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6年,臧克家同志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 |( t+ N/ ?- h7 G- o5 @' n
1957年至1965年任《诗刊》主编。由《诗刊》创刊号首次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十八首,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期间,他兢兢业业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在《诗刊》的创刊与发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繁荣诗歌创作、加强诗歌队伍建设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同时满怀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笔耕不辍,勤奋创作,以热情、多产的诗人形象活跃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迎来了他创作的又一高峰,相继出版了《臧克家诗选》《凯旋》等诗集和长诗《李大钊》。其中,《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 K5 \7 b( ]) I臧克家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
4 U1 h1 X' c. g8 p# G" \* o D1976年1月《诗刊》复刊,臧克家同志担任顾问兼编委;粉碎“四人帮”后,年逾古稀的臧克家同志文思泉涌,又迎来了创作的春天。他把心底的颂歌唱给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出版了《忆向阳》《落照红》《臧克家旧体诗稿》等诗集;《怀人集》《诗与生活》等散文集;《学诗断想》《克家论诗》《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等论文集。凝结着他一生汗水和心血的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也于2002年12月出版。
+ w* k* [ ^6 F7 f% D获得荣誉' b6 b( k: e4 T& U
1988年4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荣誉奖;4 y% K1 p1 m D& U
1990年8月,他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和第五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
8 R, \( c. V8 q+ r1991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 }- P B' T# |9 R- a& j2000年1月,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同年11月,同年12月,获第七届今世缘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s7 x2 W* e$ d, G" m! {& C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曾经写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 l, n* _* L, x- L) h
人物评价" |; X: e% k3 c- \* Z
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被誉为“农民诗人”。
1 R; V! r) ~5 |8 n. Y* }" \ J# t) S* c. \臧克家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七十余年创作生涯中,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他都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文学的发展,热忱讴歌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短诗和长诗、新诗和旧诗、散文和随笔、评论和书信、小说和杂感等多种体裁写出了七十余部著作。他积极倡导作家深入生活、反映时代,大力提倡题材、风格的多样化和艺术上的探索创新。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团结爱护中老年诗人,热情培养青年诗人。他见证了我国新诗从诞生到发展的全部历史,对我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c$ ^9 [& Y1 V4 d/ W( Z, e% l2 i
臧克家的一生是不懈追求光明的一生,是自觉地表现时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勤奋笔耕、呕心沥血、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一生。他思想敏锐、爱憎分明,善良正直、乐观豁达,作风正派、文风朴实,平易近人、襟怀坦荡,生活俭朴、严于律己。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无私地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文学事业。% y7 k4 E( F) J Y9 @+ a
臧克家先生于2004年逝世后安葬于北京万佛园华侨陵园。0 h# A$ a* G: A- h, k+ c
臧克家的逝世,使中国的文学事业失去了一位巨匠,使当代诗坛失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使我们大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一位心系群众的模范。我们将永远学习他,怀念他,追悼他。臧克家在我们心中!( n0 Y, A) v7 I" v: K2 Y4 V# x1 _
他的作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收录在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 v( g$ {$ {& {. f; Z, Y$ D/ ?2 V他的作品《有的人》收录在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5课和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20课。" F( @9 w h) G
格律诗# p. r! [* p0 n+ g/ @- ?
5 f/ W4 O3 C+ }3 g5 r
1、讲究诗的形式的凝炼、整齐,讲究诗的节奏、韵律,以格律诗的形式反映社会现实。1 n8 t1 p' t/ |
2、擅长比喻,把感情和倾向性凝聚、隐蔽在诗的形象里,化思想、概念为具体形象,并善于摄取人生图景,抒情形象生动、丰富、含蓄。
9 A" V2 A7 R. Z' w# J4 ?3、重视炼字炼句,尤重动词。
3 w1 `' w$ `$ u- s; \* a# T0 ]. S4、诗风质朴凝炼、含蓄深沉。
2 v* @; k2 V$ U2 ^0 R" g& ^ p) |个人成就% D! I, L, B1 _9 C; |# x
个人荣誉0 z9 B: g7 x+ e! M% r G# O/ k
3 C+ C$ y0 s U臧克家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1988年4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荣誉奖;1991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1月,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同年12月,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 G/ w/ R# {# v& V( K文学地位' }5 d" U2 }8 \3 B2 {; n7 n, [
" }5 n" A! w1 ?6 ?
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 e: n5 M, y0 w人物轶事与闻一多$ J9 m3 y7 O4 `0 i) y
+ j1 B+ E; A" J: z& e
得一知己,可以无憾8 m8 c1 J' D& N2 n6 ~
* K2 n* \ P1 s1 H
臧克家与闻一多的相识是在青岛,那是1930年的夏天。臧克家是青岛大学英文系的新生。开学之后,臧想转到中文系,就去国文系主任办公室找闻先生。当时有几个学生都想转,问到臧时,先生问:“你叫什么名字?”“臧瑗望”(臧是借臧瑗望的文凭考入青大的)。“好,你转过来吧,我记得你的《杂感》”。就这样,臧以《杂感》中“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诗句见之于闻一多先生了。) b: O1 T' F' x9 r3 O
此后,臧克家读了闻一多的《死水》,便放弃了以前读过的许多诗,也放弃了以前对诗的看法;觉得如今才找到适合自己创作诗歌的途径。: P) L) D9 X+ ]
对《死水》,臧克家几乎全能背诵,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对臧的诗,闻是第一个读者。一次暑假,臧克家把自己的《神女》寄给老师,寄回来时,在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上有了红的双圈,让臧克家高兴得跳了起来!. a: ~" S* c2 Z, ]* H8 u& P1 g
1932年夏天,学校里发生了学潮,是为考试制度定得太严,同学们把责任全推到闻先生身上,有些人写打油诗骂他,他泰然处之。暑假之后,他便转到清华大学去了。他在给臧的信中说:“学校要我做国文系主任,我不就,以后决不再做这一类的事了,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J7 _1 ?* ~1 X& n2 \+ c( K5 |
1932年六月底的一天,臧到清华园去看闻先生。闻住着一方楼,一个小庭院,四边青青绿草,一片生趣。还是那样的桌子,还是那样的秃笔,还是那样的四壁图书。桌上的大本子已经不是唐诗、《杜甫交游录》,而是“神话”一类的东西了。这时的闻一多不再写诗。“七七”事变,使臧再访闻先生的事成了泡影。七月十九号臧离开北平,在车站上碰遇到闻先生一家。臧在德州下了车,辞别了闻先生——是永远辞别了他。
8 S2 g& y& t- i; d以后,臧一直在战地上跑,偶尔在画报上看见闻先生的照片,胡须半尺长,成了清华有名的四大胡子之一。臧每隔一年半载就给先生写封信,以表怀念之情。后来,闻终于回了一信。臧自是十分惊喜。劈头第一句:“如果再不给你回信,那简直是铁石心肠了。”信中对臧想到闻身边工作写道:“此间人人吃不饱,你一死要来,何苦来。乐土是有的,但不在此间,你可曾想过?大学教授,车载斗量,何重于你。”9 X& |3 M) d* t' I6 x
这时候,关于他的生活困苦,臧已有所闻,为了补贴生活,他给别人刻图章,另外还给一个中学改国文卷子,但他不愿意别人知道这些。
) Z! i: z0 @% d" v) o1 I9 ^; |关于他的学术以外,他写道:“近年来,我在'联大'圈子里声音喊得很大,慢慢我要向圈子外喊去。”他在昆明领导文化运动,为民主而战,他像一面大旗,引导着千千万万的青年。他呼喊的波浪,已波及全国。他已经不是孩子的父亲,学生的导师,而是四万万人民的闻一多先生了。但也由此引起官方的不满。
$ h5 W$ M- t* J+ I6 T5 @9 d报纸上刊出了教育部解聘他的消息。许多朋友声援他,向他致敬。臧写了《擂鼓的诗人》,以示抗议。闻在回信中写道:“你在诗文里夸我的话,我只当是策励我的。从此我定不辜负朋友们的期望。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而闻竟死在了暗枪底下。这枪是无声的、卑鄙的;而他的呼声却是响亮的。他的血流在了他工作多年的昆明的土地上,他为民主而斗争的精神却是伟大的、永恒的。# q( F$ d i. Q" H
与季羡林
0 r# e$ |9 o" H9 I6 }. W
% w: _; @6 z- }& L# v8 \$ Q臧克家,1905年10月生于山东省诸城县臧家村;季羡林,1911年8月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二人同为中国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尽管臧克家长季羡林6岁,但两人同为齐鲁同乡,又系中学同学,志同道合,有着真挚醇厚的友谊。
- M" T% g3 L$ t2 e8 o! O1946年,臧克家到南京国立编译馆去看望老同学李长之,恰好季羡林在,在这里臧克家第一次见到季羡林。他们一见如故,倾心交谈。当时给臧克家的印象是,季羡林虽然留学德国10年,但身上毫无洋气,衣着朴素,本真敦厚,言谈举止,依然带着山东人的气质和风度。这使臧克家油然而生敬意。, H4 }' _ ~; E% ` X
一周后,臧克家到了上海,担任《侨声报》副刊主编,居虹口东宝兴路138号报社宿舍。说来有缘,季羡林亦步尘而至。他带来了五六大箱书,与臧克家住在一起,或席地而坐,或抵足而眠,一盏“泡子灯”照着两人彻夜长谈。, F4 x1 T. p$ j0 B8 S) s, q
季羡林7 _& g9 p3 |* e6 q9 j
S5 C! o& o9 Q* g& h' P4 D/ ]
1949年春,臧克家从香港来到北平,和季羡林重又相见。当时,季羡林住翠花胡同,此处是北京大学的宿舍区,臧克家则住笔管胡同,两人时常互访。季羡林住的是两间西房,几架书籍,占去了屋之大半。院落廓大,杂树阴森,古碑数幢。臧克家每至此地,不乏荒漠凄冷之感。季羡林却并不感到寂寞,反而以为环境悠远清静,正宜读书。
# \. z+ ], S) f- h9 r* O l上世纪50年代初,臧克家到济南参加人代会,恰遇季羡林在家(此时季羡林已被北京大学聘为东语系主任),乃往访。季羡林热情地留臧克家在家吃饭。饭罢,季羡林推心置腹地对臧克家说:“我准备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好地为党做事,你看我条件行吗?”4 O4 D* e9 h$ j5 |- b1 X
臧克家听了很受感动,当即说:“咋不行呢,你多年来工作出色,党和人民都信任你,你应该写申请书!”2 C) d. n6 u. K- S
季羡林高兴地点点头,果然按臧克家说的去做了。
1 L! n1 ~" g( N粉碎“四人帮”后,季羡林肩上工作负担繁重,社会兼职越来越多,一时竟达30余项。1979年,臧克家至八宝山参加游国恩先生追悼会,以为一定能够与季羡林相逢,结果季羡林未到,这使臧克家觉得惊异。思及季羡林极重友情,又办事认真,更何况是治丧委员,何故缺席呢?后来见面问及此事,季羡林幽默地对臧克家说:“那一天,比较重要的会议有三个,只好向逝者请假告罪了。”# `( z; t, E: x% d3 k
因为工作之需,季羡林经常出国。出国前总免不了先告知臧克家一声,打电话或写信。出国归来,又总是带点外国“小玩艺儿”送给臧克家,以作纪念。有一次,他要到非洲去,对臧克家说,飞机一翅子十万八千里,在短短的几天里要跑七八个国家。大约在1951年前后,他去印度,回来带给臧克家一束孔雀翎毛,20余支,臧克家保存了40余年,翠色未变。季羡林由国外回来,又总喜欢写几篇散文,发表在报刊上,记叙和描写出国访问的状况,真挚诚恳,富有文采,臧克家读后颇觉耳目一新,便给季羡林写信,希望他多写一些。
7 ], E# q/ E) I* N/ ?臧克家与季羡林' `7 ^, ?0 l+ j& }. L) F. c
臧克家与季羡林+ h- B9 B# W- x$ W2 k
1978年前后,臧克家见到季羡林,见季羡林头发半白;1980年再次会面,已满头白雪。于是臧克家顿生感慨,随即赋诗一首,赠给季羡林:) O( I- v7 E( k0 ]7 A1 P4 ?( z
年年各自奔长途,
: u5 u+ a4 _$ H把手欣逢惊与呼!! r6 m2 w% X$ v
朴素衣裳常在眼,5 w5 ?. ?2 T+ }
遍寻黑发一根无。
; r9 ]4 W1 v5 B$ D3 m# @, n季羡林读了臧克家的赠诗,复函称赞:韵味无穷!- t2 u) h3 r( z) @2 ?: I' C9 N
臧克家又回信对季羡林说:“你的头发虽然全白了,但却精力充沛,工作劲头十足啊!”
+ [! k/ Q& R+ |/ m3 y m6 l9 P20世纪80年代,每逢春节、正月初一或正月初二日,季羡林总会到臧克家处拜访,老友相聚,欢度节日,滔滔话语,似长江流水不绝。* N* z$ T* j" \; g5 Y) p0 Q: y3 C
个人回忆录, `& @9 [" G- s. r5 P: O# D
书名:臧克家回忆录% `7 r& W( S @+ @9 M7 L( Y
ISBN:750083199
$ N+ v" t! x% X; T8 y; V( I/ k作者:臧克家著$ `# N0 j- o! N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 ~2 W# l- U4 b+ L定价:25
% q1 M! F' {$ |* }' \, O页数:427
P( x9 k4 Y. I f Y6 s出版日期:2004-1-19 y5 b, g9 N4 g$ V8 i$ C
版次:1
) [0 z* W. @0 _2 l* [开本:null
4 }; Y2 w& k# o6 ]9 `包装:平装或凹装
' c' O: G+ N, S2 Y f% Y9 k6 }简介:生于1905年的臧老,德高望重,是我国现当代硕果仅存的“诗坛泰斗”。他从1924年学写新诗,至今已有80年的创作历程。时间之长,成果之富,无人可比。正如吴奔星所说:“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发展的历史相差无几,几乎可以说他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1933年他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旋即得到前辈文坛巨匠闻一多、茅盾、老舍、朱自清等的推许和赞誉,一举成名,蜚声诗坛。谷牧称赞他“一生献给了诗的王国”;张光年说他“从一个热烈的爱国主义者、革命的民主主义者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文化战士”,可谓知人。他既以诗歌为生命,又以生命为诗歌,始终执著地追求艺术,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革命,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他都不改初衷,并且与时俱进,老而弥坚。他是中国新诗少数几位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0 W4 P( R# A) R* X;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