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78|回复: 1

[乐理知识] 没有低谷 哪显高山

[复制链接]

619

积分

3

听众

30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619
azrfo 发表于 2015-7-28 19: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歌曲创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表现力( v- q& N$ B" e
7 b/ F$ [6 S  `+ G# l4 q0 K# X# r
    内容摘要:歌曲创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极具表现力的,且运用非常广泛。它可以表现在音乐构成要素的各个方面。人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把音区、音色的对比,节奏节拍的对比,速度、力度的对比,调式、调性的对比运用到歌曲创作中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使歌曲的演唱抑扬顿挫,旋律高低相伴,节奏松紧有节,速度快慢有序,不但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而且使歌曲的意境更加鲜明,音乐性格更加生动而富于美感。
5 B+ }5 Q$ Z# X5 O( I
6 _) |. ~# e7 W9 I: U6 l    关键词:歌曲 对比 表现力  Q% m3 f. j5 c' y

# U# ]* s9 N' n; j, g    “没有低谷,哪显高山”这句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的确也道出了一条非常深刻的哲理,那就是:任何事物总是在相互比较中见区别,在彼此对立中显本质。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无不验证着这条哲理。对比——即相互矛盾的两方面的比较、对照。没有低谷,哪显高山;没有白天,哪有黑夜;没有幸福,哪有痛苦;没有真、善、美,哪有假、恶、丑等。这些矛盾的事物既对立又统一,它们在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推动事物不断发展,这种对立统一的规律在艺术创作中就是对比。歌曲创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相当广泛,而且非常有效果。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把“对比”这种美的形式与手段运用到歌曲创作实践中来,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使歌曲的演唱抑扬顿挫,旋律高低相伴,节奏松紧有节,速度快慢有序,不但增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使歌曲的意境更加形象鲜明,音乐性格更加生动而富于美感。
! c/ Q, i: r  l1 l1 {1 T% }2 V! e& q  ~& K2 {3 h- E* L. |( n$ L
    本文试图从构成音乐几大要素中去阐明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及表现力。
8 j. a" l7 }, R: c# Q- }+ V: |
8 T- b$ ~; U4 r( ~  H; I0 e    一、音区、音色的对比
! X$ |3 S' b3 P- t
: v& N: [) I0 x1 D    音区、音色的对比,在歌曲创作中运用相当普遍,特别是在多部曲式结构中,音区、音色的对比,可以使歌曲获得更为丰富的表现力。一般来说,不同音区,其色彩是不一样的,表现力也是不相同的,就人声而言,音区愈高,其音色明快、清朗,宜表现高亢、激越的情绪,音区较低其音色厚重、暗淡,宜表现深沉、含蓄之情绪,而适中的音区,其音色坚实、柔美,宜表现深情、喜悦之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特征的事物、景象以及心理感受,都为各类音区的表现特色提供了充分的联想。那湛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喜悦的心情,一般都与高音区有关;乌云密布,灯光昏暗,心情惆怅,几乎离不开低音的表现;而中音区则多与安详、怡然的心情,甜美而富于诗意的诉说相关联。所以说,不同音区、不同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力是不一样的,对音乐形象的深入刻画也是不一样的,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这充分显示了音区、音色的表现功能,我们在歌曲创作中要善于运用这一对比手法,使歌曲在形象的塑造上、在性格的刻画上以及在情绪的表现上获得更为丰实的表现力。. D& ^* }0 w5 f1 d& ?1 l1 B
3 f& h# U, k0 X, {0 u* F* e" c
    如歌曲《那就是我》(晓光词,谷建芬曲),全曲由三个段落组成,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曲调,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赞美与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的一片深情。歌曲第一个段落——A段,是一个普通的呈示段落。作曲家为了追求相对的稳定或者说为后面的情绪发展留有空间,旋律一直在中低音区(d1-d2)徘徊陈述。随着歌曲情感的逐渐深入,乐思在历经第一个段落的呈示后,运用音区的对比,以一个纯八度的大跳,一下就将整个中间段(B段)带入到高音区,并居高不下一直漫游在c2—a2之间,与前后段落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节奏放宽、大跳掀动的波涛浮动的环绕式旋律线之间,强化着游子对母亲的深情。伴随着旋律线的逐层下降、结构的分解、节奏的细分、紧凑之后,结合歌词“那就是我”的四次重复与模进手法的结合,推动着旋律线逐层上扬,将旋律推向全曲时值最长的高音a2,触动了全曲高潮区中的最高点,从而将情感的波涛推向最高峰,寄托着游子的满腔热情。这种音区、音色的对比运用,使歌曲《那就是我》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得更加丰富和强烈。
4 P( u2 Z4 ], n: t+ j+ B! M6 e0 |! d8 A0 `2 q0 h; F
    二、节奏、节拍的对比
% o# O+ Y# b5 O/ V
3 g: r: B* ^4 x* v; B( V' R; J    节奏、节拍的对比,在歌曲中的运用是非常多见的,也是非常有效果的。节奏是旋律的骨架,离开了节奏的旋律是毫无意义的。从这点看,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是多么的重要。一部好的作品,总是具有某种节奏的鲜明性、肯定性与对比性。而贫乏、混乱、呆板的节奏,只能使音乐机械、抽象化,从而失去其艺术生命。因此,节奏与旋律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音乐的开始,才能在音乐的表现中更为深刻地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刻画音乐形象与性格。节奏与节拍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好像骨骼和血肉一样,它们相互依存、有机结合,共同为完美塑造音乐形象而服务。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但作为音乐中的节奏来说,它既不能“太”规律化(这样会显得呆板),也不能“太”复杂化(这样会显得杂乱无序),它的对比运用,主要体现在松与紧、疏与密的有机结合上。只有这样,歌曲中的节奏才有对比,只有错落有致的节奏在与旋律巧妙结合时,才能真正地表现音乐、表现情感。
, M( L% U  O1 m( `  f
" \  o. X; ]( ~: }/ k    如歌曲《在中国大地上》(晓光词,士心曲),歌曲由三个乐段组成,属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该曲的中间部(B段),与前后两段在音区、节奏、调式、调性上对比非常强烈,特别是在节奏上对比是非常明显的,效果非常好。歌曲的A段,是一个普通的呈示型乐段,由两个合尾换头的长大乐句构成的扩展乐段,全段在bB宫调式上陈述。该段节奏舒展,音调宽广,环绕式的旋律线一直处在高音区飘荡,象征着中国大地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恢宏气势。B段则采用全新的音乐材料,在F徽调式上呈示。该段以强拍休止、紧凑的节奏型,级进为主的环绕式旋律线,中低音区的旋律走向等手法,与两端形成鲜明的对比。密集紧凑的节奏型不但与两端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给歌曲的情绪带来了欢快、喜悦的色彩,使旋律婉转、流畅,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祖国的建设蓬勃发展,到处都呈现出勃勃生机,一片繁荣的景象。由此可见,歌曲中节奏的对比运用,不但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也使歌曲的性格更加生动,形象更加鲜明。/ }' z- a8 h! Y! B& k* j
- O) m% K4 X  s! j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积分

3

听众

30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619
 楼主| azrfo 发表于 2015-7-28 19: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速度、力度的对比* W# a- a# Z1 B, [; V+ D; o3 v2 T

) b9 W" c: k% {/ U0 B/ J# u" p    速度、力度的对比,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也是相当普遍的。速度、力度的变化与歌曲的情感、形象的刻画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不同的力度、速度的变化,在音乐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在音乐的陈述中,尤其是较长的篇幅中,音乐不会自始至终都采用一种速度,随着情感的变化,也会带来速度上的细微变化或者渐快、渐慢乃至突然急剧的改变速度等,这种速度上的变化也带来了歌曲情绪的变化。一般来说:诙谐活跃的舞蹈、欢乐的歌唱、愉悦的情绪,多用快速来表达;缓慢沉重的心情、深入的思索、田园的风光,多用慢速来表达;而雄壮的进行、娓娓动听的诉说,则多用中速来表达。作为力度来讲,它与歌曲的形象、内容的表达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一般情况下,力度愈强,给人带来的紧张度就愈大,情感的波澜起伏就更强,而力度愈弱,给人带来的紧张度就愈小,情感的波澜起伏就弱。力度的增大与减小,还与旋律的升降、节奏的变化有关。一般旋律上升时,就会伴随力度的增强,旋律下降时,力度也会随之减弱。力度与速度一样,都会因情感表现的不一、发展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在歌曲创作中,运用速度、力度的对比,可以获得不同的音乐形象或者不同的音乐情绪。两者之间,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使歌曲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 \3 @3 @  C7 Y0 S& x/ E: n7 S7 ^& e5 h  h! K! W
    如歌曲《古丈茶歌》(夏劲风词,龙伟华曲),该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抒情的音调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之情。此曲民族风格浓郁,韵味十足,歌曲由两个段落组成,第一乐段在自由、舒展的节奏中,以慢速、优美抒情的音调陈述着主导乐思;第二乐段在速度上、力度上与前段形成较大的对比,以轻快的速度、甜美的旋律将主导乐思的材料予以发展(派生性的对比),两种不同的速度刻画出同一形象下的两种不同的情绪。音乐形象鲜明,情感表达真挚。
* Y$ V: d) c& H, u5 Y
! r& H; V+ D. d# O    四、调式、调性的对比
# |- C8 R2 l& t) Q9 X, n2 E* G# T/ q0 C- B# ^, W8 P
    在歌曲创作中,调式、调性的对比如果运用得法,其效果很容易出新。由于各种调式的自然属性与特性的不同,其色彩也是不一样的。调式、调性的对比不但是情感内容表达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主题发展的重要手法。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音乐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区性,甚至音乐的体裁、性格、气质也常与调式相关联。调式、调性的对比,能给音乐带来不同程度的内在发展动力和色彩上的变化,从而体现出气氛、情绪和形象上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8 t! M' l- j' b9 l
: i) ?. z! |/ k- \# n  m& l
    如歌曲《大地飞歌》(郑南词,徐沛东曲),该歌曲由两个段落组成,属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歌曲一开始是一个散板、宽广的引子,高亢、嘹亮的旋律,表现出诗一般的意境。紧接着通过一个快速、热情奔放的衬词间奏,转入歌曲的主部,主部由两个段落构成,作曲家徐沛东先生将歌曲的A段建立在bB羽调式上陈述,B段建立在bB宫调式上陈述,运用同主音转调的手法,使两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由于调式、调性的对比,给歌曲带来了新意,使歌曲形象鲜明、情感丰富。热情奔放的音调也表达了人们过上幸福日子的好心情,同时也讴歌改革开放的今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Y% [; ?1 T; ]) O

. B8 |9 w# A6 R9 C: A: I7 |; G    总之,歌曲创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可以表现在音乐构成要素的各个方面,如乐音的高低(音区)、节奏的宽紧、色彩的明暗(调式、调性)、速度的快慢、响度的强弱、旋律线的起伏、体裁的异同、情绪的涨落、形象的美丑、手法的平奇、演唱的刚柔等,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综合使用。任何事物总是在相互比较中见区别、彼此对立中显本质的。有对比才有发展,有对比才有新意。这种对比中见统一,统一中有对比的手法,不但使艺术作品多姿多彩,富有个性,而且其感染力也就更强了。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26 06:07 , Processed in 0.12701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