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摇滚教父”这个名字在我耳朵里已经变成很无聊的东西,盖棺定论的感觉。# l% q! j* H3 y! R- w0 M8 J3 S) W* f4 C
% u' e7 q* A( Q8 ]不如说我是“摇滚的孙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在努力变化。
$ a% k$ S; W% R" }3 k3 u4 y! q1 l: o; j* S
“摇滚教父”是不需要改变的,吃老本就好了。: v2 b2 ~1 F0 y" Q9 n/ d% |
' ^1 U: p0 d( m; r8 A所谓吃老本就是——一个老头在那儿指手画脚,什么事都不干,那种形象我觉得特别讨厌。
9 }3 M$ T9 `/ f3 L' h" t v' l/ o$ s; Z
上世纪五十年代,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作者电影”的概念被提出。彼时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语言、可以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还是电影评论家的导演特吕弗对这一概念给予了进一步阐释,主张电影导演可以如作家用笔撰文一样,用摄影机来进行银幕“写作”。似乎有点跑题的开头,是想说2015年底崔健推出的打磨了十年,名为《光冻》的专辑像一枚“作者唱片”,围绕着“光”这一主题,输出了自己的三观和他对周遭不断递进的认识。以此为契机,新京报完成了一次对崔健的采访,从《光冻》的概念到创作过程,从歌词的文学性到反拍子,向内生长的音乐律动,立体在我们面前的并非那个传说中的“摇滚教父”,更不是一个江湖打拼多年的油滑老炮儿,而是一个想法颇有深度的音乐作者,一个聊起吸收新音乐,汲取多种营养时依然会激动,眼睛里闪着光的纯粹的音乐人。有点惊讶,但似乎也不出意外。《一无所有》之后,又一次“新长征”之前,是时候,重塑崔健的权利。
) F) X9 p% H9 K$ D4 P* y. [8 Z+ ]* G) u$ t4 {! y
一次以“光”为命题的对话
5 n/ {. R# p4 r* N! k
, i0 h, N, N: l) P% l人们谈论光的方式就是他心态的折射 Q2 a/ F G% t$ V& o9 Y% ?
! s6 N; i! O/ w2 S3 i
新京报:想先从新专辑《光冻》这个命题谈起,专辑的整体概念是因何而生? ~6 Q- R2 U3 x2 U8 Y
! a$ w" k' ]# r' q9 ?, a; j+ r崔健:专辑发行前,我写过一个阐述,当光变成枷锁时,黑暗就是自由的。基本上还是以那个为准,若是给再多解释,或许会发生自相矛盾。这个社会有些东西在变,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可能那些不变的就是被冻住的东西。总之,还是希望能够通过音乐带来些温暖吧。
' o8 ~4 v* _! y, P" q& ^
& M( Q. b; e5 }& S新京报:那是什么契机使得“光”成为整张专辑的切入点?- `; g9 H$ d5 `6 O5 D
1 `( L' B/ H- E8 L" R C* S! i
崔健:其实这个专辑的创作周期拉得比较长,歌曲都是近十年,甚至早于十年之前就写好的,只不过上一张专辑没有收录进去。其中的作品并没有要与当下这个时间点产生关系的想法,对我来讲,甚至或许再过五年也没关系,是一样的。我在准备发这张专辑的时候,突然发现歌词跟光的关系比较近,觉得现在这个名字是最合适的。
. ~+ ^% r7 K( k" s
x" v! K: y- X& G/ J# J% _其实《光冻》也是一首老歌,最起码写了五六年了,2008年地震,在赈灾义演上演唱过,当时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光的背面》,讨论的是生命,是生命接受死亡挑战那一瞬间所产生的一种身体能量,或者是一种渴望延续的情感。光的背面是什么东西,实际上就是人,是我们的眼睛,我们的欲望,所以我们才渴望看到光。叔本华(德国哲学家)的一本书曾经给我过这样的启示:世界唯我表象。世界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所以它是如此的丰富,它也可以因为我们的感受变得如此的渺小。 @* y) A* D: b- \5 D
9 g! X( F. w: E) P2 G+ ^ M
新京报:在此之前,重新温习你过去的作品,发现“光”这个单词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我的理想在哪儿,我的身体在这儿》歌词里有“突然一束光照得我眼睛疼了”这样的描述,《无能的力量》涉及了灯光的意象,甚至《蓝色骨头》中也有“阳光和灯光同时照着我身体”这种说法。可以看出你似乎一贯对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你个人对“光”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否也有一个递进过程,现在的认识与从前的理解有没有不同?
: o+ {1 V- T1 W- M0 k9 ~( T3 ]
) F* q. j; [/ ` G7 `3 O崔健:对,没错。其实现在我对光的理解已经跟发行这张专辑时的看法又不一样了。这张专辑相对来说是几年前的想法,如果现在我自己再重新写光的话会有另外的角度。但是对于一个作品来说,因为需要一个制作周期,它的阶段性实际上是滞后的,永远不可能在你宣传它、销售它的时候完全地严丝合缝。我自己都可以否定自己,其他人自然也有权利否定我的看法。这样更好,因为每个人对光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我希望人们听到这首歌时能产生自己对光的认识。大家自己去感受光,同时能够感受音乐,就够了。8 F2 E. B' j2 ~; n, F
: p% C! K! b" Z6 ?6 v( d
新京报:那么你现阶段对“光”的理解有哪些调整呢?# {6 ~$ h2 p' y( l( u8 ^ }2 \' L0 L
1 M: h% s2 Y! D% i9 Y7 v
崔健:我觉得光就是一个监狱,光是对人的一种束缚。它可以是棒子,也可以是肥皂,甚至可以是一个漂漂亮亮诱惑你的珠宝。, U9 t' w7 |; v9 C3 {$ s; Y9 N
, W9 B8 ?6 {0 s% {+ o; A. K
新京报:也听过一些其他以光为命题的作品,比如子曰秋野早年的《光的深处》。似乎大家对这个命题都很有兴趣。' E) h& w8 {! Z+ b( Y* P% J! q
: I& [0 P8 n3 n" m/ ^ e- q
崔健:其实大家谈论光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无奈,是因为有些话题不能直接谈论。每个人对光的理解也是每个人对环境的理解,因为光是最自然的东西,是一种周期性有巨大反差的自然现象,你每天都能够感受到它。人们感受到光,也是对自然产生敬畏的一种表现。人们谈论光的方式实际上是个人心态折射,是彼时心情的一个定位。所以光到底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想什么。9 g5 p" h& c2 }0 Y& }7 P2 h
3 k' W+ l5 V5 ?- |8 E一张拒绝完美、打破完美的专辑% k' @9 o2 J$ ^( r& A3 {
# }1 B' y6 E* {7 ~5 Q2 N4 L) `
有人说听不懂,这太正常了
9 t9 ?3 _) i$ D U' N% |5 Y4 I: `0 s1 ] @! j( v5 p
新京报:这张唱片磨合这么久,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契机,这样一个时间段来推出它?- u+ |0 F) v& W* L' z+ m. o
% f2 ^% W# f* p y2 G
崔健:我一直认为自己当自己老板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跟时间交朋友。当然时间还是给了我一定的推动力,让我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总体来说,它不像一个团队运作,唱片公司或者是经纪公司,给的时间压力那么刻薄。如果非说我有时间压力的话,肯定不是因为时间太少,是因为时间太多。时间告诉我什么时候发就什么时候发,自然的,没有特殊的理由。
7 e4 t9 b+ R! c+ B& f$ W8 w4 }, C: x% K( P) W- d% X
新京报:那么在专辑酝酿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相对瓶颈的时段?' E9 j. F, k- I+ _! z5 g+ w1 J6 |
" O y! j; y p' {* b9 a! ?
崔健:所谓的瓶颈状态实际是我会搁置它一段时间,觉得编曲或者混音不够满意的时候,我就先放在那儿,等我有感觉的时候再重新做,甚至有的歌词重新去修改。所以我特别喜欢、享受这个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种音乐风格的一个伤害,但是这种伤害是我特别愿意经历的,我必须要经历一次。我也特别理解一些人特别快地做专辑,我也想做这样的尝试,希望下一张专辑能特别快的做完。当然我作品慢不是因为我懒,我作品少是因为我创作的周期长,周围的人都知道我的工作时间非常长,只不过我的风格就是一定要做到我自己满意。不是完美,是要打破完美,完美都不是我要的东西,要完美之后打破它,再进步是我要的。百分之百不是我要的,百分之一百二才是我要的。
5 o3 T/ I# t/ @6 l* {: W2 |* x9 ~3 f7 X* V5 u7 o( p
. |" ?) t/ I/ ^; C! w2 t
1 H' ]: f, C! E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