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假嗓子”的克服3 J, c8 p' v2 S0 J0 h
" x# X0 g. X. M! ?
我所带的职高音乐班和幼师班的学生百分之百全是女生,所以有好多学生都喜欢用假嗓子来练唱,她们以为这种飘飘柔柔纤细虚小的声音能显出女性娇媚柔弱的特点,能讨人喜欢,因而就有意识地追求假嗓子,也有部分学生以为这样用声不费力,能保护嗓子,因而一开口就习惯性地捏细喉咙,挤出小小的声音往上飘。在授课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假嗓子的含义,气息不足且不够深,声音发力点偏高,声带靠拢不够,就会使发声轻飘无力度,失去胸腔共鸣效果、给人以虚假、空乏、不健康的感觉。在上课过程中克服的办法是:让学生们充分认识用假嗓子说话的弊端,树立起以膈肌推送气息支持发声的观念,改变气息漂浮而在上胸部用力支持发声的习惯。略微降低音调,增加音的强度,模仿女中音那种舒展自如、圆润结实的话音来发声说话。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学生们运用中音练唱,才获得了较强的表现力量,嗓子也很舒服。但要让学生们注意不能撑开喉咙来模仿中音,而因自然地放松喉咙,否则容易从一种毛病转移到另一种毛病,产生僵硬沉重的压喉声音。当练出比较结实有力的声音之后,我又让她们继续训练音量变化的发声练习,让她们有大音量转为小音量,渐强转为渐弱,交替练习,通过反复练唱学生们的假嗓子逐渐被克服。6 T; o4 F. q& S6 D
1 ~' {* J: d, i0 K+ X) K
5.克服鼻音重的现象。- ~& a& |( U8 {' T: @
6 S' O# q: L- W
“鼻音”问题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纠正。鼻音的缺点是穿透力差,传不远,究其鼻音的音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像伤风感冒那样声音很难听。
2 z6 `; @7 q! G; J/ w1 J! S6 P) r9 U% h4 R! _2 y$ k* P
产生鼻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感冒、鼻窦炎等疾病影响之外,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舌中后部抬高,软腭及小舌头无力下塌,致使后口腔狭窄,声波不能畅快的从口腔内部辐射开去,而被挤堵到鼻腔内,于是便发出类似伤风感冒一般晦暗沉闷、瓮声瓮气的声音。
3 J+ M0 m% |, T
q, W$ o; S2 q% N+ B4 h9 U: e 授课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们抬高软腭,收紧小舌头,使之离开舌后部,不让大量的气息直接侵入鼻腔,然后随着音的升高,来调整软腭张开的幅度,到唱高音时,我反复让学生们做打哈欠的练习,同时用手势来提醒学生,让他们尽量少用“m”和“n”等字音,多练开口音。学生一看到我的双手在脸颊两侧做张开上提的手势便马上领会了我手势的意思。通过反复张合练习,鼻音基本已被纠正。4 j- p* f* }: ~ E
0 e# w2 |, ?1 F% h5 H7 J 苏联声乐家阿斯培隆德说过,歌唱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淘汰多余动作”的过程。这个“淘汰多余动作”表现在声乐上就是不良的发声习惯。实践告诉我们在声乐发声练唱过程中,排除各种各样的“不良发声习惯”比学习正确的方法更重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必须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声音特点,让她们都处在良好的发生状态之中,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发声方法,并为今后从事歌唱艺术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