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97|回复: 2

[作曲家] 王洛宾 (中国民族音乐家)

[复制链接]

409

积分

3

听众

225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409
花儿儿香花 发表于 2015-10-18 06: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洛宾 (中国民族音乐家) 9 Y& P0 v7 z: E2 U  ~
王洛宾(1913.12.28-1996.3.14),名荣庭,字洛宾,曾用名艾依尼丁,汉族人,出生北京,中国作曲家和民族音乐学家[1]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2]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3]  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4] 4 v$ d8 e. r2 c" x' B3 j
1988年9月,王洛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
+ t# u# y5 {1 h5 Y/ }- {8 ~* U2 S' L) |2 B" O1 M" w
人物生平. |) X3 j, H# Q3 E! o$ _
1913年(民国二年)12月28日,王洛宾生于北京北
3 Q; m* ~8 e. E5 m京市东城区牛角湾艺花胡同一座瓦灰色四合院的油画匠家庭,曾祖父是浙江人,以卖茶叶蛋为生,后流落到北京。爷爷是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家,在京城画梁雕栋,颇有名气,还非常喜欢音乐,组成家庭乐队,自娱自乐。父亲王德桢(字洵甫)在家庭的影响下,吹拉弹唱样样都行,母亲王氏育三子三女,其子女分布在北京、上海、河北、云南、黑龙江、新疆等地。[1] 0 R& H% ^0 p4 a. \* \3 @3 k) L
1919年(民国八年)9月,入北京“京师八旗子弟高等小学堂”(原左翼镶白旗学堂,清光绪20年成立开,先后13次更名,最后改名为北京市东城区春雨胡同小学)学习,校长是张安国,六年级班主任是程振山。[1] * ?/ V  J) l8 C% _
1927年(民国十六年)夏,其父亲王德桢把从小多病的王荣庭送入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读书。当年秋天,王荣庭参加了基督教堂唱诗班,极富音乐天赋的王荣庭很快成了唱诗班的佼佼者。
7 I) r; }; e; g$ I' d! L1928年(民国十七年)6月,在国民政府陆军被服厂当职员的父亲因病去世。暑假,王荣庭到哈尔滨的姐姐家报丧。在哈尔滨中东铁路线上横道河子车站做列车连接工(摆小旗的)时,结识了塞克、金剑啸、沙蒙等艺友,跟塞克学弹“七弦琴”奇达尔(即“吉它”,此乐器名老俄式七弦琴,最早由塞克中译文)唱歌、作曲,塞克是他走进艺术殿堂的向导与启蒙。这时的王荣庭受到居住在黑龙江的俄侨音乐家戈里德施京、特拉赫腾贝尔格、格尔施戈林娜作品的熏陶和影响。同年秋,塞克十分欣赏王荣庭对音乐的执着、感悟与灵性。邀请王荣庭为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北归》谱写主题歌和插曲《北归》《离别情意》。年底,王荣庭为塞克的诗集《紫色的歌》第一首词《在海的那边》谱曲。与此同时,王荣庭还和塞克共同创作了《西巴扎尔夜歌》。
8 i$ B, U/ S- G3 Q) t1931年(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后,王洛宾在中共北平市委(地下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北师大、北大学生一二九南下示威请愿团。北京通州潞河中学毕业后,9月,被保送北平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2]  。他的钢琴教师是德国人谷不克,# C4 a3 a1 {/ r' k  h

- j2 j+ I, |4 t) ]8 ~! y+ H9 R声乐教师是沙俄贵族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伯爵、作曲教师是从巴黎留学归国的汪德昭。王荣庭从他们那里受到正统的音乐教育,这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王洛宾为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创作了插曲《奴隶之爱》,这首曲子是王洛宾的处女作。同时,也开始使用王洛宾这个名字。6 E  Y5 U* A+ Y) [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1月27日下午2时,王荣庭和北师大2000多名师生在师大露天广场亲耳聆听了鲁迅的演讲《再论“第三种人”》,接受爱国主义思想。
' q- N3 L! ~! V+ Z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夏,将徐志摩的诗《云游》谱成曲。后来,又将此歌献给女友罗珊。
: P* c, i- i7 d( R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就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4 o, X3 E4 b4 g4 n" t0 c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夏天,受聘于西直门外的铁路员工子弟学校——北京京绥铁路扶轮中学担任音乐教员,受学校校长高尚之的委托,为学生创作了《詹天佑之歌》。东北大学临时驻地附近的西直门外的扶轮中学离游泳场不远,酷爱游泳的王荣庭经常和东大的学生游泳,每天在老北京西直门外原慈禧太后放船的船坞白石桥边集体听读《八月的乡村》。7月,王荣庭在北京幼稚师范为北京市城区大、中学校进步学生辅导、教唱《国际歌》《民先队歌》等进步歌曲。
/ N5 k& |& |) A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前往山西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洗衣歌》等抗日歌曲。
$ q+ s% C# W2 P1 B+ u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转移到西安,出版的《战地歌声》上有王洛宾创作的抗战歌曲30多首。5月,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伍修权介绍,同塞克、萧军、朱星南、罗珊等5人去兰州,在兰州参加“西北抗战剧团”,前往甘肃、青海各地宣传抗日。改编《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虹彩妹妹》《曼丽》等民歌。此后,王洛宾和洛珊由八路军前方总政治部介绍到驻山西洪洞先万安镇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这时,王洛宾和萧军相逢,同时相逢的还有作家萧红、欧阳山尊、刘白羽以及贺绿汀、聂绀弩、周巍峙、端木蕻良、丁玲的爱人陈明等人。在此期间,由塞克作词、王洛宾作曲,创作了《洗衣歌》《风陵渡的歌声》《老乡,上战场》等一批抗战歌曲。10月,王荣庭到达河南开封,与在北京大学生合唱团联欢时结识的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学生杜明远结婚,经杜明远发父亲杜继增介绍到西安,由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又介绍到驻山西临汾刘村的八路军前方总部学员队,两人双双奔向抗日前线。为旅途方便,王荣庭改名王洛宾,杜明远改名罗珊,以兄妹相称。
, l" |* L2 _% c* c' J! ?; g4 _5 S( W9 F( z6 j2 v' Y6 S" X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在新疆拍摄影片《祖国万岁》,与萨耶卓玛相识。之后,在青海创作、改编《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等民歌。% G) T$ ~1 m0 c. K. O  n2 `2 I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在西宁任音乐教育工作,负责组建“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创作歌舞剧《沙漠之歌》及《送郎出征》《穆斯林青年进行曲》等抗战歌曲。
% ^7 C0 q, z+ V6 l1 C1941年(民国三十年),罗珊提出解除婚约。之后王洛宾又因共产党嫌疑而坐牢,在兰州监狱里待了三年。在狱中创作《蚕豆谣》《我爱我的牢房》《睡在戈壁滩上》等二十余首囚歌。最后,当时的国民党青海省主席马步芳写保书把他保了出来。[6] 8 s) I7 q: F. Y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5月,经多方营救出狱,回到青海继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改编《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依拉拉》《曲曼地》等民歌。[1] . N6 E& Y5 T: g+ C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与妻子黄玉兰在西宁农村结婚,之后生育三子。
; A; |( S  Y+ D. r6 E1949年9月,在西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等职。[1]  在张掖与王震将军共同创作合唱歌曲《凯歌进新疆》。12月任新疆军区文艺科长,编译《苏联最新歌曲集》,改编《哪里来的骆驼队》《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在银色的月光下》等新疆民歌。' P4 Q0 e/ H- g0 ]6 _  @
1951年6月,根据新疆军区要求,王洛宾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冬,妻子黄玉兰在北京病逝。2 R5 Y2 T+ A9 G! z: ]) J
1952年2月,新疆军区军法处以散布谣言、长期逾假不归为由判处他两年劳役。服役期间,他完成了话剧《丰收》的谱曲并创作了一批歌曲。[7] 0 `( v' ?( d5 D1 P9 Z9 g: `8 j8 I* u: n
1954年8月,被释放后,在南疆喀什二军文工团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沙枣儿花香》《圆圆的》《美就美在眉毛上》等数十首民歌。/ e/ u  t1 A2 j  Y2 g) E

5 F: n8 ^. ^/ ?1 P5 P2 ]. p4 y6 R1957年,调任新疆军区文工团音乐教员、创作员。参与创作歌剧《战斗的历程》《无人村》。
: d, m! t# Y$ c& ~6 W+ R* M1958年,参与创作歌剧《两代人》和音乐话剧《步步跟着毛主席》,同年被评选为全军先进文艺工作者。. M+ `+ P4 `/ v. R, m4 U
1960年,王洛宾在新疆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20年。一年后假释出狱。[6]
1 T- ^6 r9 O3 N: K" l1962年,被假释出狱,回原单位带罪服务,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江巴拉汗》《草原上的金太阳》《天上的云》等数十首民歌。' w2 O5 k& P2 Z4 x2 A6 }7 C
1965年,被押回狱中继续服刑10年。先后在狱中搜集改编《哈来龙》《离别》《阿顿江》《高高的白杨》《萨阿黛》等数十首民歌。& w( n. {, o- b8 l* o/ R9 F
1975年,刑满出狱。在政治上继续被管制,在生活极度困难时改编《我愿变成一杯香茶》《西淋江》《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等数十首民歌。
2 {2 Z# a  Y0 q$ W1978年,为新疆工一师文艺宣传队创作歌剧《托木尔的百灵》。/ m+ W; o. K% @) Y8 E" x5 v/ F% i' L
1979年4月,应兰州军区政委肖华将军邀请前往兰州为战斗歌舞团创作歌剧《带血的项链》进京参加国庆30周年汇演,获文化部颁发创作二等奖。11月29日,乌鲁木齐军区军事法院撤销了1961年对他的判决。次月,《新疆艺术》登出新华社记者赵全章的文章《便从今日谱新曲》。此后,王洛宾的歌曲以歌曲集的形式一本接一本地出版发行出来,他的歌曲在音乐会上频频亮相,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而王洛宾本人则被人们敬称为“西北歌王”、“民歌之父”。[7] & |0 S) m+ ^8 U" R% K
1980年,为乌鲁木齐市文工团创作歌剧《奴隶的爱情》。! J* z0 F: T: H, o
1981年,新疆军区召开平反大会,为他恢复名誉和军籍,王洛宾终于重新穿上了军装,任新疆军区文工团艺术顾问。
/ ^5 B, g) U2 H" `5 P3 b& }! M' t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洛宾歌曲集》。& P) Z4 D. X$ E0 `! F/ ~
王洛宾& O& f4 ~/ ]# `# P  _
王洛宾2 g4 n9 o3 u9 ]4 n; V
1986年11月,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音乐家协会联合为他举办《人民音乐家王洛宾作品音乐会》,首次向社会全面介绍他的音乐作品,并且授予他“人民音乐家”这一光荣称号。新疆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英汉对照《在那遥远的地方》《丝路情歌》歌曲集。
( a8 i1 J- p( z5 G( A4 W% W2 T1988年,王洛宾离休,享受副师级待遇。& @7 ]5 E% F5 Y/ \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
* k8 P+ k' ^* v8 |/ _6 v6 \1996年1月6日,因患胆囊腺癌入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谱写了人生最后两首歌曲《歌唱万青年》《人生之路》。2月18日,应邀为集邮爱好者题词:“愿透过歌曲带给人们美的享受”。3月4日,王洛宾在病榻前就荣誉权、著作权和继承权等问题立下遗嘱。3月14日零时40分,因患胆囊腺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3月20日,王洛宾追悼会在乌鲁木齐隆重举行。5月28日,王洛宾墓碑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金山陵园举行。
. S$ h, @# S# H( d/ [+ t8 a* R3 a3 e# W. Y8 v, v9 ]3 F/ [
个人作品
5 j9 D& ~( S# X& ~* `. q
9 ]" L- e: |( F" T# C7 x8 M$ H手稿《在那遥远的地方》9 ^! x/ d4 W- o  K  @3 ^% R' u
王洛宾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000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册。0 y6 G7 u' z( n$ f
早期有《老乡,上战场》《洗衣歌》《风凌渡的歌声》《奴隶之爱》等大量抗日歌曲,建国后有《萨拉姆毛主席》《社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马车夫之歌》(又名《达坂城的姑娘》)《喀什噶尔舞曲》《青春舞曲》《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流浪之歌》《我等你到明天》《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黄昏里的炊烟》《都他尔和玛丽亚》《暮色苍茫》《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亚可西》等;[8]
9 h% z1 N, w4 E; M  `( a# `9 f歌曲集《西北歌声》《青海歌声》《哈萨克抒情歌曲集》《洛宾歌曲集》等;) z9 J1 C+ E. v3 S2 u* O8 a
歌剧《沙漠之歌》《无人村》《两代人》《战斗的历程》《托太尔的百灵》《带血的项链》等。; s& Q- y; K; M  ^5 v6 p
作品特点
0 _- L+ [0 M9 A9 k' w5 c; H$ {1 o0 r+ S, H  u7 x$ N

' V, F& B+ [0 ^, Z: x. |
& q. g! l$ c& }# Z4 _( C; A# W2 R
01.jp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积分

3

听众

225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409
 楼主| 花儿儿香花 发表于 2015-10-18 06: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根植于民间艺术
8 \8 x' N0 M# k+ b王洛宾是一个“土洋结合”的作曲家。说他“" d3 X% {2 G6 ?/ H5 c6 y
土”,是因为他的大半生都一直在西北边陲度过,青藏高原、塞外戈壁、草原牧场、哈萨克毡房、维吾尔族的绿洲果园……处处留下了他生活的足迹和情真意切的歌声。说他“洋”,是因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受过良好的音乐专业教育。5 Q' @' [4 W) r0 M
王洛宾是一位民间音乐家。他一生就生活在人民之中,与最基层的民众相依为命、休戚相关。正因如此,他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生活、思想及情感的表达方式,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是王洛宾的喜怒哀乐,他为他们创作、歌唱。在与人民大众的共同生活中,他不断汲取营养,丰富、充实了自己,积蓄着创作的灵感。在这充满人间真情、散发着生活泥土芳香的伊甸园中耕耘收获,一首首风格新颖、优美欢乐的歌曲就从这里诞生。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人见人爱,不分国界民族。真实的感情,优美的音调,如诗如画的情景,让人听不够、唱不够。
1 D2 Q% o/ V4 p4 O% U& B王洛宾生活在老百姓之中,他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百姓,他像维吾尔族民间艺人和哈萨克族民间游吟诗人那样来往于民众之中,深刻体会民众的思想感情,学习民间音乐,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艺术修养。这些感情经验的积累为他的音乐创作起到了奠基的重要作用。他的作品中,没有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社会变革和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的描写,大部分是对普通老百姓中的人和事、情和理的体现,是对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命运、情感与生活的讴歌。他是把自己的位置认真地摆在人民大众之中,为他们创作,为他们唱出心声。同时,也接受着人民对他的作品的鉴赏和评判。[9]
5 _4 }. V5 T: }- p- v注重中西结合
5 u" ~3 ^6 c$ {* V! Y  `现实主义的文艺观和乐观主义的人生观,使他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无论是身陷囹圄的日子,还是饮誉海内外之时,他都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信念。上个世纪80年代,各种音乐形式不断出现,电声乐器、电子音乐风靡一时,王洛宾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风范,仍然是充满生活气息和独特新疆地域特色的民歌风味的短小歌谣体,反映的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可亲可敬的普通人的生活。西方的奏鸣曲式流传了600多年,仍具生命力,为新的内容服务。对于学习过欧洲音乐史的王洛宾深谙其道,他胸有成竹,依然以自己的审美习惯进行创作,产生了一批新的题材内容的作品。  J, _, I2 S+ Y2 N1 E
王洛宾的歌亲切、生动、优美、流畅,有很强的可唱性、可听性。同时又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好记忆,便于传唱。歌中不乏风趣、幽默、诙谐、夸张的特色,常用比兴的手法塑造形象,以小见大,寓意深长。他是改编中有创造,创造中有改编。60年代创作的一些歌曲如《黑里其汗》《亚克西》《萨拉姆毛主席》等,听起来仿佛就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然而,你又找不出它的原型。这是艺术创作上达到了“神似”境界的一种体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1 p. Q7 o  h/ L4 x王洛宾不仅能作曲也能填词,又学过声乐,所以,这些有利因素都被他利用起来,天马行空,自由驰聘,不受歌词的约束,也不生搬硬套作曲理论,一切从内容和情感出发,自由自在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思。[9] / m8 \9 J" R, K2 p/ r& }
注重音乐作品的典型环境和人物6 S! q/ G, ]# x' E: @
王洛宾很会抓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他的不少作品有着明显的动感,他让描写的人物在典型环境中动起来,让他们自己出来说话、表演。听王洛宾的歌,往往能使欣赏者同时仿佛看到了画,好像是歌曲中的主人翁自己在抒情、在说话、在表演。作曲家的审美态度却隐蔽在背后,这常有视听转换、互相补充的作用,从而使形象逼真、感染力更强。本来音乐不擅于造型,而王洛宾却把造型艺术的特点巧妙地运用到抒情艺术(音乐)中来,使欣赏者一饱耳福又一饱眼福,双重的审美享受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共鸣。由于作曲家深谙歌曲创作的规律,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它让表演者和欣赏者之间心心相印,把二者通常情况下都存在着的心理距离大大缩小,让他们的情感沟通,使交流更加直接。特别使欣赏者参与再创造的主动性大大增加。换句话说,就是让欣赏真正成为主动创造性的欣赏,而不是冷静、旁观式的被动的欣赏,是表演者与欣赏者一同参与歌曲的再创作,从而把创作、表演、欣赏三者结合成一个整体,最终共同完成了美的创造。, p5 Q) Q- c0 c* J
# E2 s' ], {% Z
综合评价
/ G- o7 `* A/ ?7 `/ w9 y
" Y5 Q. k' P+ a9 _7 h+ P8 r中国兰州网:王洛宾的歌曲优美、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且富
" x) X2 X5 s. y) h# n; U& l0 z
有民族风味。他创作、改编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7]
9 j: f  J' a. e6 j6 j) X5 i+ A3 |# u王洛宾作为一名卓越的民族音乐家,洛宾先生从三十年代起就以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事业,创作了大量高亢奋进、鼓舞中华民族革命斗志的音乐作品,许多歌曲为爱国军民广为传唱。中国全国解放后,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他又谱写了大量歌颂人民子弟兵、歌颂领袖、人民和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成为时代的旋律、民族的心声和巨大的精神力量。4 o9 W: }3 S* [) o# A
中国新闻网: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为传播和发展中国的西部民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3] ! ~6 i( \6 [  T" {+ b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民晚报:我们向王洛宾们学习什么》):王洛宾扎根西北,把他的青春、才华,甚至整个生命都献给了西北民歌。即使在遭遇不幸和磨难时,他都无怨无悔。如今现存的几百首西北民歌中,绝大多数是经王洛宾抢救、挖掘、传承、创作和编配的。[10] + L4 w) i+ l& E: G2 @/ k
人民网(《传歌者王洛宾》):王洛宾挖掘西部民歌之功,可谓历史性的贡献。大部分少数民族民歌本身的形态,其实并不适宜广泛流传,王洛宾所改编的民歌最大特点就是,极具本民族音乐的特点又赋予汉族诗歌的神韵,优美动听,朗朗上口。[11]
) B- z5 Q$ n& y7 U0 ]名人评价
% Z* B3 P$ m4 x1 R$ Q) T" }2 y. n7 c0 f; L1 o9 s) W
郭德茂(《艰难时代的传歌者-王洛宾评传》作者):王洛宾,中国百年音乐的标本,不止是音乐的标本,更是一个作为知识分子的音乐人的人生历程的标本。这个标本联系着民间和庙堂,舞台和监狱,草原和京城,苦难和辉煌,耻辱和尊贵,贫寒和富有,爱情的难得、失去与滚烫得让人难以承受的彷徨……5 A% E+ i. V3 G0 n( k! v
李铁映(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王洛宾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家。[11] 2 @9 Y! n$ X) @! D
李肇星:王洛宾先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因为王洛宾先生的音乐作品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 t1 X( a1 z% g* \5 P7 B2 ^
作家刘绍棠:大漠无际风暴不可畏,天山皑皑雪莲独峥嵘。[11] / S  D* r) |: m* o& d
歌唱家德德玛:西部歌王今逝去,满腔热血沃中华。  s0 ]* O2 v; Q
傅秉耀(中将、新疆军区司令员):王洛宾同志是在五四运动精神影响下,在军内成长的新中国第一代音乐艺术家,他的歌传遍的全国、全世界,我们军队的同志感到自豪和骄傲。
# v# n( L  x: [# e; c. ?阎崇厚(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军中骄子,西部歌王。5 j; ~/ G# ^% s! q7 @- N3 m, v5 G
人物轶事
0 I  M& b( h, l. K+ _与杜明远1 ]' U! r  ^0 f% a! _

$ |! E; h" f6 S9 A# K" o; Q8 ^很长时间里,这首名为《曼丽》的歌曲曾在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群体间秘密传唱,不少人都一度以为这首动人的歌来自港台,事实上它由王洛宾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歌中的女主角则是他最初的爱人-罗珊(杜明远)。0 i/ a$ K; O$ ^% e: ]- C9 L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北平大学生合唱团联欢,经同学介绍,王洛宾结识了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攻读西洋画的杜明远,不久后的一次赈灾义演中,男高音伴唱的王洛宾与展示芭蕾舞的杜明远珠联璧合,两颗年轻的心由此贴近。1941年(民国三十年),兰州一家报社登出了一则离婚启事,宣告二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p; ^. i" v( R4 ]
1975年,王洛宾帮新疆第一监狱排演一段豫剧,因手上没有豫剧本子,他忽然想起第一任妻子杜明远。按照解放前的地址,他试着写了一封信,除了问好,还请她帮忙找几个豫剧剧本。不可思议的是,他很快就收到了寄自开封的包裹,里面除了剧本,还有一身绒衣绒裤。& U/ _3 O( v) x+ k
与卓玛5 C% Y6 M0 \; {) S# g

' O, b3 _4 |, E, A1939年(民国二十九年)的夏天,中国电影创始人之一的郑君里,率摄制组千里迢迢来到金银滩草原,拍摄一部影片《祖国万岁》。当时,邀请了正在西宁教书的王洛宾参加。摄制组在青海湖畔开机。郑君里请当地同曲乎千户的女儿萨耶卓玛扮演影片中的牧羊女,王洛宾扮演萨耶卓玛的帮工。相处三天,摄制组走了,王洛宾骑着骆驼离开金银滩,大队已经走了很远了,卓玛仍然站在那里向他挥手,一直到看不见王洛宾的身影,在返回西宁的驼峰上,王洛宾连续三晚借助哈萨克民族的曲调写出了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传唱最广的歌,也是华人歌曲在世界传唱最广者之一。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由美国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上海演出。1998年,台北跨世纪之声音乐会,美国爵士天后戴安娜·罗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卡雷拉斯、多明戈,以此曲压轴。
" P9 e3 o* T2 l8 ~# m) U与三毛3 g: _, @' p! i; A& o! B
* ]/ q/ B+ Y+ E2 p, D0 {
1990年4月
& _* h9 _* b' o: ?" u' O' u9 ]+ f2 u
,三毛参加一个台湾的旅行团,赴敦煌、吐鲁番游览。三毛到新疆采访王洛宾时,两人擦出火花,由于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不同,三毛最后选择了分手,回到台湾。三毛的离开对王洛宾的打击很大,他收藏了三毛的发夹,并写了一首歌《幸福的D弦》。后来,三毛给王洛宾写了一封信,感谢他在新疆对她的照顾。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却传来三毛自缢身亡的消息,当天王洛宾难过得在家大醉一场,并写出《等待》一歌。8 w* H7 S" M) ^8 e5 r; W2 v/ Z
两次入狱# E$ V! y5 t; V+ P
' U/ ~6 H! u+ L  M7 w, P8 _8 p/ ?
1941年,王洛宾去兰州,回青海的路上,以共党嫌疑犯的身份被抓进兰州的沙沟监狱。王洛宾虽与萧军、塞克走得很近,宣传抗日,但他并不是共产党员。在监狱里,王洛宾将牙膏皮卷起来做笔,写了第一首囚歌《炊烟》,草原上黄昏的炊烟是自由的。放风的时候,乐观开朗的他就给难友们唱歌,甚至跳新疆舞。一个八个月大时就被带进监狱的小姑娘,一天神奇地把手伸到他面前:“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原来是监狱看守给她的一颗蚕豆。王洛宾的眼睛湿润了,他用牙膏皮为小女孩写了一首《蚕豆谣》。1944年5月,在马步芳的营救下,王洛宾出狱了。被提携为国民党第四十集团军军官训练团音乐教官,后来又担任国民党西北行政长官公署政工处上校文化高参。[15]  新中国成立前夕,王洛宾拒绝和马步芳一起去台湾,而是跟随当时一野一兵团的司令王震去了新疆。此后的一生,王洛宾都把自己献给了新疆民歌的收集整理和传唱上。# R9 x1 i2 x0 S3 J) A) t! p8 F4 v/ g6 [
1960年4月,王洛宾第二次被判入狱,刑期15年。他的罪名是历史反革命加现行反革命——他曾在马步芳属下任过职,被指“历史反动”;写过一首《萨拉姆毛主席》,被指谐音“杀了毛主席”;他导演排练的《大比武》舞剧,演员的枪口曾对着台下的军区首长,被指“用心险恶”。王洛宾的服刑地位于距离乌鲁木齐市20多公里的八家户村。据说当年左宗棠的湘军到新疆,有8个老弱军人退役后无家可归在这里开垦种地,后来形成有8户农家的小村庄。[16] ; V' B( L- q' G: [
亲属关系' ?# {6 M7 V/ Q, u: B3 Z
父亲:+ w0 y% m2 C. i0 e, o$ ]
王德桢
' h. L9 \# D2 B母亲:王氏
; j( o4 m; v9 K' c+ v7 B妻子:黄玉兰、罗姗(杜明远)2 c" N: h+ J7 v9 {7 n
儿子:王海燕、王海星、王海成$ |* S+ ?. M. ^$ g/ ^
个人荣誉
6 z# V) _1 ^: E9 `1988年9月,王洛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 M* D0 M# h5 }' T0 Y# A1992年,王洛宾荣获文化部、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金唱片特别创作奖”。
: }8 A* l6 m9 q: @: W1993年,《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  C$ @3 `9 F7 f* H
1993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授予王洛宾名誉教授。中国文联出版社为他出版《纯情的梦·王洛宾歌曲集》。
) X% a: o/ r8 ?  ~4 ]1994年7月,为表彰王洛宾为20世纪中华音乐传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 Y0 Y5 I. B* S$ j/ J1994年12月,王洛宾被新疆政府授予新疆达坂城荣誉镇长。% L$ @0 }7 o8 I
2002年8月26日,吐鲁番市委市政府举行仪式追授王洛宾为“吐鲁番市荣誉市民”。
- u& ?: f( G( u. P- B2014年1月,国际华语音乐联盟授予王洛宾“2013华语金曲终身成就奖”。
8 [4 }# d: p% ^人物纪念
- w- y% s8 N8 I+ }( d# R7 N
( ?% g" R- q& [' k& |, H/ E/ C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积分

3

听众

225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409
 楼主| 花儿儿香花 发表于 2015-10-18 06: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于2009年6月30日在青海省海北州隆重开馆。该馆集中陈列了关于王洛宾的大量照片、实物及200余件不同时期的歌曲、歌剧手稿,是全国最大规模的集中体现王洛宾音乐文化和西部音乐的艺术馆。主展厅由“走向音乐圣地”、“在音乐圣地的多彩绽放”、“矢志不渝的音乐追求”、“西部音乐的传歌者”、“乐缘情未了”五个篇章构成,700余张珍贵的照片和手稿印证了历史对这位中国民族艺术家的尊重和敬仰。" u: o' \6 U( g, a: h

( U3 i% Y- o1 y! G- _# n王洛宾墓位于在北京香山南麓的金山陵园,碑正面刻着王洛宾及其夫人的名字,墓表上刻有600余字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墓志铭》,碑背后镌刻着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手稿。[19]
$ s0 u9 s8 r1 @2 A
4 l- ~; [2 H: P, j纪念活动
+ f( v* z$ O. v" s0 l$ ]1996年4月20日,乌鲁木齐集邮公司发行《王洛宾音乐生涯62周年》纪念封一枚,以表彰他为传播民族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央歌舞剧院举办的《恰宁之夜——王洛宾与西部民歌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6月11日,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文化厅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专题片《永远的王洛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16日,新疆老年西部文化艺术研究会在乌鲁木齐举行纪念研究会成立一周年暨悼念王洛宾逝世大会。7月20日,哈密市举行第二届丝路旅游节,在人民公园举行王洛宾作品演唱会。23日,“王洛宾大师百日祭”活动在乌鲁木齐举行。8月8日,按照王洛宾生前遗愿,新疆民政厅社团处批准,由新疆老年西部文化艺术研究会与王海成共同筹建“新疆洛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11月1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李康宁任总编、新疆广播电视厅厅长沙明策划的人民音乐家王洛宾的歌曲专辑《达坂城的姑娘》由新疆音像出版社出品。
. O& @- e; b: x/ s* U/ v" v4 K* G1997年1月5日,台湾制片人凌峰摄制的电影《在那遥远的地方》在中央电视台重播。2月24日,新疆军区文工团成立四十周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2月25日,《新疆艺术》杂志社和新疆军区文工团联合举办的“军旅艺术家座谈会”。3月14日,由王海成主编的《王洛宾歌曲选》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3月14日,新世界广告企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闰存仁的大型画册《永远的王洛宾》由香港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哈密市文联和哈密铁路分局共同举办的纪念王洛宾逝世一周年《王洛宾优秀作品音乐会》在哈密市举行。中央歌剧芭蕾剧院在海淀剧院举办《王洛宾与西部民歌音乐会》。新疆军区政治部和新疆洛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摄制的六集电视艺术纪录片《传歌人》制作完成。9 L4 p$ r" I. q& G& K
1997年11月23日,新疆军区政治部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乌鲁木齐万兴都会举行6集电视艺术片《传歌人》首映式。12月2日,新疆日报发表专版,新疆党政军领导撰文盛赞王洛宾为宏扬和传播民族音乐艺术的丰功伟绩。
! J; W, k1 b  z2 u; F. j9 C& D; x1998年3月21日,由生产建设兵团《人口家庭》报社,石河子电视台和新疆洛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大漠歌魂一王洛宾专题音乐会》在石河子市举行。27日,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由《新疆艺术》杂志社主办的《首届王洛宾音乐艺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60余位中外艺术家、学者、文化界人士出席。15日,新疆师范大学举办《春之祭》音乐会,纪念王洛宾先生逝世两周年。8月14日-15日,由上海爱乐合唱团和新疆洛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纪念西部歌王王洛宾作品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
( k9 n3 g9 l6 y8 s  o! I) d* x; V2000年6月,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在吐鲁番市葡萄沟落成。
. A  z+ e' u0 p: t) p2001年4月,乌鲁木齐市在达坂城建区,并立项筹建“王洛宾纪念馆”。3 O& Z$ R; Z1 P# y- ^: X  s8 T
2002年7月28日,青海省旅游局、北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金银滩草原王洛宾音乐艺术旅游节。5 ^# k9 _/ \4 R6 ^% C1 ~# L, ?; A# j
2012年01月13日,山东卫视《歌声传奇》推出纪念王洛宾特辑。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3 06:17 , Processed in 0.850838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