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开始就用用大便来比喻情感,“最开始总是五彩斑斓,后来就变成黑黑的一团”,还用“便意”来形容听到好音乐的感动,当然这种比喻也只有麦兜系列能做得出来,让人觉得有点恶心却又奇怪地很妥帖,接下来几乎是用歌舞片的节奏完成了整部电影。 一开始就用了D大调卡农Canon in D改编的《你的扣肉》:“风吹柳絮,茫茫难聚,随着风吹,飘来飘去……”之后是《美丽梦中人》改编的序幕曲,而为春田花花幼儿园筹款失败之后,唱了一首莫扎特小夜曲改编的《林荫下你的光芒》。 卡农搭配的歌词居然是“我愿是一块扣肉” 此后每一首歌都太好听了,就不一一赘述,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舒伯特降B大调即兴曲改编的《春风亲吻我像蛋挞》,加上谢立文填的充满童真的词:“春风亲吻我像蛋蛋蛋蛋挞,水面小蜻蜓跳弹弹弹弹点点头,点点春雨降像葡葡葡提子,万物待生长风在期待出发……”这些叠字用小朋友的童声唱出来,说是天籁也不为过。 另外那首广告歌《车车车车》,是从马刀舞曲改编而来,虽然台词简单,但是麦兜这一群小短手小短腿,一边唱一边舞动的样子实在是太萌了,麦兜片段十佳之一。 小朋友唱《车车车车》实在是太可爱了 里面还出现了《切记剪指甲》、《一身猪腩肉》、《夏日鸡鸡》这些歌词俚俗的插曲,但原曲几乎全都是古典音乐。还出现了一首闽南民歌《天黑黑》,就是孙燕姿引用过的那首《天黑黑》。 到了第六部《麦兜我和我妈妈》,全片用《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贯穿始终,是根据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同名诗歌改编的歌曲,被很多著名歌手翻唱过,最有名的是恩雅的版本。 而原来的诗是这样写的:“她要我简单的去生活,就像那生长在河畔的韧草一般,但我是那么的年轻愚笨,现在唯有泪水涟涟,感怀满襟。”原诗虽然是讲爱情,可是用在这里,长大后的麦兜回忆跟妈妈的往事,很多当年不懂的心酸现在都懂了,妈妈却已经上太空了,只能“此情可待成追忆”,这首曲子一响起,就忍不住要泪目。 《麦兜我和我妈妈》里妈妈一生病就骗麦兜说要上太空 第七部《饭宝奇兵》,算是麦兜系列里不太好的作品,结构松散,特别是最开始出现的怪兽和超人对打,又加上了违和的3D效果,让人颇感失望,但当镜头转向麦兜麦太生活的海边小镇,绿绿的草坡出现,《麦记》的配乐响起,不由松一口气,啊,还是熟悉的配方,歌词把所有好吃的都唱了一遍,香港那种亲切的市井气和人情味,又冒了出来。 大有大路,小有小路,麦兜系列讲的就是香港那些活在市井里的小人物,如何走着他们的小路,顽强乐观地生存。麦太为了麦兜,打好几份工,去菜市场教麦兜讲价,通厕所、卖小吃、打鱼丸,什么都做。 在《麦兜当当伴我心》里,校长为了维持春田花花幼儿园,打工累到爆肝,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就是“行,不行我就回老家了。”一直说着回老家,却一直强撑着没有回老家。 一辈子都在做音乐教育的校长 他们常常在希望能“发达”,买彩票,跟风炒股,却常常在失望,在失败,心酸、无奈,却还是积极面对着,没有一碗速食面和一只快快鸡不能解决的事情,如果有,就再来一份。 麦兜系列就是香港的小人物之歌,贯彻着香港市井小民的生存哲学。 和麦兜比起来,聪明世故的阿May 而第四部《麦兜响当当》和第七部《麦兜·饭宝奇兵》的失败之处也在这里。《麦兜响当当》为了适合内地口味,把故事背景都改到了武汉,讲的虽然是麦兜的“慢”的生活哲学,却少了香港那种生活的市井气和人情味,结构松松垮垮,冲着音乐的分上只能说及格。 新作《麦兜·饭宝奇兵》是系列最恶搞的一部,恶搞了超人、机器人、世界首富,马云同学也强势出镜,也仍然保留着麦兜一以贯之的生活哲学,就是“善良”,连对破坏地球的怪物它都没有攻击的恶意,而是抱持着最大的善意去替怪物着想,最后用替怪物“挠屁屁”的方式,成功拯救了地球。 《麦兜·饭宝奇兵》充满恶搞精神 但这个故事,也离香港太远了,拯救地球的格局虽大,但其实我们看麦兜,只想看麦兜的“小”,看他们如何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希望、失望、继续希望,一直发达不了,但从来不乏幸福快乐。 在插曲《麦记》的那些卖烧腊、卖蜜饯、煲靓汤的店名里,还能闻到熟悉的港味,而剩下的,却失落在这个结构松散的故事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