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p; n/ B+ I2 @0 r/ J
那些年听过的逻辑不通的歌词,《曹操》上榜,其实都是为了押韵6 n6 I" b" b& x$ o, U1 s
4 u2 K' e% z6 ?喜欢听歌的朋友,在听歌的过程中,有时候就会发现一些歌的歌词听起来感觉逻辑不通,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那些年听过的逻辑不通的歌词,说到底其实就是为了歌词押韵。) A1 a6 }0 x' R1 v" A
* S! a, j4 }* N2 v; {1 ]5 c
2 T9 K& Q0 h2 f+ n
w2 a, g& v8 N/ g# @6 p* v: V9 R. {; l# V- M
1、林俊杰《曹操》 林俊杰的这首《曹操》是非常火的一首歌曲,但里面有很多强行押韵的歌词。比如开头的第一句“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这句歌词犯了一个充分必要条件的逻辑错误,“不是英雄,不读三国”的正向意思就是“读三国的都是英雄”,这种说法是不是不正确?还有后半句“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完全是为了押韵,否则的话换成“若是英雄怎么能不读三国”会更加严谨。
7 _9 n T K1 r7 @! |3 c7 z' K$ d1 }# g% U# V: z/ g
F4 E6 s7 z0 o9 d- k+ `/ {: }: g7 V2 q, M6 t9 ?
1 m& h- M* {9 ]; [# i8 r3 s7 h另外还有一句歌词“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的摸”(也要版本说是“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泊”),但无论哪种说法,对最后一个词都是很费解的,因为两种说法都说不通。所以小编有理由怀疑这只是个语气词,就是类似辅音发音的吟唱而已,“de、mo”仅仅是为了押韵而加上去的尾音词。" q* J6 e" D1 ~1 T
' \# `+ e( a$ A" o; ~0 L* e
1 z& r, H" y2 @1 L
( i! O! Q; s/ Q% n+ n6 ^( J. ]2 c7 J
{0 T) N5 V. D K2、陶晶莹《姐姐妹妹站起来》 这首歌里最明显的一句歌词是“10个男人,7个傻,8个呆,9个坏,还有一个人人爱”,但大家仔细算算,总得10个男人,7+8+9怎么算也不等于10啊!这难道是词作者弄错了?其实还真不是,词作者肯定也知道的,只是这样写出来更押韵一点,听上去也更加流畅舒服。
/ Z& z' [7 v& Y' v; N8 M' A$ A. P. M! Q, W% ^* u
4 d; L. r5 O& k( g
, a' @8 y2 A% @0 B3 _% r* ~8 ?- e# [0 p
3、孙楠《拯救》 这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词是“一个人在梦游,像奔跑的犀牛”,这句歌词听上去就觉得很风趣,谁梦游能像奔跑的犀牛呢?梦游还能有犀牛那么快的速度?所以词作者为了押韵,喻体荒不荒谬也就无所谓了。/ `. U6 P4 D8 W0 G6 f; F
6 c! }% F- T) Y/ t% i# i
- E |: S9 O% Z. }3 B0 `
& |1 n1 y7 K4 ^0 g) {2 ]; Y4、林俊杰《不潮不用花钱》 这首歌每一句歌词都是以“抠抠”结尾,对歌词的文学性以及通畅度都不起任何作用,甚至可以说还显得很突兀。因此这样看来,林俊杰之所以会用“抠抠”来结尾,完全是是为了配合歌曲欢快俏皮的风格,最终出来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类似的还有古巨基的《啦啦》,歌词每句都以“啦啦”结尾;还有张靓颖翻唱过的《victory》,虽然气势磅礴,但整首歌都在唱“啊啊啊”,显得比较随意。( n$ T# A5 n( d) v0 q! V5 y2 G! z( P8 }
1 J" w2 l0 @- j. `' y$ \6 x% R! w& ~7 W
: y' Y. |; h! z) m/ ~7 a# E5、任贤齐《天涯》 这首歌里写道的“昏天又暗地忍不住的流星,烫不伤被冷藏一颗死心”这句歌词,大家能读懂是什么意思吗?这样做无非就是为了押韵,为了制造意境。类似这样的歌还有孙浩的《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这样的歌词你们又能听懂吗?
7 ]! s' d2 q6 W5 r/ T$ m
$ Z6 b7 D4 f4 ^' w4 `; P9 m/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