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简介:4 B$ W2 a2 o v$ l
武汉作家协会成立于1982年5月,简称武汉作协。武汉作协是武汉市文联领导下的武汉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武汉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协的行政层次为:会员大会、理事会、主席团。会员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由会员大会选出的理事会代行大会职权。理事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选出的主席团为常设领导机构。
8 }' s5 Z. A- m A# I9 J( X0 V: o5 C: D+ G9 @+ U; `
主要职能:3 ]# l% |2 N1 K5 M/ r
(一)贯彻执行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执行会员代表大会、创作学术委员会的决议和决定;
0 J( b; L3 L; c. [/ e$ i (二)领导、管理所属创作学术委员会,指导各区作协及有关文学组织开展工作;联系市作协会员并给与业务指导和帮助;/ h2 i6 H7 y& _5 q, ]/ Q4 ^
(三)引导、教育、鼓励全市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提高文学创作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创作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学作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e/ M& ]5 [4 n$ c (四)组织开展文学评论和调查研究工作;
: M4 E) W3 k( h6 U" x' _$ o (五)负责作协的组织建设和宣传工作;培养、扶持文学创作、理论研究新生力量;宣传、表彰优秀文学创作成果;. C7 j9 e3 B( i$ [
(六)反映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 Y+ u# O- m5 j! m& q. ~ (七)开展同国内外作家、文学组织的联谊,参加国际文学活动,推进中外文学交流;0 H( }5 f, V' E" B* @
(八) 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作协交办的其他事项。
" W2 z9 i2 r% [2 q
0 B6 H) r Q+ S2 O6 `单位负责人:董宏猷 (市作协主席、专业作家)& r6 U3 {- T2 T1 {
* q- p6 ]& l5 H作协主席团:
( F+ ^* C5 [$ ]1 Q o5 `/ {, [4 }4 m4 e2 _9 `
( C$ R; V8 c( r8 d5 |" \
( Z9 Q! W l6 c, A. I7 V
- w6 r$ g/ h; R; P( u' v$ z 主席:董宏猷 (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祖籍湖北咸宁市,生于武汉。华中师大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学语文教师、文学期刊编辑。现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著有《董宏猷文集》四卷,长篇小说《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十四岁的森林》、《少男少女进行曲》、《胖叔叔》系列小说,科幻小说《山鬼》,小说集《湖畔静悄悄》、《长江的童话》、《深巷明朝开杏花》,诗集《帆影》、散文集《三峡绝唱》、《白壁赋》、《男子汉之歌》、《森林笔记》、《扛着女儿过大江》,以及长篇报告文学等多部。在海内外获奖30余次,曾3次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次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以及中国图书奖、文化部“蒲公英”文艺金奖,冰心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优秀儿童文学奖、湖北省文艺明星奖、湖北省屈原文艺奖等。多部作品被译介到海外,并获台湾优良儿童图书金龙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共青团中央全国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 W2 f9 d) ^- J# {
4 R3 {; y" U' g, g* } H1 O
; a3 S7 g* r, W: a) A4 K, m, W6 E" a* i0 ?; B
. c7 A# H" _/ u3 ^# O' b& l
驻会副主席:王新民 (兼作协秘书长。笔名斯民。生于湖北省武昌县大桥乡。大专毕业。当过农民、工人、机关文书、报社文艺编辑。曾任武汉市江夏区文体局副局长,武汉市青年作家协会秘书长,湖北省、武汉市青年联合会委员。近30年来,先后在国内外120余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文艺评论等体裁的文学作品1300余篇(首),约300万字。其作品曾获10余次省市级文学奖,有20余篇(首)作品被收入多种版本的选集或译介国外,并有20余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对其作品进行专题评介,武汉出版社还出版了评介王新民作品专著《王新民论》。出版著作有:诗集《走向黎明》、《美丽的阵痛》;散文诗集《颤抖的灵肉》;少儿诗集《温柔的小溪》;评论集《与缪斯女神握手》;随笔集《泅渡》、《文化阡陌》以及《王新民集》四卷等。其创作实绩列入《中国作家大辞典》等文艺辞典。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武汉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武汉作家》总编辑。)/ g" d4 a! P% `; ^, ^
, ]) o4 T; q3 g
: G! ?' o: B; J
) ]; g6 P* L/ j
- S9 ? W# d& @9 q' k( W0 `" j
副主 席:邓一光 (文学院院长、专业作家。蒙古族。湖北麻城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当过知青、工人、新闻记者、自由写作者、合同制作者、文学刊物编辑。现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学院院长,武汉市文联文学院专业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5年调入武汉市文联。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家在三峡》、《走出西草地》、《我是太阳》、《红雾》、《组织》、《想起草原》、《一朵花能不能不开放》、《亲爱的敌人》、《我是我的神》两卷本;中篇小说《远离稼穑》、《父亲是个兵》、《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等30余部;短篇小说《狼行成双》等数10篇;小说集《红色贝雷冒》、《孽犬阿格龙》、《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散文集《脚下地图》;艺术随笔集《从大地走向大地》;诗集《命运风》;电视剧本《城市星空》、《江山》等;还出版《邓一光文集》四卷本。其作品多次被国家级权威选刊转载,并被译介成英、法、俄、日等多国文字,传播海外。作品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全国十佳长篇小说奖、《小说选刊》奖、《中华文学选刊》奖、上海市长中篇小说奖、上海文学奖、湖北屈原文学创作奖、湖北“五个一工程”奖等。本人曾荣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五个一批”人才、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此外,酝酿7年之久的长篇新作《我是我的神》,被评论界称为“这是近些年来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是一部对这个时代的精神疑难做出有力回应的作品。”)* v0 M4 r0 y2 T4 i0 y$ I+ A
/ P4 @. B" x$ J9 Z8 c# m3 J) m2 f+ s
- t" \8 I$ g, `5 Q$ R
( N1 K E5 A% G/ Q5 ` 副主席:彭建新 (原作协秘书长、退休。笔名季则、傅勘。湖北武汉人。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北大学前身),曾在中学舌耕10余年。1985年后历任《武汉青年报》副主编,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培训处处长,武汉作家协会专职秘书长、副编审,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武汉市作家协会理事。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1995年开始以武汉城市发展和地域风情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创作,之前以诗歌、散文、随笔为主,亦涉猎中短篇小说及报告文学。迄今发表长篇小说、诗、散文、评论等百万余字。著有长篇小说《红尘》三部曲:《孕城》、《招魂》、《娩世》;长篇传记文学《中国十歌妓外传》;还有编著(含与人合著)《爱的选择》、《让我们与历史对话》、《雕塑大武汉》、《江潮》、《凝固的记忆:武汉老街巷》等。编辑的《“胭脂厂长”铁事》获1983年全国青年报刊优秀作品二等奖。)4 f) G' q1 q) q. q0 a
8 o& q, A7 ^5 ?6 W' v
# p. R. u3 K; V4 J1 D
, R$ m0 R) x' W" P [
( e0 T6 q7 L B/ n$ O" [ 副主席:胡发云 (专业作家、退休。湖北武汉人。武汉市文联文学创作所专业作家。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60年代初开始学习诗歌与音乐创作,并发表习作。80年代初开始发表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作品。著有小说集《晕血》;散文集《冬天的礼品》;诗集《心灵的风》;中篇小说《处决》、《老海失踪》、《麻道》、《死于合唱》;纪实文学集《轮空,或再一次选择》;纪实文学《红鲁艺》及散文、随笔、艺术散论等数篇。《心灵的风》、《户长的邀请》均获武汉作家协会优秀作品奖;《晕血》获武汉文学基金奖;《轮空,或再一次选择》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二等奖。 还著有《隐匿者》、《思想最后的飞跃》、《驼子要当红军》、《葛麻的1976—1978》、《媒鸟5》、《老同学白汉生之死》、《射日》等。 2006年推出长篇小说《如焉@sars.come》,在文学界和思想界引发巨大反响。)1 p: v; L6 L" R3 c( D# `
+ G" ~! c3 h" p' s. ]7 g7 W' t4 }9 y* {) s0 v! r* O0 {" \; p( L
% y& ?" \: K9 W6 e5 }' _, o" l( k
, w9 O4 l5 E) E8 I l+ L: ~ 副主席:涂怀章 (湖北大学教授、退休。笔名图强、途远。湖北石首人。1965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北大学中文系教授,历任湖北大学文艺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写作学会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理论专著《报告文学概论》、《散文创作技巧论》、《碧野的创作道路》;中篇小说《金碗山诺言》、《爱江山又爱美人》;传记文学《陈潭秋的故事》;散文集《彩色思路》;散文诗集《黄鹤楼的传说》(译有中、英、日文版本);大型教科工具书《中国实用写作全书》、《中国当代诗家诗话词典》、《新编写作教程》等。《散文创作技巧论》获全国写作界首届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爆破家传奇》获1984年武汉市科学文艺一等奖;《报告文学概论》获1986年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玉笛声声》获1992年河北散文百家大赛奖等。)7 L, K4 b, L: P9 ~1 `
, a7 @/ ^( ?: Y; Z+ o3 S# x7 I, q
, C# e* P- X, ~7 {5 e% s; G3 b$ L
6 D" r0 A: n" L6 ^
副主席:刘章仪 (原江岸车辆厂党委副书记、退休。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武汉市第九中学。历任铁道部江岸车辆厂工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车报社总编辑及党委办公室主任、厂党委副书记,武汉市文联文学创作所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第三届理事、产业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作家协会第二届、第三届副主席。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铁魂》、《枭雄吴佩孚》,中篇小说《施洋大律师》,短篇小说《汽笛》、《江岸怒涛》等。《铁魂》获全国第二届铁路文学奖,《枭雄吴佩孚》获武汉市首届长篇小说奖、铁道部第四届铁路文学奖,报告文学《启动光明之路》获全国第五届铁路文学奖。)
$ Z' m( `% Q# B2 \2 t- N# _/ u- V v+ b8 t( D, @: X) h9 w( n/ p
1 @4 ^7 z2 \3 n
8 D$ g7 b/ X; U$ `1 @# m& S3 U
副主席:田天 (文学院专业作家。原名田贞见。土家族。原籍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天池口,土家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少数民族创作委员会秘书长、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毕业于长阳1中,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两年后破格转入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7月分配到武汉市文联工作。先后任《芳草》杂志编辑、《少年文学报》总编,2000年调入武汉文学院从事专业创作,2001年8月挂职担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著有小说、报告文学、影视文学、散文多种。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
0 \; Y* Y; Y! q/ J4 k" f( {
! i" N8 k& R" ~ [( d; v6 B0 \# H( F
6 L( D* z; y, F, p7 c, N2 C9 U1 D* V# D8 ~& y# q
副主席:樊星 (武大文学院教授、博导。祖籍河北邢台,生于武汉。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1989年毕业于华中师大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7—1998年赴美国俄勒冈州太平洋大学访学。2000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同年任博士生导师。2007年被德国特利尔大学汉学系聘请为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当代文艺与文化思潮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世纪末文化思潮史》、《别了,20世纪》、《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论文集)、《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主编有《永远的红色经典》。此外,还在《文学评论》、《文艺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
) L8 R3 P m% b$ k; i, ? J4 N# Q& S
" R5 S$ `9 ]1 [7 s5 H! B
+ O, j" x0 F: e w. ~6 w$ x& Z& U9 T) d& S- S, R4 g& t
副主席:钱鹏喜 (《芳草》杂志主编。祖籍湖北汉川,生于武汉。当过农村教师、工人、宣传干事。1982年考入中南财经大学。1984后历任《武汉青年报》、《当代农民》、《芳草》杂志社记者、编辑、编辑室主任、执行主编等职务。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武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出版发行协会副会长。现任《芳草》杂志社副总编辑。1980年初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迄今创作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百余万字,并编著、主编文学作品多部。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河祭》、《不远的木屋国》、《花会》、《蚕人》、《最后诊断》(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与范又琪合作编著);散文集《冰上猎与舞》、《世象杂记》;小说集《鹏喜中短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龙马负图》;综合文集《让我们与历史对话》(合著);传记文学《中国十歌妓外传》(合著)。多(部)篇作品多次获得武汉市、湖北省多种文学奖项。多(部)篇作品入选《湖北新时期文学大系》和《武汉文艺精品丛书》。)
1 a; }+ [- [1 P, y# c- y; P& J. v! o. y( Y5 t8 B! e- g
. [( G) L0 E$ I3 s# t"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