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 V3 W; w( o, K
《声生不息》强大的歌手阵容,在合唱面前也会出现“后劲不足”
* ~- g9 \1 s# q3 n! B( B - m* r# c# o$ u' ]* R% N# k8 R
整体来说,这一期更像是一个“晚会”。没有淘汰,每个人的表演都比较轻松,但是歌曲的编排却比较“综艺”,热闹、煽情、大鸣大放。我更期待的是更精彩的表演。建议音综尽量避免大量合唱,只在总决赛时学习《我是歌手》系列。大合唱本身就限制了歌手的发挥,就算是《声生不息》这样强大的歌手阵容,在合唱面前也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
% i/ N5 P& A0 H# Y
. o8 N* Y# _) g《单车》《来生缘》
0 _$ I6 [4 T+ B* D) N8 C9 u
z0 F$ s6 _; w; p# Y7 b
" E" n$ r8 S( n0 C& [
" u% ?* O8 t4 ]& ~; d! _7 V- ^3 \$ O2 W本期最喜爱的节目。整体的编排,也是“音综”,但胜在用心。《单车》中的父子关系是典型的东亚模式,父亲威严、沉默寡言、不善表达爱意,往往会让孩子们感到脆弱和不被认同。“舍不得分开,想要抱得更紧”,其实这只是孩子们的臆想,很卑微。陈奕迅曾在《Shall We Talk》中提到过两代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在《单车》与《Shall We Talk》中,这两位伟人还在同一位歌手的作品中进行了对话。
" S5 M0 ^0 p" b, F2 r: n/ i/ \1 d4 V# Q, Y
黄伟文曾经说过,《单车》写的是一首对家庭不支持而写歌的控诉,当大家认为这首歌是向父亲表达爱意的时候,他只能无奈地认为,这首歌一出生,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不过,作为一个职业歌手,曾比特自然会尊重歌词的原意,再加上父亲的英年早逝,这首歌也符合他的风格。另一边,林子祥不仅想念自己的父亲,也表达了对失去儿子的愧疚。
" Q$ v( L5 I. I5 ^5 ~: J2 f0 K# y0 X& q& G0 H+ ?
回到合唱版中,前奏和 Bridge在《送别》的第二段中加入了《空凳》,借着林子祥和曾比特两代人的声音和形象,直截了当地唱着“曾懒说我爱他”,“今天我发现我最爱他。”却又悲哀地编入了《送别》中,唱到了“听我呼喊,只有一张空凳子”,这是儿子想养却不能待的遗憾。4 Y; v" ]- H! s# \$ e c* j
8 V* g. Y: T' ^ z两个人唱的很好。林子祥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一个严厉的父亲,却又充满了炽热的感情。曾比特的声音干净而脆弱,很容易让人代入其中,听着他们讲述着爱与沟通的故事。 D4 s+ {8 J6 V, _, i
1 P# o8 a, p) k1 S
两人还把夏韶声的《空凳》嫁接到了歌里,歌词基本是“以前不懂得珍惜,父亲走后面对空凳子才无比后悔”。最后的拥抱,也是一种解脱,一种安慰。除了基本的唱功外,两人的人生经历使这首歌具有强烈的情感,令人热泪盈眶。从“老少配”的角度来看,这次的表演和《勇》是一样的,而且效果更好。炎明熹的个人经历还是太过浅薄。
. h& z9 P( `6 D; L5 k
5 a1 ~1 S% V8 c" P/ {6 T5 G! F$ V! j3 j0 E Y" i" {
, I2 ?/ n$ O% Y* e3 D相比之下,《来生缘》的刘惜君和单依纯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两个人唱的都很好,单凭一首国语版,勉强可以唱出原作的遗憾。但刘惜君的粤语版却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原本把四拍子改成三拍可以增加大家的新鲜感,但刘惜君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节奏感也很均匀,三拍子的节奏感完全被破坏了,听起来干巴巴的,没有任何的情绪和美感。两人合唱的内容很一般,没有任何记忆。
. r9 s7 _' I2 S7 Z U* O, S$ a6 T3 t7 D2 T5 p' G
《勇》+杨千嬅+炎明熹; I0 c: c( q6 i* g; q
: F+ J _0 z" T( I1 _ L, o
无论是黄伟文的歌曲,还是他在歌词中所说的,面对爱情,他都会义无反顾,这是杨千嬅的代表作之一。我认为原曲最精彩的地方不仅在于副歌中的“全身心投入”,还有一句“我不是无所畏惧,我不是无所畏惧的人”,而是因为爱而勇敢地与世界抗争,是对爱的极致渴望给了歌手无畏的勇气。
# ?# s8 U# h, A' T' }/ ]3 g1 D4 t& c# w8 M
但是,这场合唱并没有如我所愿。杨千嬅和炎明熹唱的都很好,尤其是杨千嬅,作为原唱,她已经把这首歌的情绪唱得很好,唱得很有感染力。而炎明熹的思路,则是从温柔开始,到了第二段,才逐渐展现出了他声音里的坚韧和力量。听起来,两人的声音都不太一样,尤其是前半段,一个在悬崖上迎风而立,一个在草原上闲逛。如果是单独演唱的话,或许会比这首歌更加完整。" X& A- p5 I6 l) J
9 w5 u, D# ]/ t8 {- U
# j- `. ~# \- ]+ w& z( S; Q9 \+ n4 y& i
《勇》是公认的杨千嬅自况曲。在某一年的颁奖典礼上,千嬅在颁奖词中写道:“我一无所有,只有一颗勇敢的心”,这才奠定了她“香港女儿”的地位,也让郑秀文成为了香港的天后。选这首歌与17岁的炎明熹合唱,是一种祝福,一种摩顶礼。
- o- H! [; \) r' x' _5 o
9 y j: P! C: v《花火》,《我要你的爱》
8 U- T5 k& N* [4 g8 F: Z0 E
9 j% z5 |& P8 ]; j0 e0 m5 I《我要你的爱》,叶倩文,李玟,还有周笔畅,堪称神作。现在的歌手,根本唱不出五六十年代的歌。香港和台湾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国语歌,是三四十年代上海流行国语歌曲的延续。
% x2 k2 G9 q8 ^! H5 x7 ^3 x9 z/ E: B: I+ m* x3 ?
早期香港音乐受到国语,英语和粤曲的影响,因此艺人的风格多种多样。1957年出版的《我要你的爱》是一首典型的上海 big band流行歌曲,爵士曲风至今仍未过时。这首歌影响了香港很多代人,八九十年代的歌星加入,粤语词又一次成为热门歌曲,叶丽仪,梅艳芳,叶倩文,林忆莲,王菲,张学友,等等。可能是我多虑了,选这首歌有把文化根源介绍给大湾区的年轻人。
# }5 X6 I Z! j3 a
% b( d+ C0 T% X5 q) X2 K回到表演上,叶倩文这首歌展现出了61岁的活力和感染力,她和李玟唱爵士乐自然是驾轻就熟,甚至还让周笔畅放松了紧绷的神经,多了几分可爱。这三个人的表现都是全场最好的,也是最受欢迎的,唯一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唱粤语。
6 N# z3 d2 ~' X+ ~' {! i/ N: Y& x+ }) K j
8 S, J) i5 v4 n0 O# V1 x
8 V- C- Y+ U) g" Z, S# a% |双李的《花火》在如此火爆的演出之后,显得太过平淡。这首歌,是李克勤很多年前翻唱过的,他的原唱并不比梁咏琪差,但是,李健的演唱,却完全不同。说好听点,李健的风格是与世无争,不像香港的“过火就是疯子”,也不像《花火》里的“燃烧自己短暂的辉煌”。我真的觉得李健不适合唱港乐,但愿他以后会有所改变,前两期都没有达到预期。9 T" [! e3 d2 R5 s; d
/ E4 g# X% G3 j1 d1 F
总体来说,这一期的惊喜并不多。但是合唱本身就很难做出好的作品,要兼顾各方面的风格、个性和音域,往往会变成自言自语或者大杂烩。更期待接下来的选曲和呈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