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真与完美:在现代强大电子技术(电声乐器、MIDI、音响、音频视频媒体、后期处理等)背景下,真实的音乐效果几乎荡然无存,配器法的部分内容也“过时”了。渐强时电子提升,均衡时电子调节,厚度上电子修正,错了打个补丁,转调也可电子变调(跑调也可“拉”回来),变速就更容易了。声场环境可以人造:躺在被窝里会有澡堂的共鸣,坐在汽车中会有水下的闷响。瑕疵可以抹去,杂音当然删除;最后的鼓掌,还得保留(并要加厚、增强)。打满补丁、没有缺憾=完美?一旦如此“完美”起来,便与真实更渐远去了。似曾记起一句话:艺术具有缺憾的美。聆听如此“完美”的音乐,不就等于让大家欣赏“打满补丁破衣服”吗?。% F6 I* ?" M. `8 c7 c
7 F6 r+ |; `+ i1 M+ M7 J器乐曲冠名方式:洋乐中有种特殊的冠名方式称之为无标题音乐,多以曲式、体裁或编号的形式代为曲名(这只是“类名”,完全算不上是“个”名称);要与其他同类乐曲相区别必须另加文字(如作曲者)。其好处是有利于强调曲式、体裁、时序以及作曲者。而这在我国传统习惯中就几乎不存在。遗憾的是通常的标题音乐冠名方式常在无意之间“淡化”了作曲者等信息。都喜鲜花艳与美,谁知艰辛栽花人!( b( W. M5 |7 M+ j# Y
9 k; J1 C- \' F7 t/ g
作曲者的“名份”:国外对作曲者的重视体现在许多方面,在作品称谓上也非常突出。一谈起某一作品,自然就会联想到一些著名大家(长年熏陶的结果)。可中国就缺乏这个传统。随便哪个人对很多音乐都耳熟能详、张嘴就来,但若问起作曲者只怕大都难得“满分”。另外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我国曾有“合作”一说(文革期间甚至根本不署名,谓之“集体创作”),这就更加“麻烦”了。如果不是专门留意,恐怕许多作曲者都将在人们的记忆中“被隐去”了。音乐创作非常艰辛,优秀作品更属难得。对人家的好传统,来个“拿来主义”并不“失面子”,这对音乐发展好处多多。; u8 `$ g$ ~5 U% l9 `
' k$ K5 o5 z! y5 Z
中西器乐差异:因社会环境、工业条件、文化传统、发展过程不同,而表现在各个方面。仅举其要:! e/ |2 B" f7 I2 I# G5 o
中国器乐 西方器乐 . t. o; q1 p( M' N% U 器乐曲内容 多为叙事、描景、写意 史诗性题材不少% Q U5 L0 Y( }4 N1 [
曲式结构 散文式(较为宽松) 格式化(相对严谨), H; _6 A0 n4 j+ T% g5 e
织体构成 主调音乐 主调、复调音乐; X, V/ a4 H: I- T4 o
作品篇幅 大多规模较小 很多规模较大 0 [7 z' A8 K* m4 c' [2 w
音乐首要元素 旋律 和声 3 b8 Q$ E' U0 E. Z0 F/ l+ d调性变化 相对较少 显著多变 8 l8 A% V3 x9 \ 变化音 运用甚少 使用较多 4 q, q' \8 \. y 乐队音响 民族乐器个性较强 西洋乐器融合性更好 0 Q/ ~$ s' }9 ^$ U- _
乐队独特成份 弹拨乐组 萨管组、铜管组、键盘组2 J* R, D' H: R5 D
乐队音区分布 主要集中在中音区 各个音区相对平衡7 a4 \* l7 i4 S- c) f u3 |3 o
我们在保留、发扬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应主动对外推广介绍(如琵琶、筝等);并要吸收人家的长处(此为促进我们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说中国音乐“漂亮”但不够“丰满”的话,则西方音乐就“丰满”但不够“漂亮”;如果二者结合起来,既“漂亮”又“丰满”岂不更好?别忘了,我们在乐器改进方面还任重道远着呢! 7 d3 X* F) e- e 3 a/ b# x4 h( w1 i( e) B+ u3 l6 t以上为偶思所得,未必完整、准确。如有不当,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