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上海交响乐团与齐默尔曼的音乐会未演先火,黄牛党把这场音乐会的票价炒得其高,180元的票卖到一千多。 当晚指挥上交的是巴黎管弦乐团的指挥帕沃-雅尔维。第一首曲子是舒曼自称叫“小交响乐”的《序曲、谐谑曲和终曲》,其实就是一首少了慢乐章的交响乐。第一乐章的主题一出来就有田园风光的感觉,不像贝多芬田园奏鸣曲那样安逸,而是一种饱满的闲情,且从头到尾一直有一种热烈轻快的意境。 接下来的就是重头戏,齐默尔曼弹奏勃拉姆斯的《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当晚,齐默尔曼的形象倒是让我吃了一惊,才六十岁左右,就满头白发,他第一乐章弹完就开始擦满头的汗,跟我看他年轻时演奏贝三游刃有余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仍然十分有贵族气质。这首曲子虽然宏伟,但并没有像拉赫和老柴那么悲伤,有一种英雄载誉而归的胜利心情,我个人比较喜欢圆号在钢琴进入不久后演奏的动机,节目册上说这个动机的名字叫“狩猎”。我对齐默尔曼的用力方法特别感兴趣,他在弹和弦的时候,整个身体先是几乎站起来,再用全身的力量去弹,但控制得恰到好处。第二乐章是仙游的状态,乐章的开头是温柔的大管,钢琴一直在大小调里转来转去,活脱脱就是一封羞涩的情书。第三乐章像是愤怒版的贝三,钢琴和乐队碰一下主题之后马上开始变奏,最后两段华彩之后就是恢宏的收尾。 下半场是肖斯塔科维奇的《f小调第一交响曲》。我一直很喜欢肖斯塔科维奇那种黑暗阴沉扭曲的心境,就像是魔鬼撒旦派到人间的使者一样。对第二乐章的感触最深,同样是仙游的感觉,就不像勃拉姆斯那么美好,是一种邪恶扭曲的仙境,外表优美沉静,其实后面隐藏着一个发疯的坏笑着的魔鬼。在第二乐章木管和打击乐之间的对话中,每每在幽静的旋律出现到一半的时候,打击乐就会突然出现,硬生生地把人拉回残酷的现实,而且越往后越纠缠不清,直到变成喧嚣。这有点像肖斯塔科维奇在讲述他和残酷的现实作斗争的过程,在他每每向往着自由和美好的仙境时,现实就会一把将他拉入地狱。 此次音乐会,我倒是很喜欢上交采取的手机袋措施,不管它是噱头还是炒作,这次的手机袋确实起了很大作用,全场几乎没有一个人拍照。所以我觉得这是对一些嚣张的不文明观众的提醒,这对今后的古典音乐市场的良性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