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57|回复: 0

[中国作家] 李伯伯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11-23 10: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借用了《十送红军》的旋律,前面三段的歌词很有趣,是一首在中西南地区流传很广的小调
- f1 F- a1 ]) r+ r0 [6 G9 P  r4 A9 S
+ X6 g0 M6 o& \3 W6 j 《李伯伯》是张玮玮创作的一首歌曲,也有人叫《李伯伯要当红军》。借用了《十送红军》的旋律,前面三段的歌词很好玩,是一首在中西南地区流传很广的小调,据说最早是四川的,讲的是减去臀部赘肉的重要性(^V^),拿不幸的李伯伯开了一次涮。这是一种黑色幽默,在欢快诙谐的曲调里面有一种近乎残忍的调侃。其实“伯伯”原词与“掰掰”同音,在四川等地表示的是伯伯。/ [! y6 l5 D: s; V1 ~
伯伯在北方很多地方的日常用语中读为“baibai”。词作者没有那么多的深意,就是指李伯伯。" p" H6 b" T  Y) r' K, m! z2 j
歌曲歌词
* B5 ]! O( W/ V2 x4 C+ s李伯伯要当红军 红军不要那伯伯
* e3 n$ l% ]) P1 f4 V5 _  `因为李伯伯的屁股大呀 容易被鬼子发现目标
# ?* Z: l8 w9 `, r" |2 `9 N$ J李伯伯找到了团长 团长也是个伯伯& t! v. a9 m, [- f4 y/ g
因为伯伯同情伯伯呀 伯伯就光荣参军了8 R# {9 @5 q7 ]/ G
李伯伯去执行任务 来到了半山腰
( Z# E! g  G& f+ z, S6 W& M因为李伯伯的屁股大呀 被鬼子发现了目标  b: ^- v% R0 D* W0 e) V% r
李伯伯拍沟子就跑 鬼子上来就是两刺刀
( C( j" n" @( J! ~为了革命为了党啊 李伯伯就光荣牺牲了
6 b$ m) {0 {9 U- |& B& l6 @雨打梨花深闭门
" \- e7 s8 U9 Z0 t0 R1 h燕泥已经落花沉
. n8 s' v8 {, L$ `9 T( A2 |但愿你是那知恩知意的心中客
5 z; m6 g: r& v' x) W不是那无是无非的糊涂人) `0 {; I: W( \1 V4 O3 P0 Q
自来不为求功名
' ^# [# |: g: x3 }$ ?望先生你切勿负我情1 Z" b! W( _+ E$ V% l  T! \
李伯伯要当红军 红军不要那李伯伯
% p7 O2 z' t( `8 z1 s* W' e' ~  K因为李伯伯的屁股大呀 容易被鬼子发现目标& U8 s8 g0 h* p1 R9 r" G
李伯伯找到了团长 团长也是个老伯伯
' `8 n% F0 x) \( f2 U: ^0 F因为老伯伯同情老伯伯呀 李伯伯就光荣当了红军: ~4 Z( e& ?. _7 U- [' |9 q
李伯伯去执行任务 爬上了小山坡0 Z2 l$ |3 N& V) e  ~" F' x' w
因为李伯伯的屁股大呀 被鬼子发现了目标
  N1 N) q, r$ [* S4 W李伯伯抬屁股就跑 鬼子上来就是两刺刀
/ \/ v7 I9 E4 \! t/ n7 X  F为了革命为了党啊 李伯伯就光荣牺牲了
& z3 I  _- d4 W- ?吉他曲谱' y% [' s, b  w
G D
5 {! Q/ x0 s1 I1 ~- N; \李伯伯要当红军% ^$ T5 C  o7 j% d0 x
C D  R5 G; U1 g  H
红军不要李伯伯' x: N7 U# Z  ~- G4 G4 q
G D
+ ^4 G5 l9 H, ^3 e5 Z2 a* s& I因为李伯伯的屁股大呀0 f& P# S: @- F2 d/ h
C D
2 h5 f. F5 h  I0 X+ x  K' @容易被鬼子发现目标+ x$ E  k6 _0 u6 v' \/ ^, N
G D& N" O0 T8 r/ S" m. f
李伯伯找到了团长
9 a4 O. l: K) H- x1 dC D# {: [$ G! ?' y  g& K# a( j
团长也是个老伯伯
& c/ A$ \& z4 c8 x- v; T; q% @G D- ^* s& d  }8 c  a7 C% [5 i
因为伯伯同情伯伯呀
0 a& N( N8 W2 N1 @* Q! dC D% J1 n# f" w& D! t) S" w
李伯伯就光荣参军了. S2 O, p) h5 P( I9 L: V
G D4 w& U& X) W, s- j
李伯伯去执行任务
3 a1 t6 E7 s" d3 E# o; r; e5 v; I% ?C D2 }! t+ S( g; h+ @3 j! n
来到了半山腰
, ]" ?7 M) f( P9 k1 K7 D- xG D
+ V$ n7 f7 K% t& I  J因为李伯伯的屁股大呀
8 d( O; y- E; Q# |; N% s/ w2 YC D+ g0 _8 Z2 p9 f! I3 }6 v
被鬼子发现了目标
) |2 u$ T% {' ^1 a3 BG D$ b% S2 s! r6 k+ Z/ L5 `3 g
李伯伯拍屁股就跑! H' S7 w( D7 H. ~9 p6 t2 l( x
C D9 _2 C- Z6 J" H/ ?& m! q1 O/ E  Z' T
鬼子上来就是两刺刀2 N7 e5 b/ ^+ ]2 {  z1 X
G D6 ~/ _: r# K% A) l  c1 f
为了革命为了党呀4 L$ D" U3 T) A9 ~
C D
* p2 q- k! ]! Q- p# x李伯伯就光荣牺牲了[1]
$ r$ x/ ~7 F- j# f歌曲赏析# b+ [8 u& s$ h$ n0 O! E% g
李伯伯(baibai)的形象不是很立体,但是通过他的大屁股和参军的执着,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这是个善良、可爱、顽固、认真的老头,这么善良可爱的李伯伯怎么可以这样莫名其妙的死掉呢?即使是“为了革命为了党”,为什么不描述一下李伯伯壮烈牺牲的场面呢?只有一句貌似任人宰割的“鬼子上来就是两刺刀”就草草了事?让人意犹未尽。而且最后一句“为了革命为了党,李伯伯就光荣牺牲了”貌似是对李伯伯之死的“升华”和交代,但是仔细品味又有一种调侃:李伯伯费尽心机当了红军,为国捐躯,但直接原因却是因为屁股大,令人捧腹。而且,最最吊诡的是,最后一段歌词居然是《西厢记》的唱词!李伯伯和西厢记有什么关系?李伯伯的大屁股和“雨打梨花深闭门”这样的古雅唱词有什么关系?且听我慢慢道来。
: o  |( U7 j$ m7 t如果把李伯伯之死作为民间故事来解读,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对革命的解构和重新阅读。因为我们教科书和印象中的革命烈士,都是生在黑暗、水深火热的旧社会,遭受着地主的欺凌,突然来了共产党,就一颗红心跟党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冒着枪林弹雨英勇捐躯,或者不幸被俘后宁死不屈、英勇就义。但是李伯伯的事迹却告诉我们普通的群众在革命中的命运。他们很软弱,可能参军的目的并不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在歌词中没有提到李伯伯为什么要当红军)而且有很多缺点,甚至是不那么符合英雄形象、有点滑稽的隐私或者生理缺陷,他们的生命是具体的真实的。他们可能因为纯朴的原因跟了党,参加了红军,在战争中由于各种原因牺牲(可能并不英勇)。革命对他们来说不是XX主义,不是天下大同的理想,不是救国救民的道德紧迫感和优越感,不是一颗红心向太阳的狂热崇拜。革命对他们来说就是生活的一次选择,历史对他们来说就是命运。你可以说他们不自觉,但是他们真诚、朴实,他们行动、牺牲。正是千千万万个李伯伯,构成了革命胜利的力量。我相信正是很多屁股或大或不大的李伯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最后赶走了日本鬼子。想到这里,我甚至想对李伯伯们致敬,他们是革命的无名烈士,是被历史书遗忘的草芥英雄。如果说领袖是舵手,那么李伯伯就是桨手,千万桨手中的一个。所以,这首歌其实表达了人民对革命与战争的真实关系和真实态度。他们被文字遗忘了,于是变成了歌,一首给人带来欢乐的歌,在民间传唱。他们在这里调侃了自己,也调侃了革命。8 V+ V5 A0 u! H
如果只是到此为止,那么张玮玮和郭龙只是学唱了一首民间小调而已。最后一段唱词很奇怪,但是大有深意。这是取自苏州《西厢记》评弹的一段唱词,原文如下:
* ]% v$ I, b& u弹词开篇:请宴(严雪亭唱本)
6 m1 G3 f, w% s& G4 I2 |雨打梨花深闭门
: O/ w) v) D/ t) O/ ?5 n' H3 w燕泥已尽落花尘
7 ]  _( u. |; q9 L4 T9 z$ l小红娘递简西厢去/ p9 Q3 L: z  M. W. n7 w
东阁宴开为压惊8 }* X, j( G6 g5 e" _$ T5 Q
特请那有恩有义心中客; a" @- c" \" R' B; w6 Q7 Q8 y
回避那无是无非廊下僧
* `" J1 O8 M# p/ s* a恭敬不如从命好: ^$ J9 X* p7 x* q
请先生切勿负高情5 q- Q( L8 l1 d6 D1 v, T
西厢记的唱词说的是普救围解,崔家宴请张生,前两句“雨打梨花深闭门,燕泥已尽落花尘”说的是关门闭院,设宴待客,只为感谢恩人。另一层意思是暗示小姐已经准备好款待公子,与“心中客”张生成就良缘。另外单从前两句诗句来讲,西厢记也不是原创,引用的是南宋词人李重元的《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西厢记化用之后,这两句词句、意境俱佳,也是经典。2 T/ U' H1 |6 t
我不知道张玮玮他们这首歌在这里用的这几句,是其他西厢记的版本还是自己改编的。我感觉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他们把西厢记的唱词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不但屁股大而且没文化的老汉李伯伯和西厢记有什么关系呢?
; b9 u; Z; ^, |$ d# e7 A9 f我是由于机缘巧合才明白的。正巧上周六女性建筑师的四人讲座上,刘雨婷讲文学与建筑中的女性空间的时候,放了西厢记的这段唱词。我当时觉得似曾相识,觉得最近在哪里看到过,但是又想不起来。周六晚和人聊天的时候,提到这段歌词,去搜了一下,弄清楚来龙去脉,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放这一段,可能只是意识流地插一段传统戏曲唱词吧。又过了十几分钟,我忽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8 t+ g) {8 K4 Y
首先,西厢记的唱词被张玮玮改动了,表达的意思更浓缩,也不太一样。“雨打梨花深闭门,燕泥已尽落花尘”在西厢记原文里说的只是为了设宴迎接张生而关门闭户,但是在歌词里已经有了以身相许的意味。因为后面紧跟着“但愿你是那知恩知意的心中客 不是那无是无非的糊涂人”。就是说,我以身相许,情郎你莫要负我。最后一句点名了歌词的真实意图,“我此来不为求功名 只愿你先生切莫负我情”。我们由此明白,这是李伯伯参军时说给党、说给革命的心里话。我来参加革命不是为了求功名,不为荣华富贵,我相信党,相信红军,愿意参加战斗(甚至捐躯),只愿你们不要负我。崔莺莺以身相许于张生,李伯伯以身相许于红军,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联系。
! _& N# o; u2 V1 R正是由于这样的联系,我们再回头来看前面黑色幽默的歌词,就会有更深的理解。最后一句“为了革命为了党,李伯伯就光荣牺牲了”也有了更隐晦的含义:表面层的理解是对李伯伯命运的调侃式的“升华”和总结,是最后一个笑点。但是另一层意思就是引发人们去想李伯伯为了革命和党而牺牲了,他的牺牲有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有没有获得价值?$ P) k8 T& B: P. s( g
这就是我对这首歌的理解,可能有人会我说过度阐释,但是我相信,方向是没错的。张玮玮他们改编的时候,肯定考虑到了这层意思,不过他们没有说明白,只等着细心的人去发现。但是我要申明的是,我并不认为他们在否定教科书上宣传的真理,只是提供一个不同的、来自民间的、来自被历史遗忘的李伯伯及其子孙们的视角,来重新解读革命,解读历史。) W( N- l3 G* P8 @( W2 J& _- X

. z# c3 E: _( d3 N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1-22 21:41 , Processed in 0.10729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