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59|回复: 0

[音频应用] 从无效练琴到有效练琴的六种方法

[复制链接]

73

积分

2

听众

26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73
xiaoting 发表于 2021-6-2 10: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无效练琴到有效练琴的六种方法!- T# z5 m+ [5 O! a+ F
+ P' l- [) @  J- i

7 u0 K( I& N7 K
, f: h- ]$ w( {9 I" P1慢练
  q1 a* o4 D, g) @6 L+ O8 p慢练尤如‘放大镜’把乐曲中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使演奏者能谨慎地注意音乐的每一个细胞。
6 D( q4 m9 s! k9 ^/ Q; B' j
& E: G  W4 @% n: a3 P+ H9 g
" H9 Z5 P0 b" c! S1 X0 P
! ]0 n2 o, B* g( b' Y3 t# J% X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慢练的最大优点是来得及想,来得及准备,来得及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调整和修正缺点和毛病,并能兼顾到运用正确的指法(乐谱规定)和奏法效果。
2 j( |: p, J4 y7 v9 _( f" Q1 n9 ~7 t+ D' W( y4 ?% V

2 q2 X$ M, a2 {& H) @) D  x- T& I$ [3 J
事实上,一首练习成熟了的作品,如果不再适当的慢速练习中作意识化的加强和巩固的话,从技术上说,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会逐渐变得模糊,变得不准确,不可靠,就有可能在演奏中造成失误;
/ E6 A8 s6 @1 {  Y! }7 T% o, ], l: s7 z# d9 w5 C0 v

+ U! f$ }) j$ q
, e/ w7 D3 `( h. l* ]: Y/ ~: Y从音乐表现上说,它会因缺乏意识的训练而逐渐丧失表现的鲜明性,丧失细腻与精巧,从而丧失艺术表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即使在作品练习成熟之后,也不应该忽视适当的慢速练习。' X7 W: x6 W! e8 a. Z) b
# R; m2 D6 e& V+ k# e0 b
640.webp (5).jpg & w3 f- p; n3 b

4 ^' _" T; e( G8 u) _" Z6 w7 w. M7 d' L  H$ C/ N. [

$ `! Y( o- g8 f! N- H2快练6 L5 c4 @) ?* ~
快练一方面速度较快乐曲的原速练习,另一方面稍高于原速的练习。在慢练的基础上,可以进入快练,在练习快速的时候,速度和清晰度往往不易平衡发展,当我们突破一种速度界限时,可能清晰度会出现问题。
: J5 y3 V) ^1 @' |1 f2 u/ D* L/ o& G% a& q3 ]  }$ ~1 `% Z
; Y( A4 _. F8 v( Q5 |7 ]8 M0 p2 w

: L9 l1 U2 v5 A反过来,当照顾到清晰度时,速度又会受到一定限制。7 [$ r9 ?( b: a( M& C* s) O/ R' U
6 H! M# ^8 r6 p- S

  q1 x" r& h$ n7 K2 O$ n
2 M1 S+ X2 k" g, e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没有必要为此着急。因此,个别的不足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暂时不管,只求整体的连贯效果,这样就会对这种速度较快,难度较高的乐曲有一个“原本面貌”的感受和认识,并体验其中的内涵信息。: g& g/ Y1 s2 w. U# z( L

4 x* }4 q& a+ p6 w. [) V; `6 h  H6 [* P; q
: I0 B+ [; ?& {5 H6 A. J- u0 H, W6 t

  U1 f' l, S3 j5 y2 h7 _4 o+ O' E' G3“中速”练习
/ n, m8 Z# U! ~8 U9 ^! X3 a& H' F在慢练与快练之间还有一种:“中速度练习”,中速度练习是连接慢练与快练的方法。这三种速度的练习方法运用时可以灵活变通。
2 V5 B" W% j0 U
# z. a# |3 h% N* C$ X; ~. N! v" S8 s" g# G! F0 F

# [& B7 }0 r  ~2 ?. r: ?6 C在刚开始练习新的难度较高的乐曲时,采用“3:2:1 = 慢:中:快”的练习次数比例,即“慢练”三遍,“中练”两遍,“快练”一遍;
. u+ V" S+ F; C
8 s) C6 l! e* E: E* G6 Q# M
& V4 t. \9 \/ @, g; W+ l+ b' e4 F! ]4 \
接着可以用“2:2:2 = 慢:中:快”的次数比例,即慢练、中练、快练次数相等,最后达到熟练时,可以采用“1:2:3 = 慢:中:快”的次数比例,即“慢练”一遍,“中练”两遍,“快练”三遍。
& f: L; {4 F  ^. \
; v& ]3 @5 ~3 x7 c; N/ d( d9 i8 C6 H+ E) |, I# }1 u5 b

# i: U# |; i1 `* I2 b一般来说,就是到了最纯熟的的阶段也不能完全放弃慢练方法的熟练运用,因为它是清洗“中练”、“快练”时各种“不干净”的“污垢”的最好的、最有效的“洗涤剂”。
+ ]$ H1 F# `! Z, q0 s- _% D
9 M* k9 N$ x( x! q8 X
1 z0 G: P# N3 g3 n6 `3 {9 v. H5 p% D0 h
许多乐器大师与教育家有关于这方面的,他们本人也采用“慢、中、快”的方法练琴教学,如俄罗斯的奥尔、匈牙利的卡尔夫莱什。* \) D7 l1 H8 i% b/ `+ o8 u

+ {- N. _/ z" U- I% v8 o: F# q- Y, w& Y7 \2 w

& s- S$ ]- a+ I3 S! A- m- d
1 H  ~+ q6 O7 [' j: a7 k! |1 G* F" Y1 E2 F  {" u4 n# R
4分解练习' w, H8 P* G3 A
顾名思义就是将一支曲子按练习目的需要和要求分解开来练习的方法。这好比我们生产一台机器是从一个一个零件做起一样。- U: E3 p+ T& B8 z

0 f$ I& |% q$ \; [# b& m- W6 y$ f# Z
+ V. r. q* L& j- r9 B5 Q! O# x
有这样一些分解练习可供参考:分句、分段练对于学习一首新曲来说,音响是陌生的,技术动作还没有习惯,如果总是从头至尾练,花费不少时间而印象并不深刻。2 U7 y( W& \+ q8 m1 x. ^/ \8 ~
  ?7 ^9 L6 _, l/ b
0 F0 l0 R, N+ U& [, r* a" C' N
7 ~+ Z+ w: v) J
用分句、分段的方法,可以更快形成音响记忆和动作记忆,有利于迅速熟悉新谱。乐谱熟悉后无论解决技术问题或音乐处理,分段分句地细细琢磨,精细练习,都是必要的,否则不可能产生有质量的演奏。, q. j4 J& [  M

3 K5 T1 f9 r6 P7 H" R) t1 j& q( C4 p4 C: V% B

5 `5 D, ~- t  D5变节奏练习法" e; z, v( F$ v" A! l
变节奏练习法就是将特定乐曲或片段,如音阶、琶音和连续相同节奏的乐曲和片段的原节奏予以变化的练习。. B0 r, }2 d0 H2 v3 J% j
( U" C& d9 C; H

7 m7 u" ?, G" i% r6 n$ X& h8 i4 ~- ?7 x( k8 Y4 z! I! G
这样的练习可以增加演奏者(尤其是儿童)的练琴兴趣,也有利于克服乐曲的技术困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很适合于训练手指技术的《哈农》练习。3 W2 ~$ j( _; R, d2 F# ]) s+ I
" W; m8 z/ E' s7 X9 _

" _1 ^# Y! Z+ F3 r9 F1 f' u- e1 a0 l9 D$ b+ c) X. }6 d
如将×× ×× ×× ×× 的原节奏变成经过许多有规律的变节奏练习后,好像从各个角度观察了一个事物,也可以比喻成好象是用各种“佐料”处理了一种食品,无论多难的曲子,经过变节奏练习后,都会有明显的提高,甚至达到乐曲原来的要求,因为在变化节奏练习中,速度增加,力度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的练习过程中完成的,符合人们掌握技艺客观规律。
0 z7 C  w8 @* `! `
3 {8 [% I% k' n# l' d6改变奏法的练习
% ?$ [4 Z0 K5 a' R5 C) n) V6 k1 p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注意的对象如果是内容丰富的活动变化着的,那么就容易稳定和持久,反之内容单调,注意就容易动摇,钢琴练习中,如果改变奏法,改变音色,这样就容易使弹奏者的注意力稳定而持久。
) m+ I  u/ o# w. a* R2 H6 H% S" p7 p* k7 {4 k! o0 T: h& r

/ `, F) ]' }5 \7 @0 p9 [& x
- z5 e" a8 L/ L( w& Z) p) s当一首钢琴作品完全熟练后试着用以下奏法再去演奏,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4 b3 C* T  \) L3 y1 v
4 x$ E0 X3 \( `8 P

* f5 O+ U2 R9 b  k% r+ F: P. m4 e
8 m; |5 Z8 h( E. X0 q3 B) O2 }1.非连奏:其发音的状态为:音与音之间以断开的形态先后发声。根据用力部位的不同,非连奏有4种方式:
( x$ `0 o7 j( R1 p
  ~5 R7 z8 [, x" ?2 @" ?" u7 n. |3 p4 I

# T9 X* y) @. [' t8 U2 h" E# ^" w(1)大臂非连奏:利用肩关节的运动,用全臂的自然力量快或较快的下键速度,奏出响亮有力、深厚结实的声音。2 E! {( y9 X- Q- p, ?/ X
, K9 Y4 p5 w1 b* R( G4 F. X
5 f% t+ C+ ~6 j! Z

* B1 K' C3 r3 {& }  y1 D& J6 J, u(2)肘部非连奏:利用肘关节的运动,用前臂及手的自然重量,奏出比较结实的声音。
7 R* I) L4 W) X- S' ~  z- w: P; ^( A, y9 e/ O" F

6 I, b) x  u  r7 m. N( F" u9 g9 L' b
8 c  Z, K2 n5 D  ]6 ^$ ^' t(3)手腕非连奏:利用手腕灵巧的上下运动,用手的自重量,奏出比肘部非连奏更为灵活的声音。
# M( e$ N. h" f  c" f, L  t9 B2 A# G" }4 T
' A/ A6 G3 D8 ?* o2 F5 y4 k( r) q
演奏时采用手腕小幅度灵活的上下动作,有时又结合指尖小幅度水平方向的“抓键”动作,奏出音与音之间半断半连声音效果。) L$ `/ O  U6 I4 ~7 F  R6 k
, y1 m( V* N; E, A

4 P/ h7 K$ M) x& Q" J3 N6 B(4)手指非连奏:利用掌关节灵活主动的运动,腕部非常放松而又有弹性,指尖与琴键较垂直,快触快放,音和音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奏出均匀、清晰、颗粒般的声音。, n4 S# J1 p% n4 Y7 z
) [5 Y# }5 X& x  a& r5 R
7 g! l3 f, p9 a+ I/ F5 X3 k9 R

3 Z- e1 j7 j+ X
0 a6 i/ D  H0 T. [0 f) s2、连奏:其发音状态为:音与间之间连续不断地发音。根据手指触键的状态,连奏有4种方式:2 c/ o; f* n5 e$ X
+ t* w* v5 T+ ]2 X
! q" @/ T' j" @8 \/ L- _+ j
0 a7 g3 p7 q' U+ r8 b6 {  w4 v$ Y" @) N
(1)高抬指快触键:手指抬高,快速触键,获得饱满有力而又富有弹性的声音。
/ C" e! a8 Y7 i7 Y5 n  s/ }* Y# n4 n
8 T0 \8 h" s' q8 W+ T; `6 j2 H4 d: Z4 T8 a0 R1 w% F8 H
2 {8 D3 e6 Y. d2 u# m6 k, o
(2)低抬指快触键:指尖在掌关节和手指关节的协调用力下,力量集中,快速触键、音刚发出,指尖快速离键,这样的奏出的声音音质丰满,句子流畅,力度变化的幅度可以较大。
" G# ^6 n( b0 O" E
. r$ S" z# l# n' u( @: ~/ c( i2 w- t! F" @8 m0 p
* S6 x& T# i/ U. Y0 X( s- ?4 z5 L
(3)高抬指慢触键:这种触键方式配合臂力的运用,能弹奏出深沉丰满的音色。
% L3 a5 |# K1 [4 s8 c8 g2 D, s- G- w8 Z

) r; Z& J2 f: k5 }( B
) \1 y8 U( |7 X, h(4)低抬指慢触键:此奏法配合各种力量的协调能奏出多种力度、多种层次的声音效果。
) q% T1 ~5 M. S  N# _$ t! A' G  v; E  X
* v( o- t. Y6 t9 p

: D: J- o/ y/ X+ c! B5 o0 E3 d2 [0 [7 b  e+ q

" w- f* s. w% u) F* r3、跳音奏法:其发音的状态是音与音发音时互相断开,与非连奏相比,跳音的触键所需的时间更短、速度更快,声音更轻巧、更富有弹性。根据发力部位的不同,跳音奏法也有4种方式:
- J; r5 @. B8 f: |
. M) }. W; p1 E- H) u2 t% ~9 Y* B* U9 l2 D3 b
3 S5 j0 O3 p( c7 d  X
(1)手指跳音:掌关节发力,手指快速触键,快速离键,适合弹奏轻巧、快速的跳音,声音灵巧、华丽。: m. ?9 ^# @% ]: N5 L0 n

2 ?$ x) q' s# j$ j2 k/ h8 A2 D
' K* v# K8 Z2 |' o- m  g
(2)手腕跳音:通过手腕有弹性地发力,指尖触键,然后手腕带动手指快速地离键。常用来弹奏比手指跳音速度慢、力度强的单音、双音和和弦,声音饱满而有弹性。6 x2 N+ Q, n4 e* B1 l# D
2 u8 n- i7 x: H- H' k
3 c& C" d- I3 |: g- a8 \
/ a/ y# K& M! C: h& g( Z
(3)肘部跳音:手指及手腕稳定,通过肘部发力,指尖触键,然后肘部利用琴键的反弹力,有弹性地带动手指快速离键,声音较厚实,充满弹性。8 s: P' R7 \2 x% |$ \( N

; b, N6 M7 F7 ?$ }$ S1 u: k8 ?4 _0 @6 z' @) D! z

  h+ V9 K; G" I6 i(4)肩部跳音:用来弹奏速度慢、力度强的跳音。以肩部为发力点,手指坚定有力地触键,弹奏出辉煌和震撼人心的声音效果。/ n  B& l0 D) _6 O* D7 e8 {. w
, J. H  t. N+ w. c: b1 ?
2 k+ X* G$ C9 P
如果一首作品练熟以后再按照以上奏法进行练习,每次就可以连续奏12遍,就好象用12种奏法“解剖”了一首乐曲或片断,比一遍一遍的过效果好的多。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19 03:58 , Processed in 0.21124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