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耳曲 歌颂民族魂 谱写中华最强音
- j. e' z* }" H: w$ H! g+ M) m$ o0 Y9 W* i5 I) O) b: x
甬道街是昆明市五华区一条有名的老街,康熙年间设云贵总督府,府衙门前就是甬道,甬道街因此得名。官宦商贾们奔走于这百米多的街巷,当年的喧哗仍可想见。0 i4 F+ w4 Y8 ^! Z( i' {
T/ h/ x; i! |% [! ?$ H
1905年,一个叫聂鸿仪的中医大夫带着家小从老家玉溪来到省城,租住在甬道街73号,开了一家名为“成春堂”的药铺。1912年2月15日,聂鸿仪最小的孩子出生在这间药铺里,这个取名聂守信的男孩,日后就是众人皆知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 x- Z4 R/ f. @& u# e, V
5 P7 {7 U) d, K
聂鸿仪所租住的甬道街73号,始建于1884年,是滇中一带典型的重檐店铺房,两层土木结构,一层为商铺,二层为住房。由于没有独立的门坊,进出需要取道一旁74号的门,于是后来的纪念者将73号、74号都视为聂耳的故居。2003年,聂耳故居成为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一次的修缮完成于2011年。, e q) D: }/ F+ f
6 W, r, I* k# l+ @+ {& u
跨进甬道街74号窄小的门,映入眼帘的是聂耳身着西装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青年音乐家眉宇清朗、目光沉毅,宽厚的额头和饱满的嘴角,透出边地青年的淳朴和热情。照片下面是一个书页形状的木展板,左边是朱德的“人民的音乐家”题字,右边是关于聂耳生平和贡献的简介,这个仅有23岁的生命是百年甬道街最耀眼的存在。% |% h9 z, M0 ]( }) R/ Q8 z
- K8 g3 `! `( o9 _2 q
聂耳故居展出的实物不多,更多的是用图片展示聂耳在昆明、上海求学、学艺、谋生、入党、创作的情况。看完这些图文的介绍,观者在感怀聂耳短促而光辉的一生时,也常发出这样的惊叹:“一个从未进过音乐学院,两次报考均未被录取的年轻人,怎么能写出《卖报歌》《毕业歌》《开路先锋》《梅娘曲》等30多首脍炙人口,唱响大江南北的作品,继而谱写出中华民族最强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