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德国在1627年就开始有了第一部歌剧,但是,真正有国际影响力还是要从莫扎特开始算起。由于之前一直用意大利脚本创作,所以当时的莫扎特也顶多算一位成功的学习者,直到1782年用德语脚本创作了《后宫诱逃》和1791年的《魔笛》,这才被视为德语歌剧在国际歌剧市场立足的重要突破。而在法国大革命思潮的影响下,贝多芬的《费德里奥》成功延续了德语歌剧的发展。随后,韦伯则成功开创德语浪漫主义歌剧的先河,一部《自由射手》成功抵抗了意大利美声歌剧的浪潮。当然,最终德国出了位瓦格纳,一部《尼伯龙根的指环》改写了歌剧史,他的声誉与地位甚至盖过了意大利的歌剧大师威尔第。& f( y3 Q0 E# d e' Q
( `: [0 F) b! {5 g X& V
法国的歌剧也有自身特点,早期歌剧中加入大量芭蕾,使得它走向了追求华丽的路子。随着世博会在巴黎的开幕,奥芬巴赫的喜歌剧登陆巴黎,最初只是为了解决来参加世博会的观众夜生活乏味的问题,谁知道后来成为了歌剧的重要流派,多少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不过真正让全球观众喜爱法国歌剧的最重要原因是那部叫做《卡门》的歌剧。这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尽管该剧在比才死后才获得成功,但它无疑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美国女高音格拉汀-法拉的有声电影和查理-卓别林的一部无声电影更是扩大了歌剧的名声。! [$ t1 I" V% T3 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