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声法则》 第二讲 线性和弦法则
' S* i& X# H8 Y6 a5 q6 q: W0 U: v* I/ C* ], i3 c
以下是针对大调和弦“五度下行”产生的和声法则。# g/ t9 }9 D+ T( `2 f- D
法则的文字表达如下:
) v/ R+ y. E0 x* y7 h; o9 u2 C“主和弦可以下接任何和弦,但是返回到主和弦时必须严格按五度关系一级一级的到达主和弦,不得越级。”
8 L U. ]) T& s" w3 s R$ R P这条法则可以产生大调全部和弦公式的三分之一(其余由另外两条法则产生)。
4 v" u/ i. `4 I4 Y下面介绍是如何产生和弦公式的。
: ]9 a1 T, ^% Q' ^' X8 rBdim— Em—? ?Am—??Dm— G—??C—? ? F;
! J! N# Z6 s1 X% }Ⅶ0—??Ⅲm—??Ⅵm—??Ⅱm— Ⅴ— Ⅰ—? ?Ⅳ;
5 O: K' U* m7 ?$ U% ~公式:
% J0 `' i0 |* M$ B- t8 AⅠ—Ⅶ0—??Ⅲm—??Ⅵm—??Ⅱm— Ⅴ— Ⅰ;
$ ~- R* c: i7 `# D+ E) l原理:主和弦(Ⅰ级)直达“导和弦(Ⅶ0级)”,之后一级级返回到主和弦(Ⅰ级)。, _8 t" s0 X, @" [5 o/ H3 J1 `
公式:$ s4 \3 C* V& l( H: I; N% o
Ⅰ—??Ⅲm—??Ⅵm—??Ⅱm— Ⅴ— Ⅰ) U2 V' w# e- [
原理:主和弦(Ⅰ级)直达“中和弦(Ⅲm)”,之后一级级返回到主和弦(Ⅰ级)。# C/ T" I; u" b. w% e' } p
??????
* u( m1 S3 p R! A+ X S2 @以此类推可产生数不清的和弦公式。
- E) {1 C( m6 B4 m读者会问,这才几条公式啊?下面回答这个问题。- ^4 r+ v# A& [, v
所有公式中的各个 Ⅶ0,??Ⅲm,??Ⅵm, Ⅱm, Ⅴ,Ⅰ,??Ⅳ;和弦标记不是唯一的个体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宏观概念的无数和弦的“集合”。! w; i7 ^7 F0 Z; x% H- k
比如:在公式中,C自然大调中的Ⅰ级和弦(C),可是Ⅰ6(C/E),Ⅰ46(C/G),Ⅰ7(C7),Ⅰm(Cm), ⅠM7(CM7),ⅠM9(CM9),??????它们都是Ⅰ级和弦的“集合”,其中的任何一个和弦都可以替代Ⅰ级和弦。替代之后就是一个新的和弦公式。其它音级上的和弦也可以如此进行。这样算下来可以得到无数的和弦公式。读者可以自己按着“法则”再补上一些公式,再和其它有关“教材”比较一下。
% B& s9 L! O9 H; c6 l/ N读者现在应当明白了,只用一条短短的“和声法则”能够导出无数“和弦公式 ”的道理。根本用不着记忆那些有限的和弦公式。) ] l6 }2 E8 @/ Q5 R ]1 f3 x
结论是“用有限的法则,导出无限的和弦公式”。
O/ s) T' U: `/ l0 A至于集合内和弦的应用,后续内容有讲解。4 @) e- G5 Q& x: Z! w$ Z
有的读者有可能会问:最常用的和弦公式 “Ⅰ—Ⅳ—Ⅴ—Ⅰ”为什么没有?0 C; F; |2 @1 w* @+ N
这一公式不是由上述“和声法则”推导出来,而是由下一个还没有讲到的“和声法则”产生。/ a# ?1 u+ V! p' e& Q
使用好这些“和声法则”的必备知识是准确的进行调式判断并找到正确的和弦材料。
7 n2 D7 M+ O. H" {. a范例:林文信《12小时???》《情字这条路》1=C??4/4( A6 o$ I; u. q6 I% U/ Q: ~! v6 Q
第一乐句:C— Am— Dm — G7 — C
, W$ I; I) H5 a; f; M, x? ?? ?? ?Ⅰ— Ⅵm—Ⅱm— Ⅴ7— Ⅰ;使用了替代和弦Ⅴ7。9 U) x$ t) R" h( b9 g, b% e
7 i" z' }, G7 [" T; F& Q
- r8 I; q1 {0 U; j$ [% D& m0 ~& v, L( ]# C ~% A% H+ ?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