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翻演国外经典只是点心 原创音乐剧才是好出路 从《烈火鲜花》的“坚持”说起
9 u* G7 V+ o* ~2 l) g# w5 C9 z- U. w3 L5 k- M* D
近些年,海外的音乐剧剧团扎堆“进口”演出。作为中国的艺术工作者,到底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是单纯的“引进”,是权益之下的“改编”,还是自力更生的“原创”?
; p* p4 z5 Y% ^* t6 o; L! N
2 d# |. C$ R1 y 从12月8日以来,由上海高瞻音乐剧团创排、纪念辛亥革命题材的原创音乐剧《烈火鲜花》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连演5场。在《巴黎圣母院》、《妈妈咪呀!》等经典音乐剧的前后夹击下,这部原创作品以振奋人心的姿态表示:唯有坚持原创,才能拯救市场!2 o0 ?- Z! _1 _. d
* Y, k# k5 v& S0 I- l
担忧:“引进风”过盛不利本土剧6 Z. R% i: v4 v% k6 @ M( e$ L
% H# v5 F( M# t) x
“对于国外好的音乐剧,我们要学着用他们的方法,但不要去‘描红’。”& `* S6 w0 Q9 X" f& E& A
# M2 z; C# A3 I. h) D
国内知名的音乐剧先行者、《爱上邓丽君》的制作人李盾先生认为,现在中国大的音乐剧时代已经到来,许多海外剧目前来“抢占”演出市场,“中国的音乐剧要有自己的能力,至少也要与外来音乐剧持平。”
* F. ]4 k0 u. O. Y* s
" H' N$ {, Q; U( i$ m1 n N 中国的音乐剧发展现状,决定了中国音乐剧现今尚无法与国外音乐剧一较高下,持平并非易事。不过,李盾坚定地表示,中国应该走原创音乐路线,“‘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于国外好的音乐剧,我们要学着用他们的方法,但不要去‘描红’。”- \ W$ H0 w; g0 i& Q* A
8 v* d1 j y4 b: B1 @- U
对于最近国内刮起的“引进”风,李盾担忧地说,“中国的音乐剧自己要站出来,坚持本土的音乐剧。”李盾举例道,“韩国、日本每年都有上千场音乐剧在上演,几乎都是欧美的作品,本土的音乐剧市场很小,没有赞助商,更别谈立足之地了。可以这么说,韩日本土的音乐剧被抹平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影子。看到这一局面,他们很懊悔,想改变,却回天无术了。”, G8 X& I& f$ o- U
+ d _2 l$ ?6 `4 i( k- \% I6 Q) T
坚持:原创剧剧组“义务”劳动一年
. k% U& a ~# B
: V# S9 R* }% R' C i 原创音乐剧很难在第一轮演出后就能有所收益,等剧目进入第二、第三轮商业演出后再分红,这也是推动原创音乐剧面向市场求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
. \. u1 [, t0 A! F& i. Y7 u7 F& |' T& Q/ X* l
据悉,原创音乐剧《鲜花烈火》由郁百杨导演,他曾出任电影《碟中谍3》、《伯爵夫人》美术指导。演员等主创阵容也堪称豪华。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为了推动原创音乐剧的发展,甘愿“义务”劳动一年多,齐心协力来创排这部以蔡锷与小凤仙的传奇情感历程为题材的作品。
9 |: ?; v4 c/ S: Z
5 f+ g. `, h _3 ^6 }& \) G 据国内音乐剧专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高瞻音乐剧剧团团长金复载透露,《烈火鲜花》首轮演出5场,投入在150万元左右,目前已经靠票房收回了成本。当然,前提是主创人员不拿创作费,他们的收入将与演出收益挂钩。原创音乐剧很难在第一轮演出后就能有所收益,等剧目进入第二、第三轮商业演出后再分红,这也是推动原创音乐剧面向市场求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
- o4 {: f" R8 x% S; x! I5 c) z3 z0 }0 S# h1 ?9 g
据悉,《烈火鲜花》总共出售了1/3的门票,上海高瞻音乐剧剧团只留余下门票的1/10用于现场销售,其余都赠送给了戏剧学院、音乐学院、合唱团等喜欢音乐剧的学生,以更好地普及原创音乐剧。, _6 M$ p7 o4 K1 T' v3 w9 S5 {; n) {
3 g2 s- ^; n8 [0 \ 争议:翻演国外经典作品是否可取?) B2 {! ]8 W0 F# `0 \# ^
; G# n5 @& J+ S, g. d* V6 s “如果我们只是做引进商或者拿国外经典翻演,那么中国音乐剧的原创就只能停留在低水平。”
. ]# V2 m$ |: L" K$ p, J
. [) s4 D# g5 f. R 也有业内声音指出,对海外剧目进行适当的改编,使其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迎合国内观众的欣赏习惯,也不失为一种“险中求生”的好办法。《妈妈咪呀!》中文版自今年7月份首演以来,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上演了140多场,票房超过5500万,观众更是达16.5万人次,既叫好又叫座,并成功实现了中国音乐剧行业多个“第一次”的尝试和突破。
# \1 U/ w- @9 K& v' U9 T0 J. N* q! C, P" J4 G2 A
看过《妈妈咪呀!》中文版的观众都知道,全剧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除了故事情节,演员、语言、舞蹈都有地道的中国味。“西方的故事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由于文化背景、习惯不同,有些桥段观众很难理解。”所以《妈妈咪呀!》中文版加入了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幽默或方言,实践证明,效果是显著的。) j% _! i% \& \2 z
) D* h! A. |; ]. t! j3 ^
不过,金复载强调,中文版的国外经典只能作为饭后点心。“如果我们只是做引进商或者拿国外经典翻演,那么中国音乐剧的原创就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他认为,中国的市场不能永远成为别人作品的码头。只有将原创进行到底,才能更好地拯救整个国内音乐剧市场。! I5 Z( t8 x5 G) _: n# V# b
7 b0 |* K- N) q7 Z; `
% q7 B5 M! F1 ~. l
1 @3 H3 r [& Z+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