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好词友,你的作品对场景下人物的心里活动捕捉得很不错,歌词创作在主副歌间是有一定格式追求的,比如此作。整体很不错,我先说说副歌部分,一共四句,很凄切唯美,将两地分开的恋人通过时空间的物象联系起来,刻画了彼此的真情,或者是对聚首相依相偎的爱情的一种向往,用语恰到好处,有一定的高度,那么也就可以反复吟唱。主歌部分一共八句,以排比句式增强语气的同时个人情感此次升高。那么你完全可以这样处理,分开来表现作品的魅力,前四句用做主歌,紧接就是副歌四句,然后在主歌后四句,紧接副歌反复吟唱,这样一来或许感情的升华就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了。个见1 {/ c) @; \* M+ I- R) T" G0 D
2 j9 X$ z1 B9 ?+ g
/ Y, x0 }( y& f- c4 P: e' l' j夜如初,伤了半城月光
/ b) J! g1 }: o菊惆怅,碎了满地金黄
. b, F o2 T, O; y$ `沂河畔,谁的孤影拉长 n0 P e1 _7 g4 S# |
醉红尘,放我一世流浪(此处的放字,我反复推敲,可用“许”。放就是流放的意思,“许”有,允许,许诺,给出一个空降的想象力,要获得谁的允许,那么此处是获得自己的允许,包含了自己流放自己的情感的意思,在词作的情感上起到一个发起,就是因什么而要流放自己) G$ T6 u7 y8 l2 z
& L, _+ k x3 U$ n7 C$ K; ~, y一壶清酒解千愁看几度燕来又飞走
' X! g) w' @) ?- M5 F/ _ l) @人消瘦独上西楼,这般念欲口还休
) T2 b* K4 R* O春去秋来情依旧我满怀相思君知否8 T4 T4 k" l2 S) D W
望穿秋水盼聚首,西窗同结鸳鸯扣
, U+ y2 F% v3 p' P
: Y; l6 e* V. c- C4 [# U云墨染,尽将情丝埋葬
* L" H$ q1 E, e* w% @梦自惊,芳华随风掩藏
1 O; k/ z- X; S+ O P3 S你的眸,读不尽的沧桑
. T8 U7 l& _" @& `4 o1 Y$ }1 S# _那抹情,怎能说忘就忘; |/ O7 e, P7 q$ u5 t% `* ?, t: T
7 |/ y0 c4 x. F
一壶清酒解千愁看几度燕来又飞走
6 e6 |' K4 O, y" m人消瘦独上西楼,这般念欲口还休1 S' }: X' B/ i- b0 g9 h3 P
春去秋来情依旧我满怀相思君知否
8 _) a- r, o, T' d望穿秋水盼聚首,西窗同结鸳鸯扣, W2 F- i$ ]$ y
4 j9 v0 p: Y3 @* F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不当处还谅解。问好继续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