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时间都去哪儿了?年终岁尾,又到了盘点即将过去的这一年语言文化生活的时候。; I8 D( a7 x. E, |
- M+ [2 c2 A- C1 w% p, U' z ~ 打虎、灭蝇、反腐、禁赌、扫黄、依法治国、机制透明、简政放权……一个个热词,触摸着2014年的民意脉搏。有一种情怀叫“主席套餐”,有一种期待叫“APEC蓝”,有一种无奈叫“也是蛮拼的”,有一种喜爱叫“萌萌哒”……这一年也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梳理这些热词新语,串联起2014年那些牵动人心的人和事,呈现出我们语言生活的繁盛之势。5 [& M# R7 t; Y" K" S# w5 w
! ~. z, M( G# a! l: u “习大大”引领语言新潮流* ?: ~' `- G( R
0 ~4 M) b2 y) Y, R1 w; Y2 T7 @ 纵观今年的热词新语,国家领导人引领流行语潮流,无疑是一大新亮点。“以前都是网民引领语言造词的新潮流,但今年比较特殊。比如‘APEC蓝’,是因为习近平主席的运用,让这个词变得特别流行。”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敏说,此外还有“新常态”等主流词语,都是国家领导人说出来后,得到大众认可,并形成一种社会风潮。当然,“习大大”一词的流行,则与这些热词形成呼应,展示了领导人与人民的水乳交融,也表明了大众对国家前途充满了美好的期望。# s4 P$ [! [& c
9 ~. O5 k, m/ V* q4 A8 e2 k3 l
“中国梦”让人们看到,在梦想面前,人人都有话语权,关键是经济文化的平衡发展,公平竞争的制度保障。“新常态”表现了体制的定力和稳中求进的活力。2014年,“国家宪法日”设立,强调“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表明中国在法治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而“APEC蓝”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环境的期盼,更提振了政府与市民协同治理环境污染的信心。此外,“核心价值观”“巡视组”“落马”“追逃追赃”“一带一路”“沪港通”“国家公祭日”等大量新词热词,都述说了过去这一年的国家重大事件。
6 U3 U# v' j# X4 l1 m4 Q$ D1 p( R- u) m" r! J3 P/ }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认为,在这类事关国家命运的流行语中,“依法治国”最重要,这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途径,因此具有核心地位。- R8 y: Y/ I+ W: J9 s
4 y: \# w9 Y6 v, X# h5 h0 u 玩语言游戏的少了
- G8 ]$ L" N7 W9 U% s+ u# c* G$ F1 I6 p
前些年有火星文;2012年,元芳体、甄嬛体热度很高;2013年,“喜大普奔”“全聚悲始”“人艰不拆”等四字格自创成语不断冒头。在网络世界里,把语言当成游戏的现象这几年非常突出。但据专家观察,2014年,这种现象正在慢慢减少。+ \7 l$ X% c1 m
; K" s$ ~1 \3 Y/ g9 A) j 今年网络十大流行语为“我也是醉了”“有钱就是任性”“蛮拼的”“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保证不打死你”“萌萌哒”“时间都去哪儿了”“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且行且珍惜”。$ S" P6 G/ L E6 b$ `
9 A2 I4 _% \; b4 k8 S. w0 b 纵观这些流行语可以发现,明星在流行语的风行上功不可没。“蛮拼的”,是因为歌星曹格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多次提及而引发关注,后来主要表达一些说话者对其所说事件或任务的嘲讽、嘲笑或者鄙夷。“保证不打死你”是吴镇宇在《爸爸去哪儿》中的一句口头语,表达极度生气却又压抑着的愤怒。“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源于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歌词,表示对出人意料的画面的调侃和自嘲。“且行且珍惜”源自文章出轨事件,充满了善意提醒。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也因为歌手王铮亮的演绎而风行起来,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也说到“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 K* b" D7 Y/ B7 v! d8 l8 x) c3 P& {( s( I3 m m. k
和火星文、四字格新成语不同,2014年网友原创的具有戏谑成分的热词新语在减少。对此,侯敏认为,这与今年大家关注的国内外大事太多不无关系。国际有马航失联事件等;国内有户籍改革、单独二孩、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等,每一项改革都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这造成了今年正能量、主流新词密集出现,而游戏成分高的词相应较少。”
) z Z. r: Y2 N9 n) K% H
# p2 m: D/ X/ J0 I0 C- j- }9 K3 G 《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则认为,如果由此判断网民对新词新语的原创力在降低,肯定站不住脚。他坚持认为,包含游戏成分的新词减少只是偶发现象,“网民的语言智慧前所未有,并没有减弱的倾向。”
* s5 z8 P& u& C+ k! e3 k& x" c5 w* i7 Q' ]/ t
新词新语强调创新和干净2 O+ \9 U9 P+ P$ f' }7 e4 q3 o: |
! O' B8 A- w5 p6 z 前几年,尤其在网络上出现的一些新词,是否入选流行语、新词新语曾引发过争议,而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是不是不雅或有暴力倾向等。但今年,在评选年度热词的过程中,这类争议几乎不存在。 s/ }" W; u( X: I! }
) C( H: `- g5 I1 Z7 a: a
《咬文嚼字》前几天也刚刚出炉了2014年十大流行语,黄安靖对此深有感触。他注意到,“屌丝”前几年曾在网络上很流行,但是各大流行语、新词新语盘点活动在选择这类词时都很慎重,“尤其是‘屌丝’出来后,曾引起全社会的反思。不少语言专家认为,这类词还是少推广为好。”, u/ V6 V5 U% n1 E2 l
6 ` ?4 g) g( j5 {$ [
黄安靖透露,今年《咬文嚼字》在流行语的评选过程中,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新词新语是否对语言文化有新贡献上。语言专家尤其关注,流行语在结构、语义、用法上是否有创新。有专家认为,“蛮拼的”这个词表现就很突出,“拼”以前是个动词,如,我和你拼了。而现在老词新用,变成了形容词,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相比之下,“有钱就是任性”的“任性”,被认为还缺乏新意,依然保持了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在新意上并没有更大突破。7 O0 w$ ^1 [5 T1 p+ V+ n* s
1 m# s& \/ P( d
此外,黄安靖还提到,今年还是有一些不雅之词在网上使用,“我们评选新词要具备社会价值,不收低俗不雅、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用语。”
1 c# [: Z: C6 ]$ ?3 |4 w7 n
" z7 F) G L5 { 黄安靖认为,尽管今年的新词新语洁净度相对高,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做得还不够。“美国、俄罗斯都列有脏话清单,也有相关法律,凡是在大众传播平台上,说了脏话,就要遭到法律制裁,还要面临高额罚款。”黄安靖因此呼吁,保持语言的纯净,要有更完善的体系作为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