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88|回复: 1

[剧本台词] 毛卫宁难忘"王二小" 研究抗战歌曲入剧

[复制链接]
AdurdendCut 发表于 2015-7-18 11: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一首深情的《卢沟谣》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长城谣》……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有一大批经典的抗战歌曲响彻中华大地,激励着千千万万爱国将士和民众奔赴抗日救亡的战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那些激昂的抗战旋律至今仍然带给我们无限激情与感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最美的抗战歌曲",人民网文化频道特别推出"寻找最美抗战歌曲"大型策划,独家采访到来自影视界、音乐界和文学界的70位名人,讲述他们心中最美的抗战歌曲,重温那些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高亢旋律。

毛卫宁(资料图)

在今年的21届上海电视节上,导演毛卫宁凭借《平凡的世界》夺得上海电视节最佳导演奖。《平凡的世界》帮助毛卫宁摘得了桂冠,而他早年导过的许多优质抗战剧则为其奠定了群众基础。毛卫宁对抗战歌曲很熟悉,《松花江上》和《歌唱二小放牛郎》都是他久久难以忘怀的旋律。毛卫宁还透露,他会考虑是否在抗战剧中加入经典抗战歌曲,以重焕它们的光彩,也唤起年轻人对家国历史的记忆。

《平凡的世界》以其厚重的历史感和质朴真诚的情感,给国产电视剧树立了一根新标杆。实际上,作为"总舵手"的导演毛卫宁,早在2012年就拍摄过《战旗》这样品质优良的抗战剧。目前,毛卫宁正在拍摄"战旗"系列的续篇《怒火英雄》。该剧独辟蹊径,首次将焦点聚合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华英雄儿女对日本臭名昭著的"毒华计划"的英勇斗争上。

作为抗战剧的资深导演,毛卫宁对抗战歌曲也有较多的接触,他向人民网记者畅谈了眼中"最美"的抗战歌曲。毛卫宁印象最深刻的两首抗战歌曲一首是《松花江上》,另一首是《歌唱二小放牛郎》。毛卫宁坦言,随着时光的流转以及当下年轻人审美趣味的改变,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抗战歌曲如今依然被广为传唱的已经不多了。然而,《松花江上》和《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两首歌可谓是跨越时代的经典,传唱至今依然经久不衰。

在毛卫宁看来,《松花江上》的风格比较悲怆,"歌词配合着哀婉的旋律把中国人失去家乡的心情表达地很充分"。《歌唱二小放牛郎》则更接近叙事民歌,"它朗朗上口的旋律曾是我们年轻时最常唱的歌曲,此外,歌词对王二小的一咏三叹,又能勾起我们对战争年代的回忆以及对少年英雄的敬仰、缅怀。"

如今,许多战争题材的影视剧都会选择经典歌曲作为插曲乃至主题曲,比如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是家喻户晓的《十送红军》,年初山东电视台热播剧《大刀记》的片尾曲则是《大刀进行曲》。问及将来的剧作中是否会安排优秀抗战歌曲作为主题曲,以重焕这些经典歌曲的生命力?毛卫宁很认同人民网记者的提议,他表示:"我们一定会认真地考虑,只是现在还没具体研究放哪首歌更合适。"(采写:唐平)

《歌唱二小放牛郎》

词:方冰曲:劫夫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

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

英勇的牺牲在山间。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血染红蓝蓝的天。

秋风告别了这个村庄,

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创作背景:

《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1942年。它以叙事歌曲的形式,描述一位机智勇敢的放牛娃将日本侵略军引进我军的埋伏圈被消灭,自己壮烈牺牲的故事。抒情婉转的旋律,近似民间小调的风格,寄托了人民群众对这位抗日小英雄的哀思。建国后,曲作者将原曲改编为童声合唱曲。

人物名片

毛卫宁,1963年7月13日出生,著名影视导演,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理事。2008年荣获韩国首尔国际电视节大奖,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视50年优秀导演奖。2015年凭借《平凡的世界》获上海电视节最佳导演奖。主要作品有:《誓言无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身份的证明》《我的孩子我的家》《战旗》《十送红军》《平凡的世界》等。

稿源:人民网

作者:

1960年邓小平与毛泽东在北京(资料图)本文摘自《历史的见证:"文革"的终结》,薛庆超著,九州出版社,2011.4毛泽东逝世的时候,邓小平已经失去了人身自由,处于一种活动空间仅限于自己家庭所在的大院内的"软禁"状态。他虽然不能亲自前往中共中央设置的吊唁大厅,向自己尊敬的伟大领袖和导师表达无限沉痛的心情,但仍然和家人一起,在家中设置了一个悼念毛泽东的灵堂,献上了一幅花圈,表达自己对毛泽东的无限真挚的感情。

韩国媒体当时关于仰光爆炸案的报道《被遗忘的恐怖分子》作者罗钟一朝韩对峙的半个多世纪中,成千上万的秘密工作者被双方从公众视野里"抹消"。作为1983年缅甸仰光爆炸案的主角,朝鲜公民姜民哲(音)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是最致命的特工之一。1983年10月9日,姜民哲(音)与两名同伴在缅甸仰光博物馆前引爆炸弹,试图刺杀到访的韩国总统,按计划,后者应该在那里敬献花圈。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6 01:44 , Processed in 0.09968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