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Q* j9 y4 Y! Z
欧美著名游戏作曲家
8 B5 d7 {3 a4 w
& C& Z9 a. O* Q S; K 欧美的著名游戏作曲家也并不在少数,虽然欧美没有日本游戏音乐界SE公司那种造星氛围,但是不少欧美的游戏音乐作曲家因为实力太过出色而被不少玩家熟知。
" s. }7 D- C* J) b) X, o
0 S( ]6 s# ?/ r9 m c. V 这些名家中最出名的可能是为激战系列和上古卷轴系列配乐的Jeremy Soule,他的音乐是最为典型的欧美奇幻风格,再比如说Inon Zur,他曾为《辐射3》、《冰风谷2》、《博德之门2》、《无尽的任务2》、《波斯王子2&3》、《孤岛危机》、《龙腾世纪:起源》、《天堂2》写过配乐,他的音乐充满了史诗性和力量感。此外暴雪公司那些传奇般的音乐家也被不少人熟知,例如曾经为《魔兽世界》最初版本打造了不少音乐的Jason Hayes,再如率领暴雪音乐团队近年来为《魔兽世界》诸多资料片和《星际争霸2》、《暗黑破坏神3》打造了音乐的暴雪音乐总监Russell Brower,近年来随着暴雪音乐不断出现在一些游戏音乐会上,所以经常担任指挥的Russell Brower逐渐被暴雪玩家熟悉。8 l( e1 |4 h: Y6 e
( @! j4 Z* m( E+ Z# b8 OJeremy SouleJeremy Soule
4 c$ ?$ [0 u2 H$ |5 i( n. K
Russell BrowerRussell Brower2 ]5 K3 g* T, K
其他国家和领域的名家- \# L) W. x9 f5 W9 n6 J
* _$ E5 ^2 o) k" G# k 除了日本和欧美这些游戏音乐名家之外,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一些作曲名家。
! V) X; ^+ t B. Y" g' @( l& z) U5 g% G
就我国而言,参与游戏配乐而出名的人物具体来说并不多,就大陆而言可能只有昔日单机时代的一个罗晓音(代表作剑侠情缘单机系列作品),进入端游页游乃至于手游时代后,虽然冒出了大量的游戏音乐工作室,但是迫于市场压力和生存以及国内游戏从业者整体音乐审美水准不高等缘故,这些工作室打造出的配乐大多都是流水线化的量产之作,因此很难真正打动玩家。
! \8 R1 z; Q# `! d$ ^+ O7 Y% B9 z4 a2 D# L- G* U
当然就大陆而言,腾讯的《天涯明月刀OL》和网易旗下一些手游的音乐也颇具水准,其中不少曲子存在亮点,但是这些游戏的作曲者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这其中的缘故在于,国内很多游戏公司和日本的NAMCO、Falcom等公司一样,讲究集体创作,因此不太会宣传这些游戏的配乐者,无论这些配乐者是自己公司旗下的员工,还是来自公司之外的大陆音乐人,宣传上都很少。
/ D$ O. Q: W+ t" K) H. S# C
: r6 e2 `0 p V* C$ W 此外也存在商业化整体成熟度不够高的问题,日本的SQUARE公司在推广宣传这些游戏作曲人方面不遗余力,有着很高的营销意识和造星意识,而且宣传了作曲家的同时其实也是宣传了自家游戏,可谓一举多得,属于双赢局面。4 S# V$ ~ T$ y" x g [: V. ^; t
- m" t) l; B! F+ H! j, p 台湾在这方面的做法更接近欧美和日本,例如台湾的轩辕剑系列和仙剑系列的作曲者吴欣睿和曾志豪就被这两大系列的玩家熟知,近几年随着这两大系列在国内的营销加强,连带着他们两人在媒体上的采访也多了起来,此外参与过这两大系列以及为古剑奇谭系列作曲的周志华和骆集益也逐渐受到玩家们的力捧,例如骆集益近年来也多次接受媒体采访谈作曲理念,更为《新天龙八部》这款端游谱写了一些曲子。1 o7 _: E0 Q; s: L- t( A
- y$ y* O) W9 a- |" M
吴欣睿吴欣睿
" W1 `. ?- }' P) H曾志豪曾志豪
: S: D2 G0 V9 W" `
: T; a7 L7 V8 M( M& n
) v( L3 k. \. q$ S& L7 [, I2 s. a骆集益骆集益
+ H1 S* i7 u6 c) X) B 在这些作曲家之外,出自台湾的还有昔日《武林群侠传》的作曲者蔡志展、幻想三国志系列的作曲吴菁菁、《仙剑奇侠传》的作曲者林坤信等广为人知。& L4 A& H: Y- X3 W
2 Y0 `, ]( V7 D( e9 }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大陆厂商会宣传欧美和日本的那些作曲家,但是很少宣传国内的作曲家,例如网易旗下的的一些游戏分别邀请到了多位名家配乐,例如《天下3》是请到了曾经为《龙腾世纪:起源》配乐的Inon Zur、《天谕》则是请到了Neal Acree,他曾经为暴雪旗下的《魔兽世界》和《暗黑破坏神3》等多款游戏作曲,而《天下X天下》则是请到了岩代太郎(代表作《剑灵》)。
% D% L1 j3 P. b" E( ~
( {( o2 @. [! g s3 K, ^岩代太郎岩代太郎) w T; |% U& t* w7 ?
5 d' m; _2 N; m0 o) _' i3 G
这是因为大陆有名的作曲人实在太少,游戏公司宣传起来一来觉得效果不大,推广起来有难度,二来也存在捧红了某个作曲者之后该作曲者独立或者去为竞争对手的游戏作曲这种情况,毕竟商业竞争是很难避免的事情。此外归根究底来看,限于产业大环境限制,大陆游戏配乐人难以打造出隽永至高配乐之作也是关键问题所在,关于这一点,本文最后一节将详细探讨。+ C3 p% d! |, U8 h5 Y6 P
! `1 t) f# C T
在欧美和日本之外的发达国家里面,对游戏配乐重视程度最高的大概是韩国了,因此也诞生了不少游戏配乐名家,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ESTI,ESTI是12岁就开始进行音乐创作、至今在游戏音乐界浮沉16年的音乐人,他也是作曲小组SoundTeMP核心成员,韩国著名电子乐曲师。他专门负责给网络游戏配乐,《DJMax》,《仙境传说》、《彩虹岛》,《希望ONLINE》、《天翼之链》、《永恒之塔》资料片、《卓越之剑》等韩国知名网络游戏都有他的神作 (担任的基本上都是主配乐师)。不客气的说,ESTI可算是韩国网络游戏配乐领域的灵魂人物,在韩国网游最为繁荣的时期,他基本上参与的都是名作的配乐,也使得他和Sound TeMP的大名广为流传。所以他几乎就是韩国游戏音乐方面的代言人。
+ D/ C7 X' d* J! O
- v) _7 T; `8 c. U2 `% ZESTIESTI9 y5 n; ?2 n( v
/ g& C" ~5 x) o2 T$ i! X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影视领域等其他领域的配乐名家偶尔会给游戏配乐,但是这种属于玩票性质,并不多见,例如好莱坞著名电影配乐大师Hans Zimmer就曾经给《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写过主题曲,再如日本著名动画配乐大师久石让为《二之国》写过配乐,而日本影视配乐大师岩代太郎则因为给《剑灵》配乐而被不少游戏玩家熟知,国内的案例则是多年前因为《阿姐鼓》而出名的音乐大师何训田曾经为盛大的《神迹》这款端游谱写了音乐。
3 O1 ^, o6 O1 |7 U$ B: B
8 J: X+ I0 } M4 ~; [% I4 c" Q久石让久石让
; i5 @ d0 [; V1 u! o* n9 v$ n
' }; X9 m) N( i- Z6 P1 i 至于为什么这些游戏公司要请到这些配乐人来作曲,一个可能是游戏制作公司想提高一下游戏配乐的水准,另外则可能是因为这些游戏音乐领域之外的作曲者可以带来一些新意,例如《剑灵》的那种东西方音乐风格混杂的情况就难得一见。再来可能也有借助这些作曲家本身名声和影响力的缘故,比如国内的《守护之光》这款手游就请到了久石让作曲,很明显这是想借助久石让在国内的巨大影响力,只要看看国内每年有多少打着久石让名义的山寨音乐会就可以知道他在国内的影响力有多么巨大。
, m, D. I4 k9 A) T6 R, R
0 ^" m7 p4 _% m3 p 当然也有非玩票性质的,例如Harry Gregson-Williams这位好莱坞电影配乐大师曾经为《天国王朝》等影片写过配乐,后来受小岛秀夫之邀为《合金装备2》配乐,此后一直参与该系列配乐,该系列最新作《合金装备5》依然有他参与。
1 H* j% s: `) t: j! x
( A& C) ^; }8 g! i% W- F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例,前不久上映的电影《侏罗纪世界》的作曲者Michael Giacchino最初是一位游戏配乐者,后来才逐渐转型成为电影配乐人,并且他在好莱坞也非常有名,他在游戏配乐方面的代表作是荣誉勋章系列,更为有趣的是,他所写的第一款游戏配乐就是PS主机上的《侏罗纪公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