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是延安鲁艺在新秧歌运动中创作出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是民族歌剧的里程碑,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记。经典历久弥新,今年是该剧首演70周年,为表示纪念,也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文化部组织复排了这部经典作品,由雷佳主演。新版《白毛女》从11月6号开始全国巡演,12月15日晚回到北京,在中国剧院向首都观众汇报。 \) E# M D5 Q+ O6 t2 @( b
9 I' h* ~9 y3 M* | n' r w: V 新版《白毛女》既保留了原作的精髓,又被赋予了新的创意。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去除了说与唱内容上的重复,使起承转合的叙事更为流畅自然;音乐性得到大大加强,不仅增加了咏唱调、重唱的比例,还将一些对白部分改为了唱段,凸显了歌剧艺术的表现力。人物性格更为丰满,通过音乐唱段的增加,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表演手段加强善与恶、仇与恨、新与旧的对比,使人物的性格立了起来;舞台效果更加真实,使用3D的舞台设计,布景巧妙,如临其境。这些创新之处给予了新版《白毛女》更强的艺术表现力,使得这个经典剧目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整场演出看下来,“喜儿”的形象给笔者印象极深,她的扮演者雷佳赋予这个角色更多的内容,使笔者在收获感动之余感悟良多。, i/ ]& T" ^6 \9 k8 q# N
9 Z( m4 L- B! }* V. n 表演也是歌剧艺术中重要的一环,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需要表演者从眼神、动作、内在心理等诸多方面去诠释。新版《白毛女》中喜儿的形象进一步得到了丰满,由亲情、爱情、恩情、仇恨之情几条情感线索牵引。丰富的情感线索以及强烈的戏剧冲突需要表演者对角色有深刻的理解,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要配合不同的情绪表现。亲情关系中呈现的喜悦,爱情关系中表现的娇羞,仇恨关系中的唯唯诺诺与刚毅反抗,这些情绪的变化着实考验着表演者的功底。雷佳的表演精致细腻,她善于揣摩人物的心理,深谙“从人到鬼,又从鬼变成人”的主线脉络,演出中表情处理得当,舞台动作交代清楚,将喜儿多样的性格特征和内在神韵演绎了出来。 8 E# h9 Q1 e6 B & o& i J: U. I% q+ ^ 新版《白毛女》的复排是成功的,经典之上的演绎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喜儿。雷佳版的“喜儿”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她情感饱满,充满了觉醒意识,在远离抗战时代的今天仍然能够深深打动人心。2 l5 s1 Y0 Q3 b X3 l0 Y q3 b
8 @8 @( z4 s( [: u% h7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