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81|回复: 0

[作曲技巧] 浅 谈 美 声 唱 法

[复制链接]

4656

积分

5

听众

200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656
片一玫瑰云 发表于 2016-2-11 11: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 谈 美 声 唱 法- L: A; @( n+ U
' r+ }, K3 A+ h
5 Z: r: W; G  G# @/ ]0 m( f5 q
; c" Q; I$ O# W& Z( w
    [摘要]:美声唱法,原意美丽的歌,通常译作“美声唱法或美声歌唱”,是指17和18世纪之时,注重音色美的一种歌唱方法。本文先介绍美声唱法的起源、特点及美声唱法的基本要素,通过理论与实际学习相结合,探讨了美声唱法学习的方法,以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唱出优美、动听的歌。' g$ ?: J7 j3 {- W- {7 V7 q
& r3 T2 O! o2 t  ^
[关键词]:美声唱法
; O- e& e5 S" j$ ^9 x/ P* W: q) T. |' g- L* s
8 c1 f* @- Z% q* c

0 _$ C( i) ~1 e( m3 x! _+ l  H一、美声唱法(Bel canto)的历史起源
! g& Z7 V: ~( u7 K5 A" |4 [% ]2 q. N6 X9 m$ W
; u$ q  R0 L8 C" L) D, M2 {
; J& p4 H8 {' q% u  P3 x  j6 m; n
    美声唱法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而来,自文艺复兴逐步形成的。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的是建立在多声部教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的影响,男女唱法一样,只是声部不同,高低也不一样。最初的歌剧以阉人代替女生来唱,由女中音代替男生来唱。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阉人的唱歌满足不了表达剧情激烈发展的需要,于是歌唱家们努力探索钻研,改进自己的唱法,以适应剧情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今天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
/ T4 E% Y# s; i8 Q" ]: M: |8 j9 _) [" ^
美声唱法以声色优美,发声自如,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利灵活为其特点,但因忽视词义表达上的细致,故常表现出追求声音效果,炫技和程式化的倾向,它自产生以来,其演唱风格及演唱技巧,一直随时代以及所演唱作品的发展,这种演唱方法由于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因此是歌唱艺术中最具权威和代表性的唱法之一。; C: I& Q" s1 H1 M. d! H
6 b7 M' _) _; Q! ^! q6 T7 @
, n) W6 [; y* I. I  c9 t2 E$ m
. V* [. J) b+ ?' f+ {0 i
二、美声唱法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7 |( J  @3 H7 [3 i, Z' y. ?1 k: J+ E2 t
美声唱法的特点:( K) Q/ V) c. @) `
3 H* N$ U) r+ ?* Y

1 {/ o7 L3 p6 N; v& e8 _
# z" @6 e; F9 s& G    美声艺术有近400年的历史了,在意大利美声学派的渊源下,又相继发展和确立了德国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英国学派。由于它的发声科学,声音优美,表现丰富,得到世界公认和接受,是公认的最完美的声乐艺术。其特点归纳起来有:
. L: ]# `* G3 x7 m- D
  ~; c! b2 A: T. F0 k/ d8 T; [1、音域宽广,声区统一
$ E- U, i3 h3 N' P7 z: O+ r5 o7 m" y+ r, u) O1 ?4 N
真正的美声歌唱家都具有三个八度左右的宽广的音域,并能使三个声区得到完美的统一。- }' f. {6 C& U+ I  h- f

# b. l! v. z  t, h2、声音连接圆滑和优美
! @8 y( S# {4 V1 k( B* ]+ ~' R2 u9 {9 d( G: k1 Y
在演唱的所有音域里,音与音之间,都要非常圆滑地连接在一起,不允许有任何破音,音色不能忽明忽暗,音量不能忽大忽小,力度不能忽强忽弱。$ h& p/ |1 k( _. a+ G% K

* l0 T. S+ J( x+ e3 o3、明亮松弛,讲究高位置
. j/ x- t# D1 E# ~5 w$ H$ v1 c. W, A) T! ~7 o1 p: V; r
美声唱法的音质有明亮松弛、穿透力很强的声音特点,而这种音质是高位置技能训练而产生的。美声唱法非常讲究高位置安放、高位置起音、高位置的训练。* s! O' J' C1 r/ W
9 \2 B# F) ~, _1 w, u+ b( Z0 j. K- _
4、灵活华彩,轻巧俏丽
# J  Y9 t. u& S3 i" i& d; X  q5 u' d' r6 |4 X1 w( X2 g! A2 c
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不同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声音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任意演唱复杂而华彩的飞速音阶和装饰性花腔,这种非凡的花腔技巧是通过特殊的发声技能训练出来的,是其他任何一种唱法都没有的声音技巧。" M" ^3 f$ G& u  N# j1 W* @" l' l

+ c" i- U  L/ q* z5、重视呼吸,用气歌唱0 }4 n( G7 t* @- ^+ J4 v

0 |+ ~( X9 S6 W4 f( e( D在一个音上,开始时唱得淡一些,然后强度逐渐增强增大,色彩也逐渐加深。到达顶点后,声音再逐渐减弱到开始的色彩和力度上。这种唱法叫一个音上的渐强渐弱。这一声音技巧是来自有控制的呼吸艺术。9 m+ S$ f# P$ y' M4 x% x) K0 w, Y

* M& {. I: M- G美声唱法从一开始的训练就非常重视呼吸的艺术,要求每一个声音都要气息支持,要均匀地托在气息上,要用气歌唱,他们的格言是:不会呼吸,就不会歌唱。$ O- v0 g: G$ m* d% O2 n* z; S
$ X, g# t; y: Z( o0 s& Y
6、注意内涵,表现丰富
& z! m# o6 `: t) \  o3 q- Y& ]9 H" X6 {1 W+ A; I7 ^1 q
“贝尔康托” 的意思并不局限到单纯的声音技巧上,它代表着“美好的歌唱”、“美好的表现”。因此美声艺术在音乐表现上不但有严格的技术规范,而且还要求对音乐有深层的理解和体验,并能生动地塑造音乐形象,以求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8 n- t0 |# b- @

( J/ z* F0 s) B! `
+ ~' ^3 V, p9 X7 t! W: ?; S
/ V) x8 E" n2 A9 j5 X3 h美声歌唱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 o# Y. d+ D/ T8 w: B
. z4 L0 L- j6 W9 _
; E, @7 Y2 b' p3 N+ \+ q& ?

2 a8 B+ W8 u7 `" A+ V1、咏叹调;
0 |. `7 |0 S% Q, M0 y+ |4 Z7 Z) A: W" ?: t
2、咏叙调;! f/ d, @. q- ]- q) B& V: ?; z

. [- B, \1 M4 Q" T# T3、宣叙调;
4 J$ q% g9 {* l7 M! u5 m8 x# ?) J5 u8 `
4、重唱合唱;' P' H7 {- w. T% O
% W6 K9 B) I' i. x$ x# j, k
5、艺术歌曲;
6 r5 k$ V/ V4 M  \# A4 L/ Y- k" Y
6、康塔塔。) d( l0 f& {" [: t  \4 q

. `& e4 @( y4 A* H7 j% w: h# `2 e9 X& K( \7 B  e
% G4 I4 g* B' x% \1 z8 C& `: R
三、美声唱法的基本要素
: ?( m! T  L% W4 K% ]
% F5 P( ]8 {( V
6 V' Y7 K/ I* C* e8 V3 t+ k" F! ~2 j
    美声唱法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个部分。呼吸是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这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把它加以扩大和美化,而形成动听的歌声。在歌唱活动中,呼吸、发声、共鸣这三者是同时出现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这三者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没有呼吸,没有共鸣,嗓子的运用也不存在。只有用上美声唱法中所需要的呼吸,共鸣,嗓子才能唱出歌唱所需要的声音。歌唱乐器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乐器所独有的特点就是语言。自然界各种动物、昆虫都能发出声音各异的鸣叫,鸟儿能有动听的叫声。各种乐器能够奏出美妙的音乐,但是,只有歌唱乐器能够发出带有语言的音乐来,而其他任何乐器都不能发出带有语言的音乐。因此,语言是人类歌唱所独有的特点,它使歌唱艺术在传情达意上独具特色。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在歌唱时,四者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语言跟前三者也是一体,由于语言的改变,其他三者也随之有所改变。
- H- I: Q0 ?2 V( d, h& Y
6 g8 q0 n, z+ ]; l% W& b& n* q" ~% ]

( r) m2 c( ]0 j9 W四、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O3 E& a. ]; V4 {
* A4 Q: @5 N# y1 s7 x  h2 q4 J0 ?
1、美声歌唱在我国的起源# o" T8 M. u: r* S
3 q( \0 q9 c2 d

: d9 M& d9 n* X+ Z# T& c& [% A) o+ d) G3 T" A
    美声是在20~30年代传入我国的,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早在20~30年代,中国就有美声风格的艺术歌曲问世。如黄自的《思乡》、《春思曲》、《玫瑰三愿》;青主的《黄水谣》、《黄河怨》、《黄河之恋》;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塞外村女》、《告别南洋》;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夏之秋的《思乡曲》;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等等。
( M+ O, h- {, C+ b' v- u
/ J7 q1 ]* L/ ~2 d( o% n, C这些歌曲绝大多数是选用中国古代诗歌和现代歌词作为创作源泉,它的音乐创作、艺术趣味、歌曲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都有着西洋艺术歌曲的风味,而不是民歌风味。它需要用庄重而优美的美声与清晰纯正的民族语言相结合,才能表现出这些艺术歌曲的韵味来。事实上,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对我国的美声艺术的传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这些作品仍是美声教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广泛在音乐会上演唱。
8 N) {+ |4 f- J0 m- @+ U  g. ?8 }' `4 n) R& z  x- ?' ^- s
我国早期的声乐教育家、歌唱家喻宜萱、周小燕、黄友奎、郎毓秀等,大都在国外接受过正规的美声训练。从30年代起,他们就以纯正的美声技巧积极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他们不但频繁地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并主演西洋歌剧,能很好的胜任那些难度很大的西洋歌剧咏叹调。此外,他们还长期从事办学、教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美声优秀人才,如:张权,高艺兰、孙家馨,黎信昌等,对我国的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  m% L7 W( R- W( j2 N
) w- r0 v: d  d& s6 c& x
0 ^; O* v( j4 o9 y* Y0 l# T3 i1 h0 S

* ^: v, F8 F( W$ M2、美声歌唱在中国的现状/ `, P( W* _6 g4 |
, G7 ^; w" G$ }5 s5 V3 |1 M

+ u# G% q' z1 J$ X8 r3 D: D9 C4 P" f' P2 d$ y" t" a
    解放后,党和国家对美声艺术的发展和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解放初期就在全国大城市创办了国家级音乐学院,设立了以美声为主的声乐系、歌剧系,建立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制定了高标准的培养目标,并且又向国外输送很多公费留学生。! n- W0 l+ I6 L
/ g+ y  X1 E  ?3 c- M2 w
在党的关怀下,在声乐工作者辛勤培养下,经过历年的传播和影响,美声唱法在我国各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给我国的文化艺术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使人们有机会欣赏到国内外高水平的美声歌唱。如帕瓦罗蒂的歌剧和音乐会的演出,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北极的声乐讲学,中央歌剧院的歌剧演出,中国国际声乐获奖音乐会,中国艺术节,上海艺术节等等,使中国广大的民众对美声唱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不但丰富了舞台,提高了民众的素质,而且还促进了声乐教育教学。近十几年来,我国产生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年歌唱家,他们在美声的歌唱技巧上,在解释和表达中外艺术作品上显示了坚实的功底和实力。/ b! h7 y& }5 Q" N! ^5 Y' m
" O1 P5 J6 [9 Z! R! Z. \8 V  y4 s1 g
美声毕竟是艺术品位最高的艺术,由于它的科学性、艺术性,它必然会作为一种完美的声乐艺术被我国普遍接受。目前,在我们国家里,掌握这一门艺术的还是少数,大多局限在音乐学院和国家级文化氛围中。我们必须在美声艺术的基础上创立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声乐学派,只有这样才会被全国广泛的接收和认可,才能真正站在世界的歌坛上。
& V" F. \; z! i! V
9 g" O8 i5 k: Y" u7 T, q* Z2 y0 q* U1 w3 o) N, S0 [4 J8 Q

4 o* n8 N6 k+ U, Q- w) R2 `    最后,必须谈及的是,美声唱法不仅是文字与音符的组合,更重要的它是用来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因此,美声演唱者不仅要掌握完善的发声技巧,还必须具备音乐和文字及其他各方面的修养,要注意生活的积累。内心越充实,表现出来的内容则越丰富。总的来说,从训练到演唱,就是发展一切好的、积极的因素,排除一切消极的因素,以获得一个解放了的声音。
: T/ R: w8 z3 h6 ~6 q% Y2 @2 R4 c6 G& H  F
* @  l& q0 O$ \0 p- b" i
+ e; w! e5 Z  e: ~' Q
$ N* W# l2 v- |: X
2 s" n6 j# ^$ _

' \- h  J) Y" {; S+ m9 o2 q0 v* J9 t* W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8 07:55 , Processed in 0.12423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