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83|回复: 1

[名家特写] 束手无策的大力士

[复制链接]

1631

积分

5

听众

87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631
中国风! 发表于 2016-7-19 08: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传令官的扮演者是假声男高音丹尼尔斯(David Daniels),亨德尔最初将这一角色安排给阉人歌手,不过就戏剧性而言它反倒是最弱的,也许一开始进入的咏叹调“No longer, Fate, relentless frown”已经将角色雨打浮萍一样的被动性揭示大半。
0 l$ i6 B+ o$ Q, t  \
$ W$ s. x: o$ l4 r3 u) H; p  企鹅评鉴手册中,除了明科夫斯基的这一版地位不可动摇外,加德纳在1983年所指挥的Archiv版(2010年有了个封面漂亮的再版)也摘得了三星评价, 我感觉饰演儿子赫利斯的约翰森听起来更温驯文雅一些,而饰演主角的男低音歌唱家托姆林森(John Tomlinson)则有十分哑暗的音色,那段“感恩”咏叹调唱得人动容。
0 k, n4 d  [$ s' Z$ K! F
$ d- }% D1 K1 M' E  至于伴奏吧,明科夫斯基仍非无瑕。他的乐队在伴奏约莱的咏叹调“My breast with tender pity swells”时,听着有点奇怪,因为原本独立的中提琴小段好像不见踪影。而加德纳版能加一分,中提琴音色之美(羽管键琴为之陪衬)恰到好处地被凸显。还有评论指责,明科夫斯基版有几处的速度有些赶,牺牲了气势的积累,“Where congeald the northern streams”就是一例,相形之下加德纳版的乐队要扎实一些。故两版各有长处,两人动用的“五人组”演唱阵容在其时都已臻佳选。乍一看1958年的一版斯卡拉现场(施瓦茨科普夫与科莱利,指挥马塔希奇)也很传奇——是否如人所言,与今天巴洛克声乐标准相距甚远,笔者无缘听到,仍不知详情。
7 i0 G1 J3 d- [, V; R
6 h: E5 X6 {* u7 ~. ~* K* W3 R$ M0 N  说来有趣,加德纳与明科夫斯基两位的共同点是:都喜欢录现场,且都有将原谱修短的倾向,而加德纳下手更“狠”点。明科夫斯基版当初发行时颇受关注,很大程度缘于比加德纳版生生多出的20来分钟。据说,更完整原谱唯有参考1859年的Breitkopf&Hartel版,将来是否有人会演全本还很难说。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30 03:30 , Processed in 0.10065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