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拓片上的"舞"字
) l+ p, u, [% G' F" g$ O* @ A% j* }. s* {0 g$ T& K" u
《礼记·郊特牲》载:; L, O) c+ Z1 K; o( e. e% P
# H. G/ k8 K5 `/ t3 v3 s' }"伊耆氏始为蜡,蜡者也,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曰: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 \, H7 p) }& ^& k A( n& L+ ^, \/ g5 b$ o1 i
这是传说中伊耆氏部落的乐舞,叫作"蜡祭"。每年的十二月里,伊耆氏部落的人们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万物的祭礼,希望不要有地震、水灾、虫灾,也不希望杂草和野树丛生,说明了这一氏族部落已经进入到农业生产阶段。2 O# y4 n/ |. h, _: h! w
# H- f3 T( `/ H5 `" D0 V: R从《葛天氏之乐》和伊耆氏部落的乐舞和其它原始社会的乐舞中人们可以看出远古音乐有如下特点:它是氏族公社成员的集体创作,又属于全体氏族公社成员;音乐的成果并不为一部分人所占有,具有朴素的审美意识;但在这时已出现了原始宗教的萌芽;乐舞(音乐)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抒情并带有朴素的功利主义色彩,其表现形式是诗、乐、舞(包括宗教)交织在一起。3 y3 t" B; P( h& y
% P) S& G7 W* u t. g' t
2、"三代乐舞"* X; x. s4 Y- W: Y: C2 _
+ H$ J A: p, N7 v' S* j从中国许多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原始社会中,随着氏族部落之间战争的爆发和原始宗教的产生,出现了为各代所制或歌颂自己氏族部落首领、图腾的乐舞。据记载,黄帝部落的乐舞叫《云门》,歌颂唐尧的乐舞叫作《咸池》,歌颂舜的乐舞叫作《箫韶》。这就是后世文献中所称之的"三代乐舞"。9 Z, |. `* W+ F3 b- w: v3 c
5 ]; b" t3 h0 `1 t& R+ ~
《云门》也叫《云门大卷》,是黄帝氏族部落歌颂自己的"图腾"——"云彩"的乐舞;《咸池》也叫《大咸》,是唐尧氏族部落的乐舞。. I) P* U% o. _$ [ s1 }" s. {5 ?5 {1 x
, m! j6 z+ U. J) y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咸池"是天上"西宫星"名,唐尧氏的先民认为"咸池"是日落之处,在他们的眼中,西方是遥远而不可理解的,他们幻想那里有神灵,所以就用乐舞来崇拜和歌颂它。6 V% s. V6 ~6 s C& w1 }% V: R' k: u
/ F: z- S' z" F% M$ M
到了舜的时代,原始神话被不断地人间化和理性化,他们部落的乐舞叫作《韶》。( G. A3 h: _" o' g+ m% X
) H# N. s1 b! ^5 Z
《韶》可说是原始社会时期登峰造极之乐舞作品,它是被先民们视为含有神圣性质的一种宗教乐舞。因为它的主要伴奏乐器用"箫",故又称之为《箫韶》;又因为它结构庞大而又丰富多变,故又称之为"九辨"("九"在中国古代是代表"多"的意思);加上它"歌"的部分包含多段,所以人们又称之为"九歌"。这部乐舞,曾被长期视为原始艺术的最高典范。如公元前544年,吴季札在鲁国见到了这个乐舞之后发出了如下的赞叹:"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公元前517年,孔子又在齐国看到了《韶》的演出,受到极大的感动,以至于使他"三月不知肉味"。《论语·八佾》记载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也就从这时起,"尽善尽美"不仅成为中国的一句成语,它更成为中国美学史上关于评论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标准。* u' i5 y( Q6 B2 X/ \1 m3 u
0 b4 C- t% g# D9 K0 q: }: k: B) g L, M
- l: N, r5 G5 G/ L9 U( K( w e9 V+ p3 Z& P- @0 w m$ m* y
三、西周的礼乐制度
7 }& F }" J+ r% P4 x. A; P
5 Y/ |3 B8 V# c8 P' z0 D, Y8 c3 b6 k# K/ d+ o. B- }, Q% ^
' a7 v# O1 W8 C4 U6 H9 H
4 b. D' h0 S2 k9 r"礼乐制度",也就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这是一种颇为完备的典章制度。乐有"房中"、"雅"、"颂"之分,舞有"大武"、"勺"、"象"之别。礼、乐、刑、政四术是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重要手段。其中礼、乐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立的一种等级制度,而刑、政则是对下民的。礼可以区分贵贱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敬和。礼、乐的结合不仅能维护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更能有效地统治人民。所以,"礼"是"乐"的内容,"乐"是"礼"的表现。作为音乐制度,它包括乐县、舞列、用乐等都有其森严的规定。因此,在祭祀、宴享、朝贺等场合的礼节仪式中,都规定了与之相配合的各种音乐。如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舞《大夏》";祭地示"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举行大飨时"两君相见,楫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楫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升歌清庙,下管象武,夏籥序兴……客出以雍彻振羽"(《礼记》)。诸侯宴使臣时,可用小雅《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左传·襄公四年》)。关于乐队、舞队的编制,《周礼·大司乐》中载有:"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的规定,可见其等级的森严。
; x) ~0 N! n6 i& W( y- a# y
5 \, b) _- o2 k, Y$ _这些规定,一方面体现于祭祀、宴享等日常的雅乐活动之中,另一方面贯彻在由大司乐进行的国子教育中。由此可见,西周的礼乐制度就是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可以说是对音乐社会作用的重视。但由于这种制度规定的太死,使这种奴隶主阶级视为理想的"雅乐"趋于呆板、僵化。. v; p _! M8 u+ u6 G' ?/ E
1 o* A' I1 K) D6 {! O9 P在制定礼乐制度的同时,周代还豢养了一支庞大的音乐、舞蹈队伍,人员达1400余人,由"大司乐"(《礼记》称"乐正")来统领这些乐官、乐工。 @( }5 F: R [1 R0 j& O: s8 t0 M1 H
# v3 F7 \' }& L# a I
为了适应这样庞大礼乐机构的需要,周代设有培养人才的机构——"国子监"。在"国子监"中学习的称之为"国子",由大司乐直接掌握教学活动。《周礼》把这些教学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乐德"、"乐语"、"乐舞",这里包含道德品质、言语进退和一些重要的乐舞教学。"国子"大多是王、公等贵族的子弟,《礼记》内则说,国子从十三岁便要入学,"学乐、诵诗、舞《勺》。成童(十五)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
% n: \6 I" X) W2 h
( @& Q( C: G3 ]# Z$ c- V
. B% Y6 e8 s: D- C2 C: y. O5 ?4 b4 k4 T; w9 E% l
/ I1 d2 I J- _6 u' Y) R
四、《诗》和《楚声》
7 ]! J) S2 k+ j; R$ J" y, K
- n; P! X5 U# j& v
- u1 S9 f9 z) ?* p) i6 u/ ~6 p& r+ Q6 k- B: t4 |. a. s) _
- @* J: S' c! p; |) F; a0 n
1、《诗》
+ _2 k1 e0 B9 ]+ l7 y! i: w
3 n S% B) y. J/ e( B% V《诗》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选集,编辑时间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最初只叫《诗》、《诗三百》或《三百篇》等。在西汉初期被统治者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2 |' c& S8 |* h0 X3 } a
0 r( s9 ]1 j3 f( E. V据记载,《诗》共收编了诗311篇,其中有6篇"笙诗"有"声"无"词",估计是当时的器乐曲,所以没有被收入。《诗》原先全都是乐歌,它的编排就是按照乐曲的不同被分为"风"、"雅"、"颂"三类的。% G4 e, X( {/ U
: c/ q" L+ \$ T$ H* D' w' x) e' C"风"有"十五国风",共有诗160篇,全部属于地方曲调;"雅"有"大雅"、"小雅",共有诗105篇,属于朝廷的"正乐";"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有诗40篇,属于伴舞的祭歌。/ {" {! s' M1 I) n, n
0 w3 P' B% r" a
从时代来看,《诗》包括了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即从周初到春秋中期)的作品。" ]2 n8 ?# f1 {1 p) }* y( j5 y( e
" Y0 f1 D) \0 A e3 Q! r9 y
就地域来说,《诗》主要产生在黄河流域,也远及长江、汉水一带(即包括今天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等省的全部或局部地方)。
l- N5 P4 k, q2 L; S: E, F. Y9 w+ H/ `: |6 E
《诗》的编缉成册,说法不一,比较可信的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44年)所记载的吴公子季札在聘鲁时曾观看周乐,由鲁乐工为他歌奏的诗以及他对各类诗歌的评论,其次第和现行本子的《诗经》相同。从这一史实就可以证明,《诗经》这部诗歌总集在那时或更早的时候就已编成了。% s' _, c0 l% e$ u
6 L3 q8 q- `1 y; @, T6 h
- m: w+ i# w/ {. T- [
- \! s4 P+ s+ S5 k: o: n1 n
x3 V' D! j2 }2 ?8 m! ]十五国风- h3 H! ^+ r5 U8 S) \
3 a! [/ U) ]5 E' r! S& b: }
《诗》中的"十五国风"都是"采风"而来。在中国古代,采风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这一制度从西周时就已开始实行。《礼记?王制》载:"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就是说,周天子每五年要到各地视察一次,每到一处,都命采诗官来陈述民间的诗歌,通过这些诗歌来了解民间的反映。《汉书·艺文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古有采风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其意思是说在古代,设有采诗的官,天子依靠他们采来的诗来观察民间的风土人情,了解政治设施恰当与否,以便自己考核更正。
, _/ \* ?+ v. Y1 [2 J; r! X3 `! i
4 `% N( g, H R: ~! P3 B6 J. v$ t至于各家所说采风的具体情形,大多是根据"汉乐府"的采诗情况而想象出来的,所以也不尽相同,也不一定可靠,因为没有实际材料来证明,但一般认为诗的来源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C& U/ T" b4 e* Y2 Y
/ C9 d- O( p, ^# Y2 v. g& Y% o
① 祭礼和宴享诗,可能出自巫、史之手,有的可能是根据古祭歌和神话加工的;
( z# u' w; H1 S% T! [
) m3 u# W1 D5 q5 D& I② 政治讽谕诗,基本上可以说是公卿大夫们献的;
8 b- ]. a1 r2 k# R
' c7 \! g7 U- _& n③ 风谣则是王朝的乐官在诸侯国的配合下采集而来的。
9 } i4 c! B4 T" J( p: q6 \( t1 I4 f1 m: @0 J6 ], ]5 V
虽然"风"诗流行的地域非常广阔,但《诗》中的"十五国风"在形式、音韵等方面却很统一,可以肯定是在收集之后对其进行了润色或改编,否则这些诗的形式和音韵能如此统一是绝对不可能的。! L- I, Q D: V
2 S2 i: E7 x1 m$ J* m4 U, d"十五国风"几乎全部是民歌,可以说是《诗》中最宝贵、最有价值的部分。"十五国风"以形象的历史,从各个侧面深刻地反映和揭示了周代五百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愿望和感情,有着相当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 s5 V* ?5 k- B; b. l1 @
% ~7 s0 v6 e' G0 p, w" g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整个《诗》的曲调没有保存和流传下来,但从那丰富的"歌诗"之中还是能看出它的艺术水平在当时有何等高超。
- }+ z+ _# H$ x: b& R! T Q1 `* v. Z* Q4 P
《东山》在"十五国风"中是最出色的抒情诗之一。诗中描绘了这位征人在还家途中思前想后那种十分复杂的内心活动。他既为自已生还,今后能过上和平生活而欣喜;又为自已走后家园残破而万分担忧;然而对家乡的爱,又给予他重建家园的勇气和信心。特别是对其妻子怀念的描写,无论是从妻子方面设想,还是从自已方面着笔,都不是泛泛写来,而是借助了一些看来是琐屑的,但实际上是非常细腻的描述,来抒发自已对妻子那种朴实而深厚的情意,非常真实。这一唱三叹反复回环的形式和委婉悠长的深厚韵味,以及所塑造出来生动朴实的艺术形象,直至今日还有着强烈的感人力量。
) b8 E: q J+ f. i. C
" W' \0 M( E( k" `③"十五国风"在艺术形式方面还有被后世称之为"号子"、"夯歌"一类的劳动歌曲和"山歌"一类的抒情民歌。这些民歌在演唱时采用了有"歌"有"和"的形式("歌"即领唱,"和"即帮腔)。9 B5 Z# M, z" e4 s/ \
6 X7 U: c" X w《诗》中的第二类"雅"是奴隶主贵族文人在学习了民间歌曲之后所创作的乐章。"大雅"多为朝会宴飨之作;"小雅"乃为个人抒情之作。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现实、同情人民、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品。尽管如此,还是不能超脱这部分人为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局限性。% x: f, g7 D1 i+ u$ |
$ b: h; ]( c0 b3 `' _1 x
《诗》中的第三类"颂"是周代统治者祭祀宗庙祖先的乐舞,其中舞的部分更多所表现的是舞容、舞姿、舞的步伐和动作。一般很少为人所重视。它虽然主要是歌颂统治者的"文德"和"武功",强调了祭祀的神圣,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精神风貌。0 l' e' x$ Y8 u; N- U9 h' [
* X6 A% C, V; x: z# J
中国后来各历史朝代的统治者所重视的"雅乐",主要是从"雅"和"颂"的传统中发展而来。由于这种音乐礼仪性较强并脱离人民,所以"雅乐"逐渐衰亡。
! J% s+ ]9 j4 p: W: v, e7 R) w0 y: e* U/ ~
总之,一部《诗》包含了民间歌曲和奴隶主贵族的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国风"和"小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后来中国民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