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说一下按谱填词的由来。6 O% u+ f# K0 T* g- ?
2 y/ `2 L1 g5 j |% R" v
词兴起于唐代,极盛于宋代。由于词必须受声乐的约束,所以前人把作词叫“依声填词”或“按谱填词”。词到了南宋,渐渐脱离音乐而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不复歌唱了,但“按谱填词”的方法,依然为后世所应用。* c% B/ Z1 c; D! p0 A7 Q# E
1 P, `% O6 x$ x 按谱填词,说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我就有自己的填词教训。
8 N* Z v( Y% i: s3 J
# n7 v' l* F' t7 r7 h 今年春天我填了一首词,《诉衷情·镇江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有感》:“青山绿水绕江城,喜见生态云。和谐公正诚信,最美是心灵。 中国梦,紫微星,导民行。强富美高,谱我文明,靓我芳庭。” 一位诗友看到了,对我说,“强富美高”四个字平仄不调,词谱要求仄平平仄,“强富美高”是平仄仄平,可改为“富强高美”。我查阅词谱,我确实错了,得改。能不能把“强富美高”改为“富强高美”?我想,不行,因为“强富美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新江苏的要求,顺序不宜变更。于是,我放弃原作《诉衷情》,重填一首词《浣溪沙》:“绿水青山生态云,西津古渡喜临门。文明城市艳阳晨。 强富美高京口笑,和谐诚信润州新。紫微星耀照斯民。”
4 F2 ]" B& A3 b/ k J9 f" W' m. d/ K. T' d
我这次填词的教训是,词谱的平仄要求切不可忘,不能自以为是。
2 x# c: g2 p {7 J- ?, @6 X, q: g& }1 N# H" L4 d1 b- ?
还有一次,我游玩乌镇,填了一首《西江月》:“三市相交乌镇,万民齐颂尧天。‘林家铺子’乐斯年,妙肖群雕迎面。满眼波光虹影,高墙古宅飞檐。游人如织赞名篇,情系茅公书院。”被一位网友看到了,向我指出“檐”字不合韵。我查了一下《词韵简编》,“檐”字在第14部“十四盐”,而前面的韵脚“天”“年”等字在第7部“一先”,我立即接受批评,把“飞檐”改成“芳园”。我这次的填词教训是,押韵必须细心,不可想当然。
* {5 p% @' N7 f9 i- b2 H+ e( ~6 ~8 C$ M
总之。填词要靠谱,平仄要协调,押韵要准确。
% _' T1 E. p; o$ u2 M2 c& `) `4 f' X7 D( Z- Z, c/ w, z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必须按谱填词?
, B% f/ B! t- b! O. t* l" o0 g/ Z5 ]6 p6 H; \
我以为,只有按谱填词,才算是格律词,才能正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古体词的艺术感染力。
3 x0 [- M3 }* F1 o( n0 K2 S6 M0 x) s8 B+ U% k
我们来看看宋词的艺术魅力吧!
3 d7 |* J7 M b S0 Z: b: x- W; R. A( m v3 o3 B \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x7 m# r1 W: G8 ~4 l. G
. V1 s0 {- m% ^4 T8 i4 ^) C; r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自己的坚贞不屈。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下阕抒情,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德:一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二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阕托梅寄志。“零落成泥碾作尘”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成泥、碾、作尘,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末句“只有香如故”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零落成泥的凄凉、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作者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将梅花人格化。2 r. Z! n1 C) f
/ n( F; ?+ t6 g0 I2 V" ]
陆游正是按谱填词,以梅自喻,才充分抒发了自己坚贞不屈的思想感情,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如果他随心所欲,只讲字数句数,不讲平仄,不讲韵脚,就不能叫《卜算子》,就不会有这样激动人心的效果。
9 z6 U" z1 u: j' Y, H5 A. Y1 T6 w5 J3 h# |
郭振邦篆刻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