声部的录制是没有特定顺序的,你想先录哪个就可以录哪个先,呵呵。一般,先录编配上填的比较满的声部或节奏声部(鼓、BASS),而后录制比较疏的声部和乐器的“插花”(视乐手的专业水平、对该乐曲演奏的熟悉程度和情绪把握而定,可以一次性搞定,也可以分段录制),最后录制和声、主唱和大段的乐器SOLO(华彩演奏、独奏),全部音轨录完后,还可以根据需要做各声部的修饰性、细节处的补录。 4 s2 R) ~2 s/ T& i$ v% s, P+ e! _
 
 4 k& U+ R) z0 q3 l8 `; F  m" O! z     很多时候,在录某个声部时都不是“一气呵成”、“一帆风顺”的,我们可以反复录制、一段一段、一个音一个音的录制(演奏、演唱),直到满意为止。(音频处理软件对音频的复制、删除、粘贴、剪切、合并、分割等基本操作就象你使用WORD编排文档一样方便、简单。)
 , b& L% y; I1 [0 Q6 u# d0 K; f( O2 u
 , k6 U6 z. N: @0 j5 ]! a     注意:在进行各声部分轨录音时,要最大限度的保证“所听即所得”,录出来的声音越“原汁原味”、越“干净”越好,尤其是人声。1 [3 I& r- K$ S$ `( e
 ' ^0 o% k' a% d! t2 M/ v
 
 , D  G% E" V5 T! c, K1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