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人类历史上起源最早的音乐之一。我们的祖先大约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能用禽骨和陶土制作出骨笛和陶埙这样的吹奏乐器,到黄帝时代已有笙簧创制和音律理论出现,从《诗经》中“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等诗句可以窥见,琴、瑟、钟、鼓、笙、簧等民族乐器已经在民间生产劳动和宫廷大型宴会上使用普遍。后来经过各个历史朝代的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日臻成熟,形成以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为基础,内容丰富、理论完备、特色鲜明的中国民族音乐体系。毋庸置疑,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的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力量与追求,一度成为世界音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 m4 q/ F1 }, u. O! M h' ]
; G1 y7 w5 h$ q3 @4 A! A 然而,自明清以来在我国文化输出落后、中西文化传播不对等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民族音乐渐已丧失其应有的影响和地位。因为对内纵向传承的乏力和对外横向传播的弱势,过去几十年真正国际化的歌曲只有一首《茉莉花》,乐团只有一个“女子十二乐坊”,而单薄的《茉莉花》和“女子十二乐坊”显然并不能够带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国际化。而在如何通过大型音乐节会的举办将中国民族音乐发扬光大传播开去,近年以来我国的广西、湖南、内蒙古等省区陆续开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 k" d" v5 B. ?6 m : f D! v# H' k9 y4 ~# l7 k2 P1 S 1993年,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继承和弘扬壮族人民的文化艺术,加强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广西举办了首届“国际民歌节”。而为了把民歌节办得更具特色,1999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定于每年的10月份左右在南宁举行,由南宁市人民政府邀请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联合举办。而从2004年起,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连续服务多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实践中,成功开启了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的新篇章,也成为广西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一年一度的包含民族服饰博览会、民族风情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劲的现代气息,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6 r3 P+ ~ g5 T3 T) S * A# ]1 p5 u2 J1 N P6 w+ |0 _ 2003年,在湘西凤凰古城南长城上举行的“世界围棋巅峰对决”上,当时的中国围棋第一人常昊执黑负于韩国的“围棋皇帝”曹薰铉,一局战罢,音乐声缓缓响起,国手常昊在南长城的夕阳下流下热泪,这给此次活动的总策划叶文智以及曾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和格莱美最佳作曲奖的著名华裔音乐家谭盾以极大震撼:“宠辱不惊的世界冠军,竟然会被突如其来的音乐击中,可见音乐的力量之大!”,经过6年的酝酿和筹备,以“世界的自然遗产,我们的乡村音乐”为主题的“首届国际乡村音乐节”2009年5月在湖南张家界市成功举办,世界乡村音乐发源地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的Lucy Angle乐团、南非鼓咖啡乐队、澳大利亚篝火乐队、埃及尼罗河民间乐团、以色列卡迈尔城民族乐团、希腊民谣之母玛瑞扎、陕西华阴老腔、贵州侗族大歌等来自全球5大洲22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支乡村乐队汇聚张家界,而张家界市市长赵小明怀抱吉他载歌载舞演奏约翰·丹佛的《乡村之路,带我回家》的卡通形象更是不胫而走,“卡通市长”迅速走红网络,并引发社会各界持续热议,成为该年度最炙手可热的新闻关键词之一,全程负责此次音乐节外宣工作的我也被指“为张家界节约了至少一个亿的宣传费”。该活动后来被李长春、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文批示“巧用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一次成功实践”,2011年第二届国际乡村音乐节举办单位由上一届的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和湖南省文化厅联合举办升格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文化部举办,“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经过2009、2011、2013先后三届的成功举办后已成为张家界、大湘西、湖南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不但提升了张家界的文化旅游品牌,而《马桑树儿搭灯台》《郎在山上打一望》等等桑植民歌和高腔、平腔、仡佬腔、叭固腔、拦门歌、送亲调、哭嫁调等湘西乡村音乐形式也通过国际间的交流为更多中国和外国的年轻人所熟知。2 N" ]+ d+ _6 c& o5 ~/ d(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