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88|回复: 1

[演唱技巧] 唱不响亮的校歌

[复制链接]

911

积分

3

听众

35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911
htgresw 发表于 2015-7-13 06: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歌不仅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办学理念的体现,每位学子在校期间演唱它的场景更是离开母校之后珍贵的回忆。然而,在如今许多中小学校园里,校歌似乎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提起校歌,不少在校的学生都会一脸茫然:“校歌多老土啊,我们不爱唱。”“我们学校有校歌吗?不会唱啊”让人不禁想知道,如今的校歌还好吗?
! y- x5 X# ?# f' ?! r  k. s* @7 j: r! @, c
    校歌境遇天差地别
1 G- Q" S1 I2 F+ q
% g* L, n3 e. l  在采访了各地一些学校的老师之后,笔者发现,目前中小学校歌的境遇基本分为三类,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9 Y& s2 k  `. U9 [% J2 e- H1 d' L
' S) b3 k8 a. N- n  北京汇文中学校歌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可以算得上是校歌保留时间较长、传唱度较好的学校代表。该校校歌是在上世纪20年代由学校音乐老师借用勃拉姆斯《学院节日序曲》的旋律,由当时语文老师集体填词谱写而成,传唱至今已近百年。《学院节日序曲》是勃拉姆斯获得博士学位时献给自己母校的作品。这首校歌原来只是大齐唱形式,没有合唱,北京汇文中学在2006年邀请作词家金波在原词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符合时代风貌的改编,还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姚思远教授将其改写为四部合唱旋律与钢琴伴奏曲谱,特意录制了合唱版本,从此,学校的重大活动和升旗仪式都会播放合唱版的录音,学生们对校歌也非常熟悉和认可。在采访的学校中,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等学校都对校歌极为重视,保持着每周升旗仪式和重大活动全校师生演唱校歌的习惯。
1 |# X6 }; U$ I( W$ a/ |% |# M, P2 G& f$ U# K  i
    在全国更多地方,校歌如同“一阵风”,时唱时不唱的情形更为常见。有校歌的老学校,或是没有的新学校,都会在校歌比赛中一窝蜂开始关注校歌,演唱校歌,甚至匆忙创作。“潮流”过去之后,校歌又被遗忘在角落。校歌变成了一件“作秀”的工具,需要时拾起,不需要则放下。在有的偏远地区,很多学校一直没有校歌,或者是有校歌,但是近二十年来没有演唱过,除了老教师老校友,大家已经把校歌遗忘,甚至年轻的教师都没有听过。有位教师透露,孩子们再次听到二十多年前的校歌,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吸引不了他们,不仅不爱唱,有的孩子还搞怪把歌词改了,校歌便成了他们哄笑的对象。) D& h6 M! R' q* ^$ z2 b
8 z' y0 J1 H7 i
    是形式,还是文化: g) O0 H# P. T, S# D* d

! F$ [5 O3 j, o9 {8 B    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的校歌《年轻的白杨》因为传唱度广泛,除了学校自己的校友和学生,不少校外的人也听到过这首校歌,通过这首歌了解到传媒大学的特点与文化。这或许就是校歌本身承载的意义——传播学校文化和精神,浓缩学校办学理念。校歌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凝结着学校的气质。但现实中,有的学生表示,校歌的旋律还可以,但是歌词离现在太远了,都是“摇篮”,“幼苗”,“梦想”这样的词语,在他们看来觉得有些可笑。有的学生认为,校歌的旋律不好听,听一遍没吸引人,再听几遍也没学会,大家就失去了传唱的兴趣。浙江省宁波鄞州区的教研员王艳萍老师说,现在校歌大多数是“进行曲”形式。校歌应该是学校办学精神的体现,学唱传唱很重要,需要创作接地气的歌词。由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会与时俱进,同一学校不同学段校歌也应有相应改进。/ ?6 Z0 E- P0 K7 D5 B; M# q
: \) @! p8 e2 j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1

积分

3

听众

35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911
 楼主| htgresw 发表于 2015-7-13 06: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让校歌恢复“青春”
8 O. `/ w( I/ R. c7 V" k% X# z' H6 U: g  G* ~/ M( H: ^
  笔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凡是校歌传唱度好的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学校非常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在上文提到的几所校歌保留、传唱较好的学校,学校都邀请著名音乐家对校歌进行创作或二度创作,校歌谱子完整,录制音频、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进行校歌合唱的训练等等。只有学校从上至下支持,作为校园文化承载者和传播者的校歌才有可能保持并流传下去。
5 p, n/ i$ j% s+ S; C& w
& Q/ V' d* ?; N4 W+ \, [  对于校歌如何恢复、保持“青春”的问题,老师们都谈到了创作的必要性。王艳萍老师说,校歌创作是一个很大问题,基本大部分校歌都存在旋律不上口,歌词“假大空”口号式的问题。如果要在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歌词应该与时俱进,更接地气。北京汇文中学音美教研组长郭远老师曾在北京市校歌创作大赛中创作一首《汇文学子之歌》,为二声部合唱,相对于老校歌而言,更为清新、校园化特点更强,歌词作者是当时一位很有文采的在校生,同学们十分喜欢这首歌曲。在老校歌依然保持生命活力的情况下,这首原创作品也是对校园歌曲很好的补充。王艳萍老师自己也在创作两首校歌,她认为,在校教师们的原创才是校歌创作的源泉。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1-25 08:03 , Processed in 0.11734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