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即使因真唱出演出事故,53.0%受访者依然会给以积极评价
& F' U9 ?9 ^9 G1 z; d
4 i6 i7 b, r; V7 Y$ k# m8 m 与以往不同,大多数歌手在2016年几家地方卫视的阳历新年晚会上,都现场真唱。可见,制作方宁肯忍受偶尔的演出“车祸”(走音等表演事故——编者注),也愿意拿真本事面对观众。这两年,国内高水平演唱节目的火热不仅让歌手们去伪存真,也提升了观众的欣赏水平。春晚临近,观众支持真唱吗?
; B+ S; T; e9 }: z5 O4 ?
/ h) ]: U! @; R* D# L( j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益派咨询,对185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1%受访者希望歌手能在所有的演出节目里都真唱。
# \9 M' F/ q6 O' g1 A
$ U7 o- M/ U: z+ t x8 [ 对于假唱歌手,46.9%受访者不能原谅,内心鄙视; g0 { ]7 v4 v) G
}* B1 |+ d6 }+ \
在各种演出节目里,87.1%的受访者都希望歌手能够真唱。那么,如果发现歌手假唱,你会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印象?% b2 [3 s/ r: ?* z. D& v; ~' o( ^
% B# K1 J4 Y7 b! E' Z 调查显示,如果某位歌手假唱,46.9%的受访者表示不能原谅、内心充满鄙视;33.0%的受访者会公开指出来,批评一个是一个;13.6%的受访者觉得可以原谅,歌手们都这样;11.5%的受访者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仅7.0%的受访者表示支持,理由是视听效果最重要。还有12.7%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7 I1 D6 s* k$ j' u& j; P- g& `8 L- k1 R# d, }% y5 G
“看表演肯定希望歌手真唱啊。”上海某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音乐教师谭力祯介绍,假唱是从20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在国内舞台上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假唱,在我看来和抄袭一样,是职业道德的硬伤”。) S7 I- e! o! b/ K* f; h- \
6 \4 N1 N6 g: s" f6 H# f 在谭力祯看来,现在舞台上的假唱都尽可能做得天衣无缝,“演员做好衔接,摄影师拍的时候也避免近距离特写,以至于在很多活动中,假唱已完全取代真唱了,如果不是现场,很难分辨,而一旦失误,局面会很尴尬”。/ Q& x+ H6 q# E: h5 \9 j# L- j: a
1 l( q$ Z) i; B/ b: ~6 Q 调查显示,32.0%的受访者能够分辨出歌手是真唱还是假唱,24.7%的受访者表示不能,还有43.3%的受访者觉得不好说。& t( \7 a+ ~+ @0 f4 h
- f7 c0 o! Y' B 在成都某高校攻读心理学方向研究生的田小倩也支持真唱。“和其他人不同,大部分时候我是能听出来的。首先,歌手的水准是一定的,有些人的唱功不会突然就好成CD录音棚里那样;其次,歌舞表演中,如果连蹦带跳的都不会出现一点喘息,如果全程没有一点气息上的变化,也能听出来”。) b% z8 _4 n4 B
& N+ c- A/ N8 z9 y# {7 |4 H
谭力祯明言打心底鄙视假唱的歌手,但她更关心社会舆论对于唱的好与坏、真与假,能否给出公正的评判,“只容得下唱得好,唱不好就被谴责,也不利于去伪存真”。
; S& P7 Z7 ^- `4 ~9 ?3 q
* X2 j: J- V+ A" T. ~8 s& ^7 p 田小倩认为,假唱不是简单包容就可以解决的,它是个职业道德的问题,“付费类的节目或演出,歌手不能假唱,要是假唱就应该打12315了”。
8 w' e8 Z: U6 `9 }
+ h, U- `% ]9 l+ q. u) y “中国好歌曲”第一季音乐总监、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安栋表示,他做的电视音乐类节目中没有出现过假唱情况,这跟晚会类节目是两回事,“如果比赛类节目中有假唱,对真唱的歌手不公平,也会遭到投诉。而且,现场假唱肯定能听出来,是违规的。一般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 o$ ]3 U( K9 s; [9 H0 H. s. W9 q' a' F" r! P5 N
即使真唱出“车祸”,53.0%受访者也会给以乐观回应
: r% K r. j! l* O% p9 P, ~
: L! G" P, f0 U7 u6 h; j+ j% A) E) D 歌手们为什么选择假唱?在受访者看来,实力不行,一到现场就露馅(65.6%)是主因;其他原因还包括歌手偷懒,假唱更容易赚钱(39.9%);没有职业精神(34.7%);行业风气恶劣造成的恶性循环(34.1%);客观情况不适合唱现场(31.2%);唱功已退化(27.2%)。, J# R# R' U6 f: u+ Y
8 e9 ?; _. |3 l5 C9 [ S! ^* p+ f
谭力祯分析,一些歌手假唱的主要原因,“就是临场心理压力过大,怕发挥不好出错,会影响整台晚会质量,或让自己的形象难堪。因此,没有心理负担的假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W5 p. ^9 \( E5 _) ?8 G# B, a
" }6 j1 \/ e. @; ~: ]- e' F f7 h 在东南亚一家矿业公司工作的吴会龙(化名),大学时曾经是学校的十佳歌手,他认为这种假唱“默契”的达成,观众、歌手和制作方都有责任。“毫无疑问,人们欣赏能力的提高是有过程的,但一开始被喂以速食充饥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满足于假模假样的泡沫。”吴会龙表示,对于歌手来说,现场演出压力大,每一场的表现对演艺生涯的影响也是持续的,“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无论是现场还是经济的成本,假唱都会将其降低,加上观众听不出来,也就糊弄了二三十年”。
' [4 Y, {; I' P9 o5 R8 B( R. a
! F4 ~* X Y. g B! N. r5 ? 吴会龙认为,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假唱和国内唱片业的衰退有关系,但是,假唱却给观众造成了这样的印象:唱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永远都不会失误。“好歌手的价值就被埋没了,好歌曲也被认为唾手可得,这让大众对音乐的态度就是免费无罪,付费反而另类”。
- i' O" K" Y+ y- G M
/ s% d2 U1 ^! h. o% H 调查中,53.0%的受访者表示,真唱的歌手在演出现场即使出了“车祸”,自己也会给予乐观回应。具体来说,29.4%的受访者认为歌手会因态度真诚“增粉”,23.6%的受访者则表示不会有什么很坏的影响。不过,28.4%的受访者持相反态度,不想看歌手出洋相。/ }3 c# ^: Q+ T4 _- o, ?; ?( U: k( b+ ?
2 y' G6 z( B! z! V/ n* b* x
安栋认为,假唱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省事。“现场唱,在音准和音色方面,可能就会出问题。有些选手为了更有把握,会选择假唱,就像表演十次,然后把好的部分剪辑拼起来,肯定比别人唱一次效果好”。
8 f4 C8 y s3 }. O) W
4 G. ~! K& Z& p 安栋解释,对于静态类节目(类似于非现场直播节目——编者注),“如果真唱时出现瑕疵,因为结果已经确定了,可以留着。现在的中国电视音乐类节目,后期其实都是有润色的,例如一些喷口、音准、杂音、串音等,但是所用的音频素材肯定是现场录制的,这样的话,歌手的音色和对歌曲细节的处理是修改不了的,并不是假唱”。
- }5 Z4 I0 }* h: Y4 g" P, @. h/ y. r% _$ `! V& o$ J" `7 j6 k
89.0%受访者认为,真唱才是歌手职业精神的体现
# l: ~" f& ]- c3 q* i! l6 n0 C, Q" W1 f6 O* H c
猴年春晚即将到来,作为一个全世界华人高度关注的娱乐盛事,这个舞台的影响力依然重大。即便如此,84.8%的受访者仍然希望在春晚上演出的歌手,都能真唱。89.0%的受访者认为,真唱才是歌手有职业精神、有担当的表现。- a1 B" u9 c* _6 ], w3 s
: u7 ^* y& ?* @ 在长沙某广告公司工作的陈丽希望春晚舞台上,歌手能够真唱。“一来是春晚邀请的都是著名的、有一定地位的歌手;二来,这也是有职业担当的表现。”陈丽认为,无论是现场,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想感受到著名歌手的水平和魅力。“春晚舞台的最高水平,不能只反映在舞台效果和兴师动众上,最应该表现的演出水平,不能降低”。6 K1 ^! E4 o8 j6 ~' X4 |
7 L2 D) G# k8 W+ ? 谭力祯认为,春晚歌手当然应该真唱,“本来它就是个娱乐的晚会,结果因为掺杂的东西多了,变得严肃了,也让演出人员压力变大了。但是,随着人们对除夕理解的丰富、娱乐选择的增加,春晚也应该自我消解和脱敏,从这一点来说,春晚也应该鼓励真唱,回归娱乐,回归百姓”。
" ]/ M" q4 e0 h' U/ F) O" X) J, X! m( e. @
“这得看歌手的职业标准如何定义的,偶像歌手比较难避免。”对于职业精神,安栋认为,虽然有一些歌手很少现场表演,“但现场演出的表现也是衡量一个歌手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总的来说,还是鼓励歌手现场真唱”。* h5 p3 X. t/ m4 F% F
1 S$ m, }: C2 L; I' b% `; ?/ W; r& }
本次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90后占6.8%,80后占32.6%,70后占39.2%,60后及以前人群占21.5%。4 |9 R E4 G7 s- S# y* m
! b" d0 ], r7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