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14|回复: 2

[歌词创作] 《浅谈歌词》(二)

[复制链接]

152

积分

1

听众

75

金贝

初级写手

积分
152
福珍爱 发表于 2015-1-18 08: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歌词写作的基本方法      
3 X3 A# m' d5 c; S' ~8 u; j% P- A; M# b9 D5 H' M4 m) z* \
       歌词要有一定的语句格式、一定的文体结构、明显的思想或情感主题。$ A3 z0 _' n5 j/ r1 }8 E
; A: ]% y; Q3 ~
       从理论上讲,凡是诗、词都可以谱曲。但是,任意的词曲结合又未必能够产生一首好歌曲。, \4 ^- ]& |0 S, ^/ {8 J- u9 T$ z

# x% ?( I: \0 y/ A/ ~" X$ f       一首好歌,必需要有一首好的歌词。那么,什么样的歌词才是好歌词呢?笔者认为,专门为谱写歌曲而写作的歌词,才有可能成为好歌词。同时,好的歌词还应该是一首语言精炼、结构合理、言简意赅、直抒胸臆的好格律诗。
& u& u0 c0 T; `4 A8 Q
# l6 d  }* G# W9 r7 ?       要写出好的歌词,就必须要按理循章,要深谙词文与音调的自然关系,规律,要有诗人般的浪漫情怀,还要有词家的严谨风格,更要有一些基本的音乐素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曲式学”基本常识,这一点至关重要。一个歌词作者,如果有较高的音乐修养,写出来的歌词就很容易被音乐家选中谱曲。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在后面加以阐述。
$ ~3 V( S: B2 e& g. i
7 R! ?6 y6 I9 V$ u$ |9 M- @! r       歌词既要注重句式结构、段体结构,还要注重词句的韵律、韵脚,更要注重文字辞藻的精道美妙。前面已经讲到,歌词既是可以朗读的诗,又是韵律规整的诗。它的句子相对规整,讲究韵脚、对称、排比、对仗等手法的运用。% n! }, Z: C, i# R/ E

! n% X( Y, [$ Q0 J. E2 o% r
) m" P% M+ o8 g9 {
1 i& O$ l9 }* n# ?       (一)歌词的韵律、韵脚:
# X" v' ]4 b0 V4 x; o3 B' u9 E
5 `$ j3 b8 V: l/ F       纵观中国的音乐史,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民歌的海洋里,有许多优秀的、脍炙人口的民歌。这些民歌的歌词,虽然是衍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并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地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演变着,但是,还是有大量的民歌保存了原有的风格和特色,其中很多仍不愧为经典。! _& S2 J: K$ @

7 ~9 @+ {" ^1 R) h6 r, N, X       例一:
* a- r) U% h# d# R! j  T4 p3 j; o! c7 t+ L
       好一朵茉莉花! v* R* L6 U* N7 I4 v; Y$ ~

% a# c% v5 Y% F' h4 L% @       茉莉花开; F! C% l4 e& W8 m4 C  g0 |% x

+ ~2 H7 L8 m# a6 H  i; f  k      雪也白不过它) ^: K+ |1 \! l2 Y; e5 a
2 [. _" H  f6 m0 P: H9 I+ `: {2 `
      我有心摘一朵戴
# ?* c+ v# D" U" \1 A/ L: m7 f  k; c/ k" D
      又怕栽花的人儿将我骂- C2 a8 _+ ?3 ^! G/ F1 d5 J
1 q! R/ L! ~8 D$ a0 s+ ^2 f
       ......& {" t( ?% w2 U; g
. l4 x; c, V" b3 W: S+ H
2 `. o  ^8 N; c: P; X/ q! F

4 {) a7 N' b3 L( T* q       这是一首在我国历史上流传悠久,且在国际乐坛上非常著名的江南名歌《茉莉花》的歌词。我们如果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朗诵这段歌词,并在朗读的时候掌握好语言的节奏、语气的强弱,你会发现,这首民歌那优美动人的旋律,竟然与歌词本身蕴含的节奏、强弱的变化是那么的相近,以至于你根本就不用特别费心,就可以很快的记住歌曲的旋律,并很快就可以哼唱。
& L: ^- f: }* r, S# X( S) E1 |
- s7 C& T' @% u  I       例二:3 x% K1 Q9 A. l+ t8 k

- X2 I. U+ `# x( X$ `2 \       在那遥远的地方, `) v8 ?7 |! V: l$ V
$ T! V! b0 j# q. a; j5 S% _, B5 y
       有一位好姑娘
2 \7 Z( n( v) [, V% u6 {' L
! H! E  ?, \+ r# j+ i       人们经过她的帐房# p& r7 W7 E; {6 V& w. w# u5 R

: Y$ _+ U) H+ l* K0 ^* H* a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8 g" |8 m! t$ y+ I" W
; T3 s  C% Z4 r2 Y! ?, a& ]) i6 y& X7 [
* Z8 {0 |; r  @2 m; m. n! F) a0 ^+ n; R. J
       我愿是一只小羊
! z8 @5 E8 P2 V/ ]5 G
, J8 c+ z4 I6 i- D1 K5 ~, k/ d, u       跟在她身旁
! |9 e5 S- ^8 o/ _/ W& O; l( @- @4 y/ ?$ g1 j. H) n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 i$ ?3 P( `/ T# i! T$ A& H% Y/ R4 Q' s- U, V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0 p$ F3 Q# S1 o6 v2 ~$ \$ O% F8 q. W4 s( Q! l# p

4 G+ J2 [9 H, [! {: \
$ l; q/ a9 E' S% d! z6 x) `       ......: }4 |4 z; ]! ?: l; B
& w+ W0 A; w5 C! T

7 p# ]9 t: J0 Q
/ _2 Y$ K0 @( b& A0 a# U, v/ n* d       这是一首在我国流传很广的民歌(其实,它应该是一首经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编写的创作歌曲,几十年来,其在国内外的广泛流传,使得很多中国人、很多其他国家的人都把它当成了中国的经典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歌词。同样,我们若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朗诵,可以获得与前一首歌词相同的感受和认知。! X; b) N) O  _6 n5 q' d! v
2 {1 l+ A& A5 R2 h)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枚不胜举。这些歌曲的歌词,语言精炼,结构规整,各段的句式统一,语言的节奏相近,而且非常注意句子间、段落间的韵脚——我们常说的“押韵”的处理,使得歌词本身就有了原始、自然而又完整的音韵格律。这类歌词编(谱)的曲调(旋律)虽然很优美,很简单、朗朗上口,容易记住,也容易流传开,但,似乎都比较短小,不像有的创作歌曲或者歌剧唱段那么大气、那么舒展、那么激越、那么奔放......。但是,恰恰就是这种精炼、短小、优美、动人的词意和旋律的完美合作,达成了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地位。
# _+ [" l/ V5 s: x9 M7 Z) c7 G8 K# ]& V# z) Y2 V- F
       例三:" z9 S7 x7 k8 o  ~

# k# U, c& N' q7 @4 u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
! \6 U5 u) x8 t/ F7 h* Q; _. M' Q
: f6 ~( k) T4 ~* x: p/ m0 f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 |. c% J; ~

1 `7 r' ~  i$ ^8 W7 Q3 j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
. m1 G4 l$ z/ f- s) @. _4 }; |  m+ K% H  [
       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Q+ z6 c" C) T4 C
+ e0 V% ]5 s9 q( L- {" M

; c. }7 j" J; g0 F' c4 |7 N/ k1 ?
3 [! i( T) W2 R5 K       ......
/ E+ T- `; a7 X- a2 D1 _3 @6 Y
+ O0 O( y( Z# s1 d: Y       ......4 K, `9 Y. r* n1 q
2 \  P- N' A" A6 y6 k; N

/ H& l, t4 @2 {8 \+ `9 b7 t0 p  [1 D; h0 ]
        这也是一首在我国流传甚广的、柯尔克孜草原风格的创作歌曲《草原之夜》—— 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几十年来,无论专业还是业余的歌手,都喜欢在舞台上、卡拉OK厅里演唱它。久而久之,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它的真实身份,把它当成了一首民歌。3 U4 e/ a& F9 }0 C
4 ~0 P. q7 X' Q% ~
       我们用普通话去认真阅读它的句子,可以发现,词句的朗读韵律中,已经包含着非常原始而又自然的音乐节奏、音调起伏。而作曲家在为这首歌谱曲的时候,几乎就是在歌词本身的原是韵律上加以发展、变化、适当延伸,在注以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几十年的《草原之夜》就诞生了。6 o& V3 F+ F+ `. n2 i
: R' c6 S( ^5 G
4 [, k% y6 K7 O, M' w" X
6 R* @1 Q* v& J8 O2 J
       下面,我们重点谈一谈关于歌词中的押韵和韵脚的问题。7 C- A; g, Q3 [) ^0 Q1 G+ m

4 v" L$ f- y/ d3 U: T3 I3 `+ z- \/ y$ N+ o: e3 N( g" G" @( O
1 Z% G6 T5 b& {$ D( l3 F+ P; g) T
    首先,谈一谈关于歌词的押韵。本文一开始就已经谈到,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歌词的出现可以追朔到很久以前。唐诗、宋词的经典作品几乎是文人骚客们必定要诵读的文学篇章。而宋词的文学地位和美学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深受一些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青睐与追崇。
  c1 Z3 K# o( F9 q# h7 P
. j9 C2 d! S5 f9 H% y
9 P4 v# I; e9 C7 i
1 X. }6 s, n. P, X3 c    例四:
+ \& d+ B' E0 |$ y7 l7 J$ \8 R
& X1 I8 c1 W$ r; V5 H! E" A5 ^; g9 h) J

! U6 R) T# Z4 W弯弯曲曲的小路,* U( E7 n- \- {4 F  z+ A# ^

& y1 M7 \' S# \2 W6 z从山脚盘旋到云端;4 I1 K( c5 Z/ W; @7 e

6 b8 Q$ E" C+ C, q, r) |深情幽静的小路,$ ]. n. z3 I1 t$ d  N5 s& L. p

6 f7 b# y5 T7 @2 }. D穿行在茂密的林间;. ]* n7 x4 M1 l/ k& t

  Y; E8 G5 m# {+ W1 Y" a野花簇拥的小路,7 A' t' _; a; d& ]9 @7 c% |. |$ V
, o* B8 ^5 [& j1 [0 w
延伸在辽阔的草原;$ g/ D: D4 l; n
# T6 G4 S' Q3 v- Y$ D
黄昏夕照的小路,3 J& G5 A, X5 {

7 p2 l6 c- o0 r匍匐在浪漫的湖边。) h2 k) a& z$ Z% r0 i0 d- M+ f
- x6 I" z" P1 ]8 r1 ~( A" P
! N% C/ g" F( T  S

8 B* R% `$ T" f) q4 F6 y8 ]. [$ e啊!小路,弯弯的小路,$ g/ o# O3 I8 s+ A+ C9 m
' r/ C. Y$ w8 l6 y; a
经历过多少风霜雨雪,
: T$ q. V2 l( s8 k1 q$ E6 Y- a2 |
7 M; Z* f3 }- T1 Q; k1 G, m! [迎送了多少春夏秋冬,
( B% p, q. {( d' ]: [# S. \) s
; Z( P& m9 [7 X) [- p1 _5 _$ r你依然那么静静地蜿蜒。
0 e5 E2 z2 q! `3 k$ l/ ~2 |
0 A+ T/ }2 K/ ]5 k( v! ?3 e- A. ?+ O
9 I$ m! l& i! Q0 o8 V
6 l# H/ C0 _$ u/ M( S# @% r* ^# k
9 o5 c0 S8 F3 E, L
黄土高原的小路上,
; I" i; _* z" t% W9 z  p5 J, @) T' ]9 ?
信天游钻进妹妹的心尖尖;
, W  b; W* F% z% |, |) q5 i4 b
" b( D* i2 i; T! `6 r# v7 g+ `莽莽林海的小路上0 [4 x) \' {! R# I: H
& z! L+ w3 j3 r. i6 Q0 Y% k
百灵鸟的歌声在婉转;
3 R/ h" s6 p. A" v
, M1 }8 [: \( W; M辽阔草原的小路上3 p1 Q0 P2 ]- P5 I! a% G# ^" U4 n

" N! m) Q8 P; t- J马头琴倾诉着心愿;
1 L5 ~) S1 e1 K! x3 X: M. Q* L4 q: @3 \
依水而行的小路上1 [) Z* g1 ]8 H1 O0 i

6 t# s0 S" W9 A3 m恋人们在甜蜜地流连。( O8 C7 U+ q& P9 L* T3 E! Z

( a9 o2 P! Z8 v3 l* R( `4 r0 e& b5 E+ i& L
5 Y+ D- c7 r5 _8 A/ L
啊!小路,弯弯的小路,$ B  m1 Q; r0 N8 n
: R/ c* D3 t8 r9 h6 i
铺满了多少动人的故事,/ h( G) a2 k; c4 V
; Y' G( a; r  G
缠绵着多少默默的情缘,
/ l2 b4 v3 b1 X9 Y! C- q2 ^
8 d, V) B; m/ I" _, @你编织出一幅幅浪漫的画卷。
2 e4 m9 R: Z5 n- t0 Z) H2 n* N: v
/ v; v" R' I* s# R3 J  i& B- ^2 z0 i: Y/ c: o  `1 q: U. j

( X9 a' w0 s! N( L以上是由本文的作者作词、作曲的歌曲《啊!小路》的歌词全文。下面,我们就以《啊!小路》这首歌词为例,对一首歌词的韵律、韵脚的设计和安排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H% T' g* H" n' T8 V& r" {$ p9 s; k
0 _" y7 u  `0 Y/ h) \" K' ?, r2 J# M6 A
《啊!小路》的第一段歌词中,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路”字,与第一句相呼应的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是“端”字,这样的上下句韵脚的呼应,一直延伸到第一段歌词的结束 —— 第一段歌词的最后一个字是“边”字,它的韵脚,实际上就是第一段歌词的总韵脚。, C# T; g; a# q  d

  U" f8 \" ~9 Q- b/ B5 X接下来,在第一段歌词的后面是一段副歌 ————2 E# V' ^5 X" a9 F: b; a' I  b

. K7 S+ j+ F. ^/ n* [) B2 o& Q  v+ |
' w$ h8 ]% q* d4 z# I
啊!小路,弯弯的小路,
, W1 W5 W& u. ]( w0 h' d& `- ?- t( `: z! _7 c
经历过多少风霜雨雪,- }6 X- b: }5 @1 x4 @* Q) G& S

  P1 x2 t3 T7 B9 k/ W* l迎送了多少春夏秋冬,
5 \% I* E' _" w" X8 S7 d
- O7 ?& K  K8 p( r5 f! @你依然那么静静地蜿蜒。
5 g9 B0 N; A+ i6 v# e* ]
! d, L# }- k. d$ a
4 |7 q0 Z! ]. v. ^* N
/ F3 u3 r6 N* y* m- G5 M从歌词中可以看到,这段副歌的韵脚,仍然延续了第一段歌词的押韵规律。在由四句歌词构成的副歌中,第一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是“路”字,最后一句的落脚是“蜒”字。中间的两句,虽然离开了第一段歌词中的上下句呼应的押韵规律,但,第一句的韵脚和最后一句的韵脚形成的呼应,与第一段歌词的整体押韵规律是相符的、统一的。中间两句的离韵,就好比文章的“起承转合”规律中的“承”与“转”,到最后一句,又回到了总韵脚上,视如“合”字。这样一来,因为主歌和副歌有规律的韵脚呼应 也就很好地构成了前部分歌词中潜在的韵律变化。试一试吧,用普通话朗读,我们可以从文字、语言的抑、扬、顿、挫中感受到词句中的律动。
) r: y5 f' e0 |6 M( C& F9 Q+ a1 K  D5 c9 l5 X0 I

+ P9 o# d% y6 g9 b
3 o9 _- u# V( S8 z4 X《啊!小路》的第二段歌词中,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上”字,与第一句相呼应的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尖”字,这样的上下句韵脚的呼应,一直延伸到第二段歌词的结束 —— 第二段歌词的最后一个字是“连”字,它的韵脚,实际上就是第二段歌词的总韵脚。
7 N. M  l3 @9 G. Z
3 ?& f) F0 h  T/ O1 |接下来,在第二段歌词的后面,仍然是一段副歌 ————# {6 g* Q0 E4 Q. S4 T! @2 X
) V" Q: C/ |5 ]8 z/ d4 g. L5 C
6 v0 |& r& u. U. o+ f& j

: D. J7 K8 G8 o. O/ e啊!小路,弯弯的小路," J) x, D* h3 U* h- D# v2 ]8 _

, t8 t. @) `: @# {  Q0 ~+ Q6 m铺满了多少动人的故事,- |2 z1 i$ n- C9 f* y8 y- z# H
# B7 H1 ^; C4 A# ]
缠绵着多少默默的情缘,: e- }! A6 d3 P2 u

; t1 O" |( L$ |- a5 D0 d% k  A  H你编织出一幅幅浪漫的画卷。
  b0 ^+ e) u# g1 ?# ?8 L+ z& {
$ b/ z! t& z% w+ {& g5 j* K& b. F

9 C/ E2 R; h, a, P" S+ X  m- K我们可以看到,这段副歌的韵脚,仍然延续了第二段歌词的押韵规律。与第一段歌词后面的副歌相比较,情况完全一样,如出一辙。
) l7 G3 V9 U3 F4 ]9 \) u! ^# I( l) S) t
接下来,我们再把两段歌词、两段副歌进行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整首歌词的韵脚与其韵脚呼应变化(押韵)的情况是完全一致的,统一的,有明晰规律的。这样一来,整首歌词的韵脚、押韵、文字和语言韵律都有了统一性,规律性。0 k) y) I+ m6 I' P2 y# W

: C( K: V9 x0 e$ Y$ f/ [$ E8 y当作曲家在拿到这首歌词后,他(她)如果喜欢,就会多次认真地阅读、朗读、吟诵之。然后,作曲家很可能会以这首歌曲自然潜在的文字、语言的韵律为基础进行音调、旋律的创作(谱曲),当然,也还有可能以其它的作曲技法、创作手法、音乐风格为其谱曲。7 m5 ~- T- o: I5 p4 y5 E; J6 z' {2 b

4 [9 \( |& K, m6 D  O& f* ?& ?
* E( w3 `* y/ [8 m  ]. t  y; ~
, V. t4 k- e, }0 g/ n" H9 f【 前文链接 】 《浅谈歌词》(一)
8 n( {+ r1 J4 ~9 w, T( I# x6 O( W( ^- v$ k: S) D0 ~% s
0 Z; u2 g3 o% b

6 Z! a% [- P" r7 _3 X$ X
! g% K) T  Q5 N' d! W
2 J" x: ~3 [7 B1 }  i       【 未完,待续 】
* A+ |( v  ^$ X9 ]) o  f
# |% C# C: `8 P0 c; 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积分

5

听众

24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78
弘龍 发表于 2015-3-26 08: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学习欣赏!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7-19 07:45 , Processed in 0.289928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