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 A. x% t: A8 B' O" s; f8 [
说起抄歌词,那都是很古早的事情了。, R# Y" X( N. R1 w
9 T1 A( p- Y5 ^: j* a, N大约发生在我小学时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很喜欢抄歌词,然后还要在歌词本上贴上一些明星贴纸,我也跟着这股潮流,抄过两首,至今都还印象深刻──胡歌的《六月的雨》(那会儿正迷恋胡歌的李逍遥)和林俊杰的《曹操》,不过现在本子早已经找不到了。: @, F6 l4 X% `0 i. m
4 L) G; ~+ I- e
& s8 ~" ]# H) h, z后来上了初中,抄歌词这事儿差不多就销声匿迹了,我再也没见什么人抄过,我自己也没什么兴趣了。 R& D4 e1 C0 x* |2 T& I# @8 Z
1 J; E! ?+ ~0 m. G/ _1 l+ v不过,我喜欢上了抄另一样东西──诗歌。那会儿我们刚学了戴望舒的《雨巷》,第一次接触现代白话诗的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通读《雨巷》,读完还仿佛唇齿留香,久久回味无穷。
6 I! V( n6 @9 C8 l5 |: l) m+ D9 O4 l @5 c; i0 K. E+ l
我又搜集了许多诗歌,全都摘抄到一个精美的本子上,经常拿出来读。
+ ^- A5 O- t. S' x* } e* | r- y7 z+ q' y
然后又花了一笔巨款从书店淘了一套文学艺术袖珍馆丛书,一共六册──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泰戈尔的《新月·飞鸟》,戴望舒的《雨巷》,鲁迅的《灯下漫笔》,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
: j; q* z4 ~# W4 U g. r/ Q4 {, K, d, \* c+ a
7 G- S v1 U2 Q: y5 I9 r1 {6 _# g32开的小本子十分精致,令人爱不释手,就算不阅读的时候,我也喜欢拿出来把玩。) W0 r" ~. j$ U1 j2 O9 q/ D
' L. m0 T" N& W9 }, Z9 k' M) E这套书现在在淘宝上还能搜的,不过,没什么人买的样子,销量很是惨淡。 \! [' c+ J0 Z+ [
, }. n e- p A$ E" y再后来买了iPad,买了kindle,就很少阅读纸质书了,更不要说购买。在电子设备上做笔记也非常方便,于是摘抄本也很少打开了。
+ |' y& D( Z, X% i5 P" W
8 E7 i' L8 ~+ U- g2 U4 i8 K$ L
前几天偶然翻出以前的摘抄本,又想起以前勤勉摘抄的日子来,顿时生出无限感慨与怀念。' I( i5 I8 e. X0 f) a
' B6 H0 U8 @1 |' y d放上一首我最喜欢的徐志摩的《偶然》──0 l. V# P1 J9 V) L
: s$ r% W! I( c/ d, y b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q5 E4 O2 W( k/ B
- w# l# Y" ?9 q$ Z6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i8 f% g, ]: B! n; A7 w
! a: G( v( i2 |
你不必讶异,
: \# L% t6 f& S( @& W0 o, U; e, t! u8 _- c
更无须欢喜──
# L4 P, w" ?+ f, y4 o7 B& S
4 f: e9 L7 i3 P! ]0 `8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q# B5 R3 R- {* E M4 o
- A% e0 k! d1 l& `5 ?' T: i-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r- Z4 i0 f4 H2 c
! q* ~& j$ ^: {# c/ e2 ? Z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Z+ [5 ]. U: i4 O! h
( i6 l* C) ]/ }3 ^# O你记得也好,; @& b1 J9 V+ w6 w# l
. Q( S2 a4 D$ l1 g5 M" G
最好你忘掉
8 q2 h1 P1 l" a9 H4 m( Q; O3 F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