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2日晚,清纯如“邻家大姐姐”的青年钢琴演奏家贾然,身着一袭翠绿缀花的连衣裙走上舞台,揭开了广州少年宫创造剧场之精品室内乐系列音乐沙龙第19场的帷幕。
, w5 J# ` _. ]+ z$ ?
4 B& [7 c0 @) \; _* w1 O5 u 贾然端坐于钢琴之前,刹那间洋溢出邻家大姐姐所不具备的优雅与雍容。舒伯特《即兴曲第2号,D899》从魔术般变幻的手指间奔泻而出,原野、疏林、溪流扑面而来,勃勃生机为南国初冬的寒意融入一抹春天温暖的气息。6 Q6 F& l8 S& f! J" q! g
! V" |2 e: J6 N, E0 P8 H1 o; I. J
常态之外的“意外”
2 \1 M9 S% h, v0 {7 d3 r3 ]2 s* W) O5 R/ Z( l8 Q8 v
一个不满500个座位的小剧场,气氛之热烈却丝毫不逊于专业的大音乐厅。在一阵又一阵的如雷掌声中,贾然和她的搭档、来自亚美尼亚的古典萨克斯演奏家海瑞佩德-阿拉卡扬为观众演奏了《维也纳之夜圆舞曲第6号》(舒伯特作曲,李斯特改编)、《浪漫曲第1号和第2号》Op.94(舒曼作曲)、《降E大调平稳的行板与华丽大波兰舞曲》Op.22(肖邦作曲)、《羊儿安静地吃草》(巴赫作曲)、《降D大调摇篮曲》Op.57(肖邦作曲)、《钢琴和萨克斯“回旋曲”》(贾达群作曲)、《钢琴和萨克斯“卡门幻想曲”》(亚历山大-罗森布拉特作曲)等8首曲目。返场时,在现场“不依不饶”的掌声“催促”下,贾然分别独奏、与阿瑞克合奏了皮亚佐拉的《遗忘》和舒伯特的《音乐瞬间3号》。% X: u% N: \, D
* l0 Z% K* Y, I5 a( y& G5 e# {2 y
从沙龙的首场至今,因为光临现场的都是中国一流的演奏家和歌唱家,所以,狂热的气氛已成为沙龙的常态,但今天的现场却有“意外”发生——中场互动时,全体观众在程序主持人郑敏雄的引导下,一遍又一遍地高呼“贾然!贾然!”,这是沙龙从未有过的情景。% [; p* ?! _. l* e4 e, J
! t* e: a- z; T2 W1 K% r; ~* O, M 千万不要以为观众容易被“煽动”,也许孩子可能会盲从,但现场那些久经世事的中、老年人观众却无法轻易动情。当这些“老练”的观众也像孩子一样高呼时,狂热的现象只有一种解释:贾然的演奏引发了观众来自情感深处的感动和鸣谢。郑敏雄是一位资深主持人,担任沙龙的程序主持一直中规中矩,若不是贾然的音乐打动了他,他怎会有如此“出格”的举动?
; z4 U; ?7 Z' l( ^3 A% s) j1 N0 i1 O X" D- G' y* e; {
何为“当代情怀”- ^' e+ W o4 H9 N; m; G
- V# ^; m$ \0 U* O0 f: K) `" d
沙龙的专家主持、著名作曲家甘霖为本次沙龙拟定的主题是“当代情怀的古典情调”。也许观众还无法评品出其中滋味和含义,但并不妨碍观众在曾经作客沙龙的不同演奏家之间作比较。中场休息时,就有观众说:同样演奏肖邦,吴牧野是磅礴、恢弘,贾然却是柔婉、细腻。甘霖的评价是对观众的见解做出了专业、理性的注解:“(贾然)是又一位相当有分量的青年钢琴演奏家,正统的范儿相当棒。留学德国的那种‘精密、严谨’正是高端音乐的正统解释。技术的精湛、诗意般的慢板功夫都是不一般的完善、完美,给我一种新派演绎法的新鲜感。”: V' H3 a/ q. \2 R
0 \% W& m2 d* Y& r* f( ` 关于如何解读“当代情怀的古典情调”,甘霖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对于贾然这一批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演奏家,我将其定位为“新生代艺术家”,他们与前辈艺术家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新生代的生长历程,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开放的时代风尚赋予了他们全新的时代特色。首先,他们的音乐艺术视野更为宽广,理念更为丰富、自由,完全没有意识形态的拘泥与束缚,这保证了他们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传承更为正统;其次,开放的环境使他们的学习和训练更加正确、正规,他们的基本功更为扎实,技法、技巧更为丰富,由此强化了他们对古典音乐的驾驭能力;第三,开放的心态使他们对新的音乐理念和时尚少有排斥,有利于他们对古典音乐做出当代人的解读和诠释。所以,他们演绎的古典音乐,既有严谨、缜密的古典精神传承,又有当代时尚、自由的个性光芒。
3 K9 \% I& Z% o/ @
3 C7 h" o9 v4 T1 S. ?6 Q, _) { 毋庸置疑,古典音乐这棵人类音乐史中的常青树,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具有“当代情怀”的演奏家的个性化演绎,才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 `! g; o; [7 u \# D" d8 z( r, `4 S% v) z5 }. ]
收官与不舍之别
* y" `4 A+ o. u
8 w% i$ `3 l. e9 q- Q 来自亚美尼亚的、古典萨克斯青年演奏家阿拉卡扬,为本次沙龙观众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与收获。在此之前,我和所有的观众一样,根本不知道萨克斯还有诸多的区别,只是很喜欢这种乐器独特的音色——淡淡的忧伤,或者朦胧的浪漫,最多的是孤独流浪者的情怀。但阿瑞克的演奏和甘霖的讲解,让观众对这种乐器有了全新的认知。在我们肤浅认知中的“自私的”、“小情调”的萨克斯,原来可以完美传达古典音乐的纯美与高贵。
, u( ~, J! F5 c& A$ { j6 s& i" x
3 H2 o5 @8 i6 x 当然,我们只能以“不一样的好听”来形容,甘霖却能道出真谛:阿瑞克把舒曼的传统和贾达群的“先锋”都演绎得精准而富有音色细腻和力度张力的变化,《卡门幻想曲》更是四座皆惊。的确,贾然和阿瑞克联手演奏的《卡门幻想曲》,不仅保持了原曲的华丽与张扬,更凸显了男性的坚定与沉稳,还有咆哮于胸中的激情。9 a4 x" T n& O# _: Y
# ^5 A5 i4 I! N( Q% }8 j
贾然和阿瑞克给了观众一个完美的夜晚,也给了沙龙一个年度的完美“收官”,但甘霖却给了观众一个令人沮丧和遗憾的消息——历时一年半的广州少年宫音乐沙龙于今晚划上句号。这个句号不知是仅仅意味着较长时间的暂停,还是标志着永别?
$ A2 Q+ e t" x' Y: Q7 c, }, s5 ?8 Y5 ` ~
激情之后的沮丧让人更感失落和伤感。我本人作为从沙龙的筹备直至今天的全程伴随者,那一幕一幕总是萦绕眼前,挥之不去:
! T+ O8 C. m8 B
" J$ A$ z, V9 Z$ } ——甘霖问少年宫主任杨俊东“少年宫是做什么的”,杨俊东说:“少年宫不是培养你这样的音乐家,而是培养成百上千能听懂你的作品的人。”
# ~5 b1 C1 o; n6 B, f# \2 s9 c m7 P+ i6 H4 n; g
——杨俊东接受媒体的采访:“音乐沙龙的举办,就是要推开音乐教育的墙,让孩子从枯燥的练习中解脱出来,去感受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世界。”$ I" c# f4 J, Q8 O+ ]
9 m) B. L! v h5 f ——国交副首席、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赵坤宇告诉孩子如何培养演奏的音乐性:“演奏之前,你把乐曲像唱歌一样唱出来。”
; E3 s; j2 E* d2 Z7 x, T
1 b* m, X, q% W% m2 o+ n ——200多个孩子,最小的只有5岁,没有一丝响动地聆听吴牧野不间断演奏长达30分钟的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w; a: J! P* A
) S9 S2 R* U! r* F
一堂堂“工作坊”专题课,演奏家们手把手纠正、逐个乐句的分析;一次次现场互动,演奏家们鼓励孩子们的爱乐之心、传递正确的、美好的乐感……
5 r7 Z9 Z, r$ H% d3 K
2 k) b3 D$ J- M 一年半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一个以少年宫音乐沙龙为核心的“爱乐圈”却在飞快地巩固、扩大,已经成为广州市并波及全国的音乐文化品牌。为此,广州少年宫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多少心血?作曲家甘霖付出了多少精力?那些演奏家们倾注了多少热情?那些渴望分享音乐文化的孩子和家长又怀抱了多少期待?4 n0 r2 h4 }8 H Z: z5 ]" a$ k
- K* Y# ` l9 ]4 z& j
一项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业,在它方兴未艾之时划上了句号,怎不令人再三扼腕?
2 m6 s) ^- a7 N l* F: z! r9 X" w+ [+ H5 T# T" N2 V
真心祈盼这个句号只是因故暂停,而不是永别!4 w( N( w. }& g8 C7 U
# Y2 I4 X" O& C' y9 x$ u7 S3 m; A
" ]' X/ j, S# \% u! A+ a m; ]%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