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39|回复: 0

[作曲技巧] 合唱作品排练的阶段、内容及重点

[复制链接]

1013

积分

0

听众

2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013
6980500 发表于 2021-8-5 07: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M' ]# _& q, b0 N; v合唱作品排练的阶段、内容及重点4 y" o+ r" a" Z+ k$ ?
8 @2 m- A& l3 Z- q. e- ?2 N
7.1一、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I9 L; q+ q& i/ m' X
' x' f. f! N, |" H: s1 \
一、柯达伊音乐教
: C0 N' I- N, @' u
- k7 g& G7 H/ |# m合唱作品排练的主要内容有作品中涉及的合唱演唱技术的解决、作品的音乐表现与舞台表演,除此之外,还有排练前的必要前提条件和准备练习,这两点不是合唱排练的重要内容,但也不可或缺。5 h5 K7 z9 {6 ], ~( n

% d7 P, y* r: V6 `6 N4 v一、前提条件
# Q% _9 B$ {9 s2 N$ O! x
) {& K' }' z, E+ x  c+ P: k(1)队伍的组建合乎规范(混声、女声或男声合唱,声部人数平衡),人员出勤稳定,演唱水平相近;/ k6 f$ \- ]8 e/ Z" ?1 ~

+ H2 T2 |* @. F4 ?" K, ^9 O! q(2)团队管理制度、纪律明确,并告知全体成员;9 H/ v- q# H& @" B1 r5 P$ D

# Y0 _% Z! {1 l" u) g! }& j(3)有固定排练场地;钢琴、合唱台到位;环境整洁、安静无打扰;# S# d" ^/ H9 V7 ^' O
- T3 a% ]" S! H1 Y) J/ A# B) \& ]8 n
(4)指挥(助理指挥、声部长)、钢伴、领唱等人选确定;  j3 R, C, x7 U% B, ?1 {: n
' h1 K/ R& L9 _
(5)平时有常规训练:气息、发声、共鸣正确,音准、节奏训练(贯穿于基本练习与合唱作品排练中);( f* G1 g/ W0 P$ E5 i9 J% M# S
" d0 D2 J2 Z9 J( R$ D8 i  c5 d$ k: Q7 n
(6)乐曲选择完毕,版本确定,并进行了错误修订及小节标注;7 a8 N  `) W1 n% W
7 P& L; e4 C7 k4 p' E
(7)通知近期排练时间、地点、排练内容及进度安排;
) t: m5 ]. d' y8 I9 ?
1 |+ {2 Q  }% H2 V$ V& o+ X(8)印刷乐谱,提前分发给每个成员预习。
/ h& G4 b$ c' ?: h) U; V7 D- J$ o& V( A0 C
. E+ `& k" o% `) y' Z2 ^% R, B
二、声部合排前的准备5 W  o, l  ~, |" |* Y2 `
) M0 H) K3 Y' Q1 j3 f
合唱前,伴奏、领唱先一起预习,对整体和部分有个初步了解;再分头练习,指挥规定时间逐一检查或单独排练。
$ Q% ?9 Z# f' b* H& i" W4 ~
$ U  l6 p) T# H) e9 k3 v(一)熟悉歌词
- t( i; Q3 E# P/ O
! U1 U3 K0 m2 f0 p1 U1 a0 H' u合唱团全体朗诵歌词,熟悉作品的题材、内涵、意境及篇章结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多数学生习惯了视唱曲谱,下意识地将歌词看作是曲调的依附,合唱队员为唱歌词而“唱歌词”。
9 ]5 F9 I, ]. r! g- i, p- `! n/ _( e0 J. P; |9 t
虽然经过咬字吐字的微观技术训练,但到背唱词曲阶段仍存在“熟视无睹”现象,很少专门品读、整体领会歌词声韵和意境,仅是被动地接受指挥的要求,影响了对作品的主动理解和表达。其次,反复练习直至能集体背诵歌词。此为排练第一次熟悉作品题材与内容,熟悉歌词的原本文学形态与表达。% S9 ]+ r) ]7 V% U: Q

+ U1 c( [: p& M) ]3 [& D+ O% O; g7 O
! ?6 `6 A+ q: _0 A3 U$ a(二)熟悉曲谱:! {' q0 `( J9 E1 W& H  b+ v) O
. p) `: v- ]) t# j9 x( J" t, K/ @
首先唱对声部音准、节奏重点:熟唱歌谱;熟悉音乐节奏、旋律及各声部曲调、结构及色彩。
9 Q. b* X- ^. \" L2 X) n2 G' F# [% w' f. a
(1)读乐谱时队员所在声部节奏、音准演唱合格(尤其注意复杂性节奏、调式及和声骨干音的音准保持,变音及不协和和弦的解决);# D$ ^' C* F( Z% g
. w3 e. W9 p" N7 u
(2)熟悉段落结构、声部分句;
5 M6 r' F, `+ I% q
; y; p6 n7 v* P# p& H% a8 _! m0 a(3)了解力度、速度、表情等基本要求,并体现在视唱中;在上述基础上背唱歌谱。' L' z9 P" K7 M3 d7 n
9 f4 l: R; `- t! L, o1 @: ~  U
(三)唱会歌词、背唱歌词(感受曲调对歌词的夸张)
7 ?  l  H. }3 I/ V, `  \: K' f& C0 B: V" [  x
(1)依乐谱节奏朗诵歌词;7 o* L, U# S. S5 A. p# |
5 h3 M  t" N& X: z6 E( T
(2)依声部节奏、音区及发声位置、速度、力度起伏吟诵歌词;) z5 G2 R3 @& u" U4 P" y4 R

* q0 Q; [- G2 |) S9 k) h(3)依曲调吟唱、背唱歌词。
" Y3 `  y! u# h# K1 y# _: M3 |- ~6 {8 Q7 S* |
上述三点(先个体,再声部)逐一分别检查,个体及格,才有声部合格。小组长带领练习,声部长负责检查。指挥另检查辅导伴奏、领唱。  Z2 X6 `+ Q9 T

  a, {: W/ ^5 P* y' S) r5 T, X3 A+ |# s) d8 w1 f
三、基础:基本技术的解决! H  [" x& i' j* u+ s
/ \9 |' W2 d7 n: F
先排练合唱,后分练伴奏、领唱,再合成。
/ Z! ^9 _- q/ u! T( W+ j& s; c0 c# [4 i6 E% }9 G
(一)初排——作品多声部音响的再现,打好底色
; O2 O/ w  o1 ?$ `2 O& Y! G3 h
3 e& u( `# |; V3 D先进行与作品对应的练声,再完成下列具体要求:. d8 t5 N/ D- ~' C% h

0 B! l4 q: A$ }8 \, r(1)读乐谱时多声部节奏、音准优良,使用唱名、唱谱有助于听到整体音响以及彼此声部在纵横向上的有机结合及难易分布,多声印象入脑、入心;/ V( j. d# [/ u" G
+ P/ n/ P: \! {# B6 R4 D6 g% `
(2)集体演唱乐谱时发声、音色正确;5 S% U, p1 m) \
5 m) t1 X; l; h9 B
(3)明确统一声部分句和气息设计,做好细节标注;
( H: e) o2 P! }/ L9 F* |8 ^
! N+ Z8 `6 e; t4 I' O" B(4)声部平衡,主次协调,段落结构表达清晰;& [; l' }* x) ?- j
% C  x) h- `# t+ {9 ]' _8 r4 Y" Q7 [& H# i
(5)熟悉力度、速度等基本要求;
: ~1 \3 n& U3 g
1 M) }; d6 t* [+ v3 @6 ]5 l(6)钢琴伴奏、领唱要熟悉并解决音准、节奏与合唱的对应。6 @8 ]) D) L% |. Y! }- ?
  M# c) L, W3 N3 j3 T. P- C
(二)复排——技术的细化与巩固,音色的初步定型目的
6 a; g' `* O  i) v% |2 G$ P6 \# i$ P+ V7 b* T
强化基础,查漏补缺。演唱有标准、规格,时间有保障,质量实在。$ ^7 H0 R$ Y2 o
9 n* r; }* G/ x2 L( U
(1)歌词演唱(多声部节奏、音准进一步加工、巩固和稳定);
( V% f/ p8 x, _. c
! v1 |1 L+ r# r6 {$ ^2 y% @, }(2)气息与发声(咬字吐字与音色、音响风格正确);  {& c* B" N! h! X
: O3 h/ |( k( E: k
(3)背唱(听声部、看指挥、听伴奏。接纳并逐渐消化全部音响,化干扰为助力);
! Y! I3 F0 j+ R- P8 T# B  i& e6 u9 B1 }) R
(4)钢琴伴奏、领唱要熟悉作品对音色的要求及与合唱的对比。% N! [& X2 A  b! S# C& G
: }6 B2 N8 A& O
% S4 p5 |: T. T9 ?
四、作品的音乐表现、技术与音乐融合,为艺术表现服务
. Q- t3 `- {, _' H6 k* }& G4 ~" r4 t
(一)细排——作品风格与情感表达
% ~: Y6 _. v3 n  h; m$ y4 }- o1 k7 Z, p7 I
1.通过声音表达' }/ q) z: u0 L) V, D  c

' d) [( J, F4 j7 Z9 w  G3 q- j% s(1)思想内涵:在之前排练基本解决谱面技术的基础上,指挥给队员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性格、气质与创作动机;分析该作品歌词意蕴内涵、情感色彩。
( v; s9 Z3 A1 @3 c- g+ S$ W- D  I% \
" h" `* `6 c' V4 S: V$ R# t/ m- m(2)音乐基本要素与风格的把握:作品的体裁特点,多声部织体节奏、和声音准的精准化,音韵特点与音色,力度、速度变化、层次对比与结构逻辑。指挥在排练中逐一要求、引领队员通过声音体现出来。8 p2 B/ t) z$ n

: `9 w# C% Q1 Q3 c; h; w2.结合表演的表现% C: g5 z- i1 h: R$ `- T5 K
+ w, L2 A8 ?4 j6 Y; R& v4 `
目的:情感表演有分寸、讲火候才能增加声色、丰富音乐,表现作品情感和风格。
4 u/ I! X7 d% J
: A% D, ^; }% R+ r! Z& U(1)设计编排队形、加动作表演;
5 g" C8 ]: K" h- i9 |' F! v# V( J9 B0 z; B, i
(2)脸部、眼神的运用。表演界讲究“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即便动作很少,脸部表情和眼神仍是最为重要的表演手段,为声音增光添彩;
8 }; J: a( w- b+ Y% w+ [
' R! B  [( g* M7 W- G4 y( Y(3)带道具、穿服装的表演。视觉更加“角色化”。
5 F9 v( G1 W# T5 W2 }6 ]# i3 \0 k8 p8 M: r; i- d$ `. \0 a! F4 R. C
(二)连排——夸张性练习,从外在到内在强化适应性与把握性
" X! r8 q7 D: k" W0 \: x
* a/ V' {) \5 I) ], X4 _4 r1.变化练习:强化技术,融合音乐,增加把握性,突出综合性- F5 V& G: w7 e; c
8 W4 H, w& f: J% X# Q6 b
(1)力度、速度的夸张练习;
* C* ?7 n# I2 I+ }# O$ `
- P: b' g  K  Q(2)声部拆分、单声部与钢琴合作、合成,重唱式表演不带钢伴的演唱,不带指挥的演唱;' N4 X2 e3 ]4 _

4 [6 Y# {8 _. m1 i(3)片段抽查或结构逆序、随机演唱,要求瞬间进入表演状态;3 w4 }/ B5 a+ I9 h& N, g$ q" M; g% }

2 k8 q. ~& o% F! H$ ~) h(4)回到乐谱或哼鸣的演唱;
. u4 E% t+ ]" K
6 a: c0 s% {+ l0 v4 ]2 o(5)朗诵,重温歌词。5 i7 _2 v) Y# W/ t" J! R

& E0 s1 _; u/ ]0 @音乐表达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理解和效果,因此,笔者建议多构想几种不同的理解和处理表现方式,以增加表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选取最优方案。
3 v9 ]4 x6 Y  U0 d' Y/ e1 Z* @& B) {" E1 v9 K* B9 u

& F9 m7 d  Y3 @) ~' {深度合作:个人与声部、指挥、伴奏的默契* @5 s- w) V, K; j0 Y  S: e9 y* h
! C/ u# F& r# x! ?- P( V* R
合唱的整体质量离不开声部的平衡协调,更与每个人平时作业完成的质量、临场状态和舞台表演情况分不开,只有每个人优秀,才有集体的完美。
4 J. J9 f# b( I3 f# J, o: W7 ^7 O5 t
单首连贯,多首连续;整体多遍完整练习
& L: u- z. u: D# n; g3 S+ _- g# o$ l3 i: W# i, D
经过前面逐首或重点曲目的精加工之后,临近演出,节目基本成型,此时多首曲目的连贯性、节目的整体性成为阶段排练重点。
* X+ ~1 Y, c: _% F! d
  K0 L* m3 p# K8 |9 k+ O& _) T首先还是合唱团单独排练,以直面多首曲目连贯时遇到的“新问题”:如风格上的动与静、刚与柔,调式、调性、音准的适应性,风格的转换、难易的接续等。当然,指挥或艺术总监安排节目次序时就应该考虑,当下是指挥和队员要通过练习来适应。
3 c+ ~* _; N1 T. W" W8 F2 q4 k
$ [! a0 c# A' B% {: ^在此基础上附加相关的舞台表演环节(如上下场、领唱、朗诵、主持人报节目、表演交流、谢幕等),由于整体连排时间长、精力消耗大,就特别要求每位队员专心、认真,记住要求,及时改进。此阶段指挥根据情况灵活安排排练,既省时,又有重点地解决阶段问题。: n) o& }0 B- x* `% g" D6 n+ Z3 |

8 ~; l$ V' h5 M  u一次性表演、一步到位练习
3 j6 u/ Y; O) I, T2 U2 h% F3 }+ ^
无论是职业演奏家还是普通学生,舞台表演永远“只有! Z3 ~2 S' ]+ `1 u' d& j
( R& o/ S& Q; D
一次”,极具挑战性。因此,在台下反复演练所有环节也只为“这一次”,旨在发现问题及时“修补”。“一次性表演”练习对扫除团员自满、懈怠和理想化心理,保持谦虚谨的态度很有教育效果。
. P0 |8 e( r! _. E. G$ @" a, d9 [5 k" [) A  Y
  G( c: H- u3 G/ f! ]9 w* J
五、舞台表演——能力与努力的考验与检验
7 f8 E2 A; t6 o$ w/ c1 k, A$ O5 M' ]: C) o
(一)彩排——队形、表演、空间及想象中的观众
' M: l( c+ K( `& h8 p3 q4 M) `& L+ y
* @0 I3 ^; K( P. E6 E( s; _(1)舞台适应性(舞台大小,有无合唱台,钢琴伴奏人员熟悉现场的乐器,声场条件,穿服装、带道具,试灯光、音响);, P' \& o$ C' o4 E* i9 w) G/ `
; d: P2 B4 ?1 ^
(2)限时上下场,主持人报节目,合唱、指挥、钢伴合作,与观众交流,谢幕;/ I; D& ^7 d9 U0 Y
- V1 f* h  \0 t. M
(3)抗现场干扰,找技术与音乐的平衡,抓理智与情感重点;专心致志,寻找现场表演时的“天人合一”状态,迅速入戏,一次成功。
. G; {9 g$ C0 `8 A) M& `' k8 H! }; S4 m- @
(二)舞台现场表演
. _0 C4 n6 m# b9 k
- ?7 }; J, @6 o  c3 L(1)总体指导思想:战略藐视,战术重视;
7 t  _" f, h& b* N5 b% F$ o6 w7 a: A2 B, r5 Y$ l
(2)作品的整体感受与重点加工相结合;
& y& ~) M5 J7 Q9 k* }7 [
% W4 r2 f0 n4 P(3)简化练声,默诵歌词;
+ S$ e& J1 n/ Y% K4 }0 Q* B$ s% }1 l% g
(4)现场心理积极暗示与引导;
* q# D' W$ X( ^0 e% N& W
( E- h; H- }) H% p+ q, c(5)演出结束后的总结与提升。" a- e6 d, ]3 j% y4 j  Y
* c0 V6 x. e& L8 y& l' W# l
尽管合唱是集体性表演形式,现场舞台经验仍很实用,心理素质很关键,实力仍是最大保障。非职业合唱团每高质量完成一个合唱节目,争取条件和机会连演二至三场的做法值得推荐,多场次的演出不仅能逐渐释放紧张、协调平衡、展现最佳效果,还有助于团队声誉宣传和音乐普及。4 _& e" r& e% Y6 y

; `7 n) O! m; @/ |2 L5 A$ P( C! \+ g% ]
在合唱作品排练中,技术解决、音乐表现、舞台表演等内容都有普遍性,但重点则因人(指挥、合唱队)而异。合唱作品排练是个音乐理论知识、演唱、指挥技术和音乐感觉综合应用的过程,实践性极强,其结果全面展示、验证指挥的工作能力和经验。+ K/ z1 }2 l" `# d- ?

) e5 {7 z" J" D; B年轻指挥们早日熟悉合唱作品排练的阶段、内容及重点,吸收多种方法转化为实在的业务能力,会使排练工作更高效、充实、有意义。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27 02:41 , Processed in 0.54405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