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4 y* {8 u# ~7 B0 I; J8 j7 G6 r+ q7 n; U% z1 }3 @ o; r- a5 {9 @
李宗盛是作曲家、词作家,还是位歌手。这是流行音乐特别有意思的地方,不同于传统的创作者。这等于把音乐人格化了,彻头彻尾歌人一体。从此,歌曲就不仅是歌曲,而与生命画着等号,是歌手的自传,是这生命的一个镜像。
$ W, G+ z4 \ { J) R) t* U2 `( g4 q6 U( R: i J' a# N0 e
为了说清李宗盛在这三方面的水平,下面采用恶俗的评分法。以10分为满分,李宗盛的成绩单会是:作曲9分,作词8分,演唱我给10分。. i2 ~. T" h9 n
- F: f; z( o2 T/ z, G
作曲不解释。作词的8分,代表我对李宗盛歌词文学水平的较低评价。如果不是因为这些词有着音乐的功能,与曲调的配合特别铁,因而产生了化学反应而大大升值,这作词的估分还要低。毕竟,对唱作人而言,词与曲无法剥离,谈论脱离曲的、用于“阅”与“讲”的词,没有意义。: r' O1 w c2 o, G6 g
8 z2 \8 O3 k4 e% z' w ^
李宗盛词作的优点在于故事性。不管写得多糟,他要讲述的故事、描述的生活实情是明晰的,也具有一定的人生概括力。他是一个坚定地写经验的作者,而且,是坚定地写生活经验,甚至更窄,坚定地写生活中爱情的经验。这其间最好的,是他写给自己的歌曲,这也包括他写给他人时,汇入了自己的人生经验、或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与他人的人生经验交织在一起的那些歌曲。早期,他自省而又戏谑,诚挚中带三分滑稽。后来,他自问却又讥讽,反思中有两分感伤、四分壮怀激荡。
/ s5 r# x( [* z, E7 L6 z' B0 Q' Y8 {0 J- b/ ^# q
这中间第二好的,是他观察体会别人,写得特别小心、严肃、用力的那些作品。在做制作人时,李宗盛试图写出那个人本人的故事。制作张艾嘉、赵传、林忆莲、娃娃(金智娟)时,均是如此。至少,有那个人本人的个性。这样,在为他人写歌时,就也坚持了歌人一体的方向,将作品建基在人生真实上。真实,是李宗盛歌曲的最重要的力量来源。' P5 E2 ~' z9 J0 V
5 \& ^' K$ P. S( d! a# m0 g
就像在《十七岁女生的温柔》中所唱,“而猜想毕竟只是猜想,我不是女生,早已过了十七”,李宗盛以观察、交谈加上猜想,写出他制作的歌手的心情故事。观之李宗盛这半生,他以口语的真实情境,不知疲倦地写着“你”与“我”的故事,爱情故事,结果写成了长长的如同爱情万花筒的罗曼史。它们多半是伤心的,在伤心中表现着一点点的领悟,是一出出内心戏,剧情生动,是过来人的细腻写真。* l4 B- B7 r* r, }' r
% y0 a, s& I% e, T" g4 ~
李宗盛的诚恳,不是憨厚,而是有几分狡黠。对音乐市场取向的把握,则需要理性判断,“百万制作人”成功的另一翼是精明。《我终于失去了你》最初发表时的“冒名”,至今依然印在赵传同名专辑的歌书内页。为了铸造和放大歌手的自传性从而铸造和放大市场,这是失节,破了诚实音乐的底线。/ k9 E3 Y+ d- [, `( b* X( v [) G
. b" c- V1 n, n* y! ]) y李宗盛创作词曲并重,词曲并重并非词曲俱佳。即使附加上音乐的魅力来加以评估,李宗盛的绝妙好词其实不多。全部算起来,只有《小镇医生的故事》、《寂寞难耐》、《十七岁女生的温柔》、《凡人歌》,勉强可加上《和自己赛跑的人》、《给自己的歌》。
2 z" R0 ^* {9 V' c3 W2 w m+ W7 W& f4 j) m& R
有几首最优秀的李宗盛歌曲,如果不是佐以歌唱,其歌词是难以竟读的。但是这9分的作曲,以美妙的词曲咬合,将这文字的力量增加十倍。编曲也特别成功,其最大的优点是贴切,与歌唱完全融为一体。当这贴切的编曲声响起,你发现,词曲编高度一体的歌词,竟会有怎样的难以估量的力量!. Q4 c6 z* ^+ Q
1 D) Y6 I. L% m四) O! Q* _& G* O
% v5 I0 _+ b$ x4 \; U0 C2 C李宗盛的演唱,我给10分。苛刻一点,这声音的音色在感染力上差了一点,未至于绝嗓。但配合这歌手想要表达的,这声音,足够了,很圆满。2 b( B/ H) d U' _9 D
- t/ Z+ [5 @1 j; i
这歌手的表现不仅是专业,在技巧上有着超越绝大多数歌手的能耐,而且,这歌手的演唱充满了创造力。不要小瞧了口白式唱腔的“白”,这“白”的每一个字,音准精确无比,吐字干净利落,节奏落在实处节节出彩,真气灌满字正腔圆。长期锻打至炉火纯青,实在是唱坛上一等一的高手。
1 R+ a6 K3 O" B1 Y4 ?
6 j6 y0 a" C m1 ~8 G3 A何况,这歌手唱出了真情;在七八年来的演唱会上,唱出了人生的滋味。
& ^8 F2 W% d; [: E% H. z' H; ^+ P! E: g6 ^( c2 A: O \2 {8 N5 G
那些最李宗盛的歌曲,只有李宗盛本人才唱得好。《阿宗三件事》第二段,压忌讳韵,非常手段处理长句,词曲和演唱都是一绝。《凡人歌》一字一声,那种精彩只有京剧中的老生西皮快板可比。近年的两首杰作,《给自己的歌》和《山丘》,运气吐字,一块块大石落在节奏上,是极其厚重的人生感慨。. G( [6 A5 Z7 h( [6 j9 |
3 F3 J! O4 ?! ^. p4 w5 i! `演唱会的另一个胜处,是听李宗盛把给别人的歌曲取来自己唱。他加重了乐句中丰富的节奏因素,加重了旋律中说的语调,因此把以前被优美抒情隐藏的旋律下面的讲话特质提示了出来。这些生命中发生的真实往事所酿造成的歌曲,被他落口极重的演唱一下下锤击着,更加郑重其事,因此具有了无比追悔、难以释怀的意绪,愈加地荡气回肠。/ h6 e) r, r9 z) ^- G! K, d
8 P, R( p# _; n5 w: u+ W
8 C: O2 m+ D& T0 ]( y9 h有一场演唱会,最后,告别词。李宗盛说,“小李只是一个写歌的,我是一个平凡人”,姿态压得很低。剔除掉谦虚,这话也不错。终究,这半生,李宗盛扮演的,是凡人心事的解剖师;而他本人,是既诚恳又世故已成人精的“凡人”。他挖掘自己的情感,化为大众的情感;他把凡夫俗子的心意纠结,上升为雅俗共赏的艺术体验。台湾文化人詹伟雄说:“李宗盛把个人的迷惘、失落、爱情都看成是天大的事。”李宗盛自己说:“即使是情歌,它都关乎那个年代的人的喜怒哀乐。”是文化的,也是非常深刻的。(本文作者为知名乐评人,著有《回到歌唱》、《听者有心》、《民谣流域》等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