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让学生在积累中培养语文兴趣、语文素养;培养热爱祖国灿烂文化、感悟汉语语言魅力的良好习惯;树立语文可以时时学、处处学的强烈意识;养成健康高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习惯。 ! d5 g% U! n' b
重点:抛砖引玉,激发兴趣。 # \( c' w& w0 ], L0 n3 [1 Z
难点:鉴赏歌词的美,了解“歌”于“诗”的关系。 3 H7 C, j4 |/ t
方法:引“乐”入“文”,经典文论开路。讲解与启发结合。 ! \( W- R8 r' D. h. y
课时:1课时。 ( x. ~: ]- m: S$ n
步骤:
, L- L( D! Q h- ^* Z }6 L7 _ 一、导入
* h8 B: H# {5 @' z7 Y* L- N+ a' \ 点明“积累”的重要性,“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俗语云:“拾到篮蓝都是菜。”
! W$ [$ m0 S; W6 f8 ?7 X: B 二、简析《毛诗序》节选部分 ; S/ g: f7 H. |7 K; z7 Y7 V
1、原文 & S( u. H" W! f9 e, t+ W) @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k$ C) M, F- g- x2 S1 P3 e 2、简析如下:
9 {1 ~* D7 x) L0 t 诗乐舞一体。诗者言志抒情,言志抒情,语言未能尽其兴者,故而抑扬顿挫而诵之;诵之不足以尽其兴者,故而和声而歌之;歌之不足以尽其兴者,故而手击节拍动情而歌,脚踩鼓点忘情而跳也。
. `' D7 `3 z% g 三、教师轻声而动情地演唱这首歌,或放录音。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歌词的思想情感和歌词的美与魅力。
0 U9 }, @2 i5 w# M8 I$ t* @ 四、让学生试析歌词的艺术特点。 / j7 A3 w0 w6 y* y) X* z! ?# l
1、可能说出——排比。
. ~; h8 w; e4 Q 2、可能说出——剪裁。 . Y W B$ Q! a2 v1 U% _2 G* d' g2 ?
3、可能说出——重章叠句。
2 R3 ?* A- Z, @+ |( [: t' D 五、教师归纳总结并系统讲解。 : i# |! E. M5 t6 m2 y, x5 e
1、两段歌词皆有两个层次: ( U1 K( |' v9 E: C5 N k
⑴、第一层:以排比的手法,具体而又形象地展现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逼真的细节特写而出之。 # ~; c4 b/ L/ b
⑵、第一层由一层而来,水到渠成引出议轮抒情,仍以排比手法出之。 ) O5 F0 O8 C. E5 e/ ~1 [
2、两段歌词也形成排比,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天地之间至真、至纯、至亲、至爱的人间大伦——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4 u! B! o' s( L9 l9 q 六、教唱歌曲,再次感受歌词的思想情感、和歌词的美与魅力。
) e3 A8 A' t% P& Q, ?9 M6 e+ L 七、结合《毛诗序》启发引申。 % d7 t) H1 n9 ^2 f3 a: S6 _
歌词已经以精湛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但作曲家读后,总觉不能尽兴。于是乎,在他深入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辅之以美妙的旋律而歌之。又由于词曲的和谐一致,感慨而歌之者甚多,于是传唱不衰,感动着你,感动着我,感动着我们大家。这种现象正如《毛诗序》所说的那样:“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8 }7 z5 g$ l$ u 如《为了谁》《家和万事兴》《我和我的祖国》等,都是这样。
0 x1 H- j ]4 d$ i* Q! o6 X |$ j3 M 〔附〕《母亲》词曲。 ( E K0 \. M* A9 e
3 ?+ C3 I6 f# d( [9 x, A6 W
母 亲
% w: t0 Z- S0 X$ M# G: k3 X& i F=1 4/4 中速稍慢 饱含深情地 词 张俊以 车 行 曲 欧建波
9 e L" z0 ~% n, u: u5 @% ~ 5 5 6 ⅰⅰ7 |6 3 2 1 — |3 ⅰ 7 6 6 3 | 5 — — — |
1 @0 X% p, h& Z' q4 L 你 入 学的 新 书 包, 有人 给 你 拿。 7 T0 f) p5 ~. ]4 a5 H9 D( P0 ]! X
你 身 在那 他 乡 中, 有人 在 牵 挂。
" |) ?; v5 ]. G' E; S. H0 M 5 5 6 ⅰ ⅰ7 |6 3 2 1 — |6 6 6 5 3 2 | 1 — — — |
* R; F' }( I1 Y; Y9 m6 V I 你 雨 中的 花 折 伞, 有人 给 你 打。
( N0 p& v/ W% n2 x& m/ v 你 回 到那 家 里 边, 有人 沏 热 茶。 * G2 s& I: ]+ ]) ~4 G% D( m
5 5 3 5 5 3 |2 3 2 1 — |3 3 5 7 6 5 | 6 — — — | 4 M% e! J2 U9 E8 \$ l
你 爱 吃的 三 鲜 馅, 有人他 给 你 包。 4 ?0 K( g& a0 u1 v1 ?
你 躺 在那 病 床 上, 有人他 掉 眼 泪。
9 s8 b4 u2 t: p" ]7 E4 I ⅰ ⅰ6 ⅰ·6 |6 5 6 1 — |6 6 5 3 2 | 1 — — 012|
! R* J( b3 n% F' } 你 委 屈 的 泪 花 儿, 有 人 给 你 擦。 啊! + Z! n1 s, [2 _6 B! s* p4 n
你 露 出 那 笑 容 时, 有 人 乐 开 花。 啊!
8 V" c( q# r# `4 Y5 ^9 o% `* s& O 3 3 3 2 3 2 |1 — — 061|2 2 3 2 7 616 | 5 — — — |
9 I' _6 J8 q' E; y. [' f 这个 人 就 是 娘, 啊!这个人就 是 妈。 ( s0 W5 X2 w0 M1 \$ v7 x( s8 M
不管 你 走 多 远, 不 论 你在 干 啥,
+ C, C+ ^& c7 ~! \; Q0 V 不论 你 多 富 有, 无 论 你官 多 大, 5 I2 t( a5 h" \0 C9 m! L
ⅰ ⅰ6 ⅰ·6 |6 5 6 3 —|6·1 3 2 1 | 2 — — — |
D& {$ `# a! p7 D 这 个 人给了 我 生 命, 给 我 一 个 家!
/ V2 n e& s, L. _$ m/ n 到 什么 时候也 不 能 忘,
3 q5 E Y* N( i/ w* w9 f$ t+ @, S 6· 3 2 1 616 |1 — — — |1 — — — |
2 @. j, t% O; f6 n3 y, @, j+ L% ~! X 咱 的 妈! p3 P Q# C* l' _2 J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