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民族舞剧《金陵十三钗》观后! m# b8 r$ o k4 X* \
5 l' d* l/ E0 ^# F
关于《金陵十三钗》,我没有读过严歌苓的文学原著,也没有看过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但可以想见张艺谋垂青的题材应当很有视觉震撼力。不过数月前听刘仲宝说门文元与他一起要执导同名舞剧时,我总觉得这对舞剧的构成形态而言不是一个好题材。舞剧的叙述,大多围绕着男、女首席的“双子星”内核来展开。十余年前广州芭蕾舞团创演舞剧《梅兰芳》,看到剧中梅兰芳与饰演的4位旦角人物虞姬、赵艳蓉、杨玉环、穆桂英分别起舞,看到由等列的“四旦角”在分担“女首席”之时强化了“男首席” ,我还是认可“四旦角”对“双子星”的创造性突破。但这次遭遇的可是“十三钗”!( o, J# }8 v) F/ b: R' J
5 O2 ]* m. t( F5 V) r “十三钗”是社会底层不得已以特殊方式谋生的一群,是沦落青楼、强作欢颜、衔悲饮恨、醉生梦死的一群。严歌苓关注她们、书写她们并让后人铭记她们,在于她们舍生取义、舍己救人的人性光辉和大爱情怀。谁说秦淮河边“商女不知亡国恨”?君不见金陵“钗”女“留取丹心照汗青”!如果不是严歌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三钗”也就淹没在30万“无辜死难者”之中了;但有了严歌苓、有了张艺谋、有了门文元和刘仲宝,“十三钗”无疑也会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不容挑战的人类良知,成为我们捍卫和平的强大意志!
7 s3 c' |6 ~+ Z- V5 l2 T
0 I/ e. z9 R$ v- b 舞剧正是在“十三钗”惊恐的逃难中开场的。“十三钗”一水儿旗袍穿着,人手一只白麻布包裹的皮箱,又沿舞台底边一字儿排开……慌乱的舞步与招摇的穿戴显得十分不般配,但强烈的反差恰恰映照出一个危急的境遇。这是一个非常“舞剧化”的设计,即通过人物的行动来暗示境遇的存在和变化,而非如话剧那样要求人物在规定情境中行动。因此,一段“逃难”的群舞很“自由”地便导向了一个具有“点睛”之妙的细节:这是一位守军的下级军官,在只身炸毁日军坦克后身负重伤;慌乱的“十三钗”中有一“钗”叫玉墨,搀扶起血泊中的军官戴强与众“钗”同行……" E& _6 E2 F4 S* G6 w& b9 Y
* K, U! w7 Y; ]) f8 a0 L 舞蹈的设计出现了新的“动机”——玉墨、戴强的双人舞段为原本单纯“逃难”的群舞增添了“反抗”的意涵,戴强、玉墨成了这一刻的男、女首席。或许是因为戴强,教堂看门人阿顾接纳了玉墨和戴强,而玉墨又敲响教堂大钟让教堂勉为其难地接纳了“避难”的“众钗”。这时,舞剧形象进入另一种对比——落拓不羁的“十三钗”与拘束谨严的唱诗班的对比。在“十三钗”绚烂旗袍的比照下,唱诗班一水儿的蓝旗袍显得格外宁静和肃穆,这当然也暗示出教堂在金陵浩劫中相对宁静的境遇。但作为舞剧最终的戏剧高潮而言,这其实才是一个真正的开端!
% u, ]( x$ k( e! s% U1 ~: }
" e+ j. W3 y$ N7 A- h, B+ [" N 编导把那一幕叫《烟雨江南》,我觉得叫《冻雨金陵》会更切题。它既切合12月13日这个时令,更切合日寇惨绝人寰的血腥。接下来的这一幕,境遇由不确定的街巷转入确定的教堂。教堂外,是日军耀武扬威屠街戮巷;教堂内,是“十三钗”的惶恐、唱诗班的惊悚以及军官戴强的愤懑、看门人阿顾的手足无措。在日寇“铁蹄”的过场后,教堂内玉墨依偎着琵琶低吟起《无锡景》 :我有一段情那,唱把那诸公听……很显然,这时的吟唱就玉墨而言并无确切的所指,她只是想用音乐的柔情来安抚众人紧张的心情。
2 b6 y; ]4 |/ r+ N ^8 Z+ l6 l7 Y) U5 }. N
然而,暂时在此避险的戴强却从音乐的柔情中升腾起对侵略者的愤懑,他用自己沾满鲜血的绷带在教堂神像下书写了“中国人”三个殷红的大字,惶恐的“十三钗”和惊悚的唱诗班都被“中国人”鼓荡起血性和怒火。当屠街戮巷的日寇进入教堂盘索之时,军官戴强身披神父的黑袍上前周旋,刹那间,褪下黑袍的戴强拉响全身捆绑的手榴弹,让“十三钗”、让唱诗班、更让入侵者知道了什么叫“中国人”!这是继“炸坦克”之后又一处“点睛”的细节,两个细节共同的作用,不仅是强调中国军民的反抗,而且也是促成“十三钗”精神昂起、勇气倍增的驱动力。为此我以为这一幕叫《火海雄魂》很切题,但叫《烈焰雄魂》会更准确。
! Y0 s' [2 t" F( e( q' x* S) r
/ n( H" v* x" ~8 {0 \: @$ q; v 教堂内的“十三钗”和唱诗班算是躲过一劫,但食物断绝令众人饥饿难耐。其实,编导借助这一事件的困顿,是为了进一步沟通“十三钗”和唱诗班两个不同群体的亲情。看门人阿顾将好不容易乞讨来的干馍片分给唱诗班众少女,而唱诗班又将食物推让给“十三钗”,两拨原本处于不同生存环境中的人此时患难与共了,也为后来的慷慨赴难做了合情在理的铺垫。淫邪的日寇再次来到教堂,“邀请”唱诗班去军营“慰问”,这时的舞蹈设计又撷取了一个“点睛”的细节——唱诗班少女书娟闻讯力图以自尽相抗争,玉墨则代表着“十三钗”舍命相救,舞蹈也向最感人的高潮推进——“十三钗”全体争相与全体唱诗班更换旗袍,替其赴险,看门人阿顾被此情震撼,亦男扮女装随之同行。原本叫《姐妹情深》的这一幕更适合命名为《凄美金钗》!
% i/ n) Q/ @ t! \# e/ F
7 `; X+ v) j9 ^% Q( T1 d 第四幕《琴断花落》的结局是可以预料的,那就是“十三钗”的玉殒香销。我为编导们担心的是,面对淫邪日寇的“十三钗”将如何用舞蹈来表现。固然,舞台上会出现淫邪日寇对“十三钗”的残暴蹂躏,但很快这种“块状”的群舞场面就弱化为背景(境遇),玉墨作为“十三钗”的代表性人物凸显出来——我深知这种反抗是无力的,只是仍然期待着编导表现出“中国人”的血性……编导的独具匠心仍然是“点睛”的细节:在玉墨的被折磨被蹂躏中,男扮女装的阿顾挺身相护,日寇转移施虐的对象并发现“帅女”阿顾竟然是血性男儿,恼羞成怒地将军刀刺向阿顾的胸膛。这一刻,“十三钗”人人义愤填膺、个个热血喷涌、纷纷拔下“金钗”(发簪)刺向敌寇,在敌寇机枪扫射中玉殒香消。日寇的血腥屠杀和“十三钗”的决死反抗,让每一个观众都想起《义勇军进行曲》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更让每一个观众“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牢记为什么“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8 M! v& v! x. D. V; H4 S. N: ~
N8 d5 [( p V! \3 _: [ 其实,这个第四幕叫《血肉长城》更为切题。在“十三钗”饮弹而亡的血泊中,唱诗班书娟的呼唤隐约飘来,玉墨等金钗的亡灵凝结成一团挺胸昂首的浩然之气,向无尽的苍穹升腾;玉墨的“我有一段情那,唱把那诸公听……”又一次深情地传来,但这次有了更深邃的内涵、更高尚的情怀和更激扬的血性!事实上,这部舞剧就叙述的内容而言,已注定它的感人肺腑、撼人心旌;而就内容的叙述而言,至少有四个特点值得点赞:其一,是舞剧的故事叙述将舞蹈本体与视频播放天衣无缝地融合,这在戴强的“炸坦克”和“自我引爆”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二,是舞剧的故事叙述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来强化视觉冲击力,这种对比有“十三钗”穿戴与行为的反差、有“十三钗”与唱诗班的性格差异、更有善良“中国人”与残暴日寇的决死之战。其三,是舞剧的故事叙述十分注意埋伏和照应,玉墨依偎琵琶吟唱《无锡景》是一例,另一例便是“十三钗”教堂避难遭遇唱诗班。其四也是整部舞剧最具形式感的特点,这就是四幕戏中每一幕都有的“点睛”细节,在此就不赘述了。可以说,正是门文元、刘仲宝成功的舞剧叙述,再一次构筑起我们捍卫正义的国家记忆!6 c5 q7 ]0 E0 T" e1 ]
3 l. k6 }, B( I$ k* }8 o4 c
1 B8 I# ~6 h. T& y7 C4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