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 发表于 2014-12-2 19:19 学海之深广也,无底无涯;而吾之猎涉也,颇浅颇狭。犹仓廪之一粟,若恒河之一沙。老师如此抬爱,端的折煞人了!在下拜读过老师许多作品,篇篇佳什,咸可效法!遥致倾慕之意,并颂祯祺! |
敬慕老师才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向老师致敬! |
马志勇 发表于 2014-12-1 21:33 谢谢志勇的点评鼓励。若能收到这个效果,也算差强人意了。问好! |
诗耕老师以石喻人,深入浅出,令人深思。 |
铁昆仑 发表于 2014-12-1 17:14 多谢昆仑老师点评鼓励。谬赞令人愧恧,果如良师所言,则我意愿达矣。即颂祯祺! ![]() ![]() |
石奇诗亦奇,既抒发了情感又针砭了时弊,充分体现出了文理、事理、哲理。学习了,问好诗耕老师!![]() ![]() ![]() |
诗耕 发表于 2014-12-1 11:20 感谢诗耕老师厚爱,我也很惦记你。住创作愉快。 |
那永恒 发表于 2014-11-30 20:10 那老师抬爱了!殷谢您的鞭策与鼓励!即颂祯祺! ![]() ![]() |
马书科 发表于 2014-11-30 14:56 知道您公务缠身,再加诸事纷纭,无疑会影响您的创作,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说心里话,只要您久未现身,我就会非常惦念,甚至会有一种失落感。厚谊使然乎? ![]() ![]() |
精炼的词语,不凡的功力。好! |
诗耕 发表于 2014-11-30 13:27 感谢诗耕老师,好久了,写不出东西,等等看吧。 |
殷谢书科兄的鲜花!期盼您多出佳作啊!遥问安好! ![]() ![]() ![]() ![]() |
天涯放风人 发表于 2014-11-30 10:12 呵呵,我给先生解释一下:太湖石素以其”瘦、皱、漏、透“著称,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诗的一二句就是所谓的”起“,点明太湖石的奇美就在于它具有“瘦、皱、漏、透”的特点。接下来的三四句也就是所谓的“承”了,意在说明太湖石为什么会具备这么多美的特点呢?原来是它蕴含了日月的精华,集中了天地的灵秀啊!实际上,这两句也是为下文做的一个铺垫——能使诗作更具说服力而规避了突兀。这就是“隔两句才给出解答”的原因。谢谢先生的点评,并向您格物致知的认真精神致以由衷的敬意!即颂近祺!{:soso_e100:}{:soso_e182:} |
![]() ![]() ![]() ![]() |
我读不懂诗耕老师的旧体诗,所以也无从表达赞美之词,只是觉得“太湖奇石美,瘦皱兼漏透。蕴日月精华,钟天地灵秀。瘦缘不自肥,皱因恶虚谬。”既然是有意阐释石头缘何“瘦、皱”,为何要隔两句才给出解答?{: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
天使鸟人 发表于 2014-11-28 12:37 天使如此高评,在下无任惶恐!唯欲以石喻人,至盼弊绝风清!遥祝挚友安好,体健佳作亦丰! ![]() ![]() ![]() ![]() |
一副画作竟让老师领悟如此之多,敬仰啊!由外至内,由形入神,字可落地有声,意可当剑照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