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93|回复: 1

浅谈手风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

[复制链接]

8923

积分

5

听众

430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923
geci110 发表于 2015-7-21 07: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风琴(Accordion)自一八二九年奥国人达安发明以来,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这种乐器既能独奏又能重奏、伴奏,其音色优美,是一种节奏性强、和声比较丰富、结构较完整的乐器。再加上有音色变化器,可以变化音色、扩大音域,以增强其音乐表现力。所以在演奏华彩流利的旋律中,有它独到之处,给人一种精神振奋而又轻松的感染力。同时它还可以表现忧郁、悲壮、伤感的情绪。当几部和声出现时,给人一种雄壮而有力的气氛。这一乐器运用好了可以相当于一个乐队。
  那么,如何去运用技巧?如何去表现音乐呢?笔者现根据一定的美学原则,结合手风琴这一乐器的性能,从听觉艺术和心理感受及技巧运用方面,就手风琴演奏表现的一些问题谈个人之浅见,试作交流。
  一、心理感受是演奏表现的前提
  1、人耳朵必具功能:
  ①在我们的手指按下键之前,必须对要发出的音响有一种要求与设想,就是要想到你所要演奏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声音还没有发出来但自己的听觉却已经有了想要听到的音响。
  ②当声音发出来后,用自己的耳朵去检验、判断发出的音响,是否和自己所设想的相一致。
  也就是说:我们在演奏之前要给乐曲构出一幅“图画”,掌握乐曲的风格、特点、旋律层次、速度、强弱变化及转调等。
  2、如何去感受音乐呢?
  在记谱确定以后,一、二度创作有了明显的分工和区别,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又一度创作生命的创造,成为联系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中介。
  现实生活激发出作曲家创作欲望和创作灵感,作曲家要把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感受、情感概括成为深化和强化了的感情形态,再用乐谱这种符号体系,尽可能准确、详尽地记录下来。表演者则在深入研究这些乐谱后把它转化为活生生的音响运动,使可感觉的形象展现在听众面前。由此可见,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这两者的创造基础不同。一度创作受到所接触的生活及其对生活的感受、体验、理解所制约。
  正因为二度创作是一度创作基础的再创,是完成音乐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二度创作要受一度创作的限制。这就是说,我们在进行音乐感受、设计演奏的音响时,以主观臆造的音乐形象来“偷换”作品原有的形象,导致原作面目全非。所以在我们的耳朵具备前面两种功能的同时,进行二度创作是必须掌握以下美学原则:
    ①体验、想象、理解与领悟相结合——实现审美再创造的心理基础。必须在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基础上巧妙地把感情体验、想象领悟结合起来,去领略作品的丰富内涵,把握基本情调,从而使外在的物质材料形成一个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的有机整体。这是音乐传达必要的审美感受心理形式和音乐形象再创造的必要心理基础。
  ②表演者应有独具个性的审美心理形式。
  ③再创造的激情和控制相结合,达到完美的创造境界。音乐表演要达到完美创造的境界,表演者除了必须具有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和使之转化为感情形式的技巧之外,还要有强烈的再创造激情以及收放自如,控制激情的能力。即不能言过其实。
  以上几方面,笔者认为这是手风琴以及其它乐器在演奏中存在的共性,是演奏者表现音乐的心理基础。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23

积分

5

听众

430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923
 楼主| geci110 发表于 2015-7-21 07: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根据手风琴乐器的性能特点,运用技巧去达到再创造的目的。

  一般说来,音乐的表情,主要指速度的快慢和声音强弱的变化,进而涉及音乐的语气、呼吸、高潮布局等。而要做到这些方面,在手风琴上主要从风箱和触键去考虑。正确地、有目的用好风箱和触键就能达到手风琴演奏的表现。

  1、关于风箱对于音乐表现的作用。

  音乐中音响力度属于艺术表现范畴,是音乐表情要素的最重要成份之一,它与技巧动作之间是主从关系,有着本质区别。因此,风箱力度的变化控制,直接与演奏者本身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有关,也就是说,从动作能力上讲,有的演奏者不一定是技术原因而做不到某种风箱的运用与控制,而是从艺术音响观念上,根本就没有这个要求(或言没这个概念),所以,也不可能去做。

  比方说:在演奏巴赫的赋格及复调时,风箱要求大多是平稳地进行,在力度上变化不是很大,有时更要求柔和,这是演奏巴赫作品应掌握的一个要点。要演奏波尔卡或是进行曲则不同,尤其是波尔卡要求表现出跳跃活泼,旋律进行中时常出现“音头”,在这“音头”上就要通过风箱突出,“音头”的处理是旋律层次的手段之一,这时风箱就不是一直平稳,而是要求在某一个音上顿一下风箱,如《微笑波尔卡》中的五、六小节,第六小节两拍中的三个音都要求通过风箱来突出(顿三次风箱),又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中的最后一段有连续八度上行,共十六个音,这里则要求每一音顿一次风箱,而且是随音的上行力度加强,同时最后几个音放慢速度。像以上演奏方法,有的谱子有符号标记,有的则没有,这就全靠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靠演奏者去创造。再如演奏《西班牙斗牛舞》,风箱要求一直处于“紧”的状态,而不能松弛下来,否则就不能表现出斗牛士的雄姿。

  平常我们说某人演奏手风琴激情不够或是说某人演奏手风琴很有激情,这主要是他在风箱上运用得好与否,强弱处理是否得当。恰到好处的力度处理,分出了乐曲层次,因而在音响上的变化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也就是说,艺术表现中对比塑造能力的重要性。有的手风琴演奏者也许能够单独地奏出许多不同层次的力度变化,但在表现一首完整的艺术作品时,却总是很难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也正是缺乏音响对比度能力和缺乏音响整体把握能力所致。正如前面提到的,要构好一幅“画面”的重要性。

  总之,在演奏手风琴中,音乐力度的变化层次、音乐的连贯和停顿、音乐句逗的划分,也都要通过风箱力度控制与手部触键相配合,才能圆满地做到。

  另外,通过风箱外形变化,可以从视觉上补充、丰富音乐表现力。

  2、关于触键与音乐表现的联系

  在手风琴演奏中,连音、断音、跳音等都是通过不同的触键方法来奏出,而这几种音的运用却又是音乐表现的手段之一,所以,掌握好触键方法,又能增强音乐表现力。

  ①连音。连音的触键方法是要求手指尖贴键,然后再逐渐用力往下压(沉),而不能突然出现声音、连音的下键动作不能一次就完成,且在下个音开始下键的同时前一音再起键。如在演奏《柴金奏鸣曲》(二乐章)时,第一段是表现忧郁、伤感的情绪,除风箱要特别控制外,在触键上特别讲究,要求手腕松弛,指类贴键,然后靠“内力”使指类下沉,而不是弹奏。在这种情况下手指触键面稍大一些,这样,通过与风箱的配合,速度上稍加处理就可表现出乐曲要求的伤感、忧郁的情绪。

  ②断音。断音的演奏只需将音与音之间分开就行了。时值要够奏出似连非连,又保满柔和的效果,如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大调)中许多地方都是用非连音奏法——断奏。

  ③跳音。跳音要求下键快、起键快,触键面小,奏出有弹性,可粒性的音响效果,这种奏法主要表现欢快的乐曲,如《霍拉舞曲》,这是一首速度快的乐曲,要演奏快速流畅的乐曲就要求指尖触键面不能太大,甚至越小越好,但有一点是手形要好。再则,如果触键面大,过多地占用手指触键时间,不仅影响演奏的速度,而且奏出的音色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以上手法都不能独立地存在,它们都是起到相互衬托彼此突出的作用,所以在演奏中,断、连要分清。

  ④对比性的触键。这里指的是当乐谱上无任何标记,而要根据音乐进行的需要,在触键上分出层次。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中的八度连续进行,为了将音乐推向高潮,表现出气势磅礴之势,要求在风箱作用下手指触键有所对比——动作从小到大,触键由浅到深,力量由轻到重,时值由短到长,使音乐呈现由弱到强的效果。又如《闲聊波尔卡》中的八度进行也属这类情况,要求演奏者把握好情绪,在演奏中体现。换言之,如果遇上上述情况,在触键上不作对比,音乐层次出不来,那就谈不上表现音乐。

  所以,要表现好手风琴,演奏者必须在把握好不同情绪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触键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音乐。

  三、通过音乐感觉填补技巧的不足。

  前面谈到的都是通过技巧去找音乐。然而,在演奏中往往有好些时候是这样的:事先没有想好的技巧却随音乐思路的进行而自然用上,这就是演奏的即兴性。作为一个演奏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即兴能力,从音乐中去找到技巧、运用技巧。同时,当我们的心境全处于音乐之中时,会减少紧张度,增强身体各部的协调性和肌肉的放松,各部的协调,对于演奏及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演奏者必须从心理上做起,而全神贯注于音乐之中也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四、练好扎实的基本功,不断提高艺术修养。

  通过以上几方面,笔者认为,要在演奏手风琴中表现好音乐,除不断地、有目的地练好各种技巧外,还要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也就是说要技术硬,修养高,素质好。也就是“熟能生巧、巧能生辉”。

  所以平常必须有目的进行各种技巧训练,多听音乐,无论是手风琴或其他乐器的均可多作一些尝试和设想,这样就能慢慢地提高手风琴演奏中的表现力。

  以上均为本人参照一些资料,根据自己多年来在手风琴演奏、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综合得出的一点看法。手风琴已发展到如今,演奏流派各异,毋言统一、固定之技法,加之水平有限,文中不免存在诸多问题,愿同行们给予指正。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27 03:03 , Processed in 0.126804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