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82|回复: 0

[直播视频连接] 追寻“中国精神”的歌剧探索

[复制链接]

3646

积分

8

听众

183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3646

活动最佳作品

快乐佳人 发表于 2015-8-12 21: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歌剧舞剧院推出歌剧《苏武》的背后
2 n" P" J- g( K) w7 D
) i( a+ r2 G( y. ^" w% n9 C$ l; N  近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原创歌剧《苏武》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作为国字号艺术院团重点推出的新作,该剧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过程备受关注。3 j- j. J+ s9 G  c! J
5 p8 T3 @& S  l/ e& z3 e& T) T
  精心塑造鲜活的苏武
. |( ]# S4 B9 _7 T- H& t# ]( F0 j* s) g9 ~4 f/ Z4 A
  时光闪回,宏大的场面、斑驳的古城墙、起伏跌宕的情节,在光与影的交织中,一部辉煌的史诗在舞台上缓缓书写。; p5 m% k5 K4 r$ Y4 X

& x7 o/ l8 H  G2 f1 `/ r  “要让每个人心中的苏武化作中国歌剧舞台上的鲜活形象实属不易。”歌剧《苏武》导演陈子度深有感慨地说,“歌剧《苏武》力图打破传统表述方式,以历史剧的庄重与传奇剧的曲折相统一、思想的风骨与异域的风情相统一、歌剧的规格和规范与舞台元素多样化表现手段相统一为创作宗旨。”  T/ ]2 Y9 @- I/ S

4 r+ P( b# _7 `# p  谈及创作歌剧《苏武》的初衷,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林文增坦言:“作为国家级的艺术院团要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创作新剧目时应该选择弘扬高尚情怀的素材和主题。苏武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尚气节、家国情怀值得现代人学习。同时,创排《苏武》还兼具了强化歌剧本体、打造人才团队的目的。”2 O: @" A6 j( f
# u7 u' T% W2 |/ V, g, A5 L) l5 L
  厚重而不笨重,古朴而不陈旧。为了突出戏剧性和人物角色的思想内涵,这部歌剧以交响乐为主体,吸纳并融汇了歌剧、音乐剧、清唱剧、情景剧等适合音乐表现和情景表演的元素,营造出了一种特殊的历史厚重感。无论是大气悲壮的《我的名字叫苏武》,还是深具家国情怀的《我是一架风筝》等咏叹调,都力图从不同侧面刻画出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19年持节不屈最终回归故土的心路历程。在艺术表现上,整场演出通过多种舞台调度、灯光变化,展现出苏武内心深处对美好的向往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y0 Z2 x7 {. n5 r( s

6 d  q, |) I* S6 U  青年演员成中坚力量2 O, Y0 d7 P) N, C. s
* v& ^( h# @- y  |9 G
  为了确保歌剧《苏武》演出成功,剧院主创人员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精通歌剧音乐的专业干部李小祥寸步不离“战场”;负责“里应外合”的副导演朱亚林有空就到排练厅督战;苏武的扮演者毋攀为了这次苦战,曾经悄悄地驻扎在练琴房里,吃透了《苏武》全部乐谱,将歌剧中的鼓点与音乐的节点起承转合、纵横交错了然心中。9 l; R4 O5 d4 ~" f* a/ K/ ~

" V4 \4 a2 l1 e6 M2 H  g  当距离首演还有4个小时,演员们身上还穿着厚厚的演出服,一遍遍地反复走台,没有一个人离开……: k& _; ~  N7 m9 v/ ]

: [$ ]9 a3 C/ F+ @  在中国歌剧面临人才困境的时候,中国歌剧舞剧院能拥有众多的青年力量,很是难得。这得益于剧院十几年来开展的人才培养计划。每次创排新剧目,剧院都公开选拔角色,从舞台历练、形象气质、性格特点以及伦理思想等方面实施青年演员定向培养,从而为剧院培养了一大批中坚力量。
& N5 U. N& B- x+ O, F' R# m" x' |& f" g1 Q( X1 l0 g# @  w8 T
  探索民族化之路( B0 C, Q8 D! Z- n- ]- c
+ E% ]9 O2 Y7 @% H( Q' m8 Q
  “这些年中国歌剧创作虽然风格、题材多样,但并未出现一部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作品。”一位歌剧爱好者说。据统计,我国现有原创歌剧100多部,数量不可谓少,不过真正叫得响、有影响力的作品却是屈指可数。“如今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能引起人们心理和情感共鸣的剧目越来越少了。”有观众反映。# @, i. }# L6 j  L6 ]: E; c& K

& W& s1 a. h) i, q  “我们现在很多歌剧的创演者往往不顾欣赏对象、根植的土壤和大众的喜好,一味地往‘高精尖’上拔,往‘洋大全’上靠,这就使歌剧有意或无意地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朱亚林认为,歌剧作为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给中国的创作者最直接的课题就是:应该借鉴什么、舍弃什么?如果取舍不当,就会造成形式和内容严重脱节,就会因非洋非中、不伦不类而脱离大众。
4 u/ c% r) [8 U- z6 j5 F* O7 M4 b; o% y' W* `: ^4 ^7 J
  陈子度也直言,首演后褒贬之声都有,从谢幕的第二天起他和朱亚林就开始了修改整排工作。“我们深知,一出戏不可能推出来就是精品。”陈子度说,艺术创作的一个关键前提是给谁看,这部作品反复筹划,剧本先后六易其稿,力图打破传统表述方式,以“归零”的心态找到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思想含量,实现突破创新。$ K& K. ~  ^6 k) G7 H. d& s
6 n" Q9 x$ |2 ]
  从今年5月起,中国歌剧舞剧院持续发力、新作连连。歌剧《苏武》已被列入由文化部主办的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民族歌剧《鸿雁》、舞剧《孔子》等已进入全面创作阶段,将陆续呈现给观众。中国歌剧舞剧院将尽全力将这几部作品打造成具有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L; I; ^" ]8 b  G

" {/ e  x# Q& n0 C0 p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14 04:36 , Processed in 1.074043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