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配音常见问题及辨析; ^* B! b( p- M- \
在广告配音实践中,很多初学者分强调声音形式,忽视内容和表达技巧这样容易使自己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事实上,声音只是个载体,它所承载的内容才是我们整个配音工作最重要的部分,
9 U- p k* y# a/ [8 H
3 l# H7 p. R8 M+ o. d8 T# x1 r/ y只重声音形式相似,不重表达和内容% U$ W; W; v6 P8 R9 ^3 l# \. Q; n
在广告配音实践中,很多初学者分强调声音形式,忽视内容和表达技巧这样容易使自己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事实上,声音只是个载体,它所承载的内容才是我们整个配音工作最重要的部分,而表达技巧又是让受众更好地理解内容的关键。为此,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克服这种声音至上的错误想法。
, a% |5 D/ K' [% c" r3 J
+ I( L( w& R3 h要克服这些,首先应该改变言不由衷、消极被动的配音状态,加强感情运动,切实把握语气的色彩分量,注意气息声音的变化,使有声语言充满活力。其次要增强语感。有了很强的语感便可以使我们的语言多样化,多层次,色彩纷呈。再次要用声自如。用声自如指的是选取自如声区,选取最佳音域,最佳音量。不要用那种勉强的做作的声音,特别是不要盲目追求高音大嗓、虚声虚气。要防止改变自己自如的本色声音去制造“响亮”“圆润”“宽厚”“柔和”“甜美”等音色。自己的本色声音最好,捏、挤、压、抻的声音都不可取。哪怕本色声音存在着嗓音上的欠缺,也不要强行改变。/ q4 g3 M; t8 L0 |$ c
8 X( D U- p; T1 ]+ m
在广告人物配音时,尤其是为与自己年龄、阅历等并不相当的人配音时,特别要注意不要盲目追求挤压嗓子以达到某种音色,而应仔细揣摩人物具有的语言表达特点,力求在表达上相似。现代广播电视音频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在音色上帮我们很大的忙,但是对于表达却无能为力。由此可见,表达的相似比音色的相似更让人觉得逼真。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内容基础上的内在思想感情运动,而不是脱离具体感受和感情运动的某些外在的形式。5 s0 e& e# u! A$ X* }
与音乐的配合不协调
& e8 r" x( i9 B+ k4 Z2 n' G% e
9 z/ W* B. @- H6 l电视广告中常伴有音乐烘托气氛,配音员在配音前应当了解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由于制作方式不同,或者制作流程安排的问题,有些广告制作方不能提供画面和音乐给配音员参考。配音员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当用不同节奏和不同音色多录几次,以供制作方选择。最好的方式是结合画面和音乐进行配音,用音乐的情绪变化调动自己的情感以及语言的变化。! Z( d/ z3 n0 q
: S( _5 m' u* \& i% q! ~
与画面相比,音乐对语言的影响更直接,因为两者都是作用于听觉的声音要素。语言要尽可能与音乐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可以从情绪感受、声音音色和节奏旋律三点着手。熟悉音乐和音乐感受力强的配音员,能够很快找到语言与音乐的结合点。我们或许可以这么认为,配音员增加音乐修养可以提高配音质量。/ H0 O6 u. Q: f n4 h$ y
' ~* D' Q. a. |淡化备稿
3 ]% |6 t+ j5 Y! M * Z, g; q2 P! t( F
由于广告一般时间较短,通常只有5秒、15秒、30秒、1分钟这几种类型,最多也不会超过5分钟。相对专题、栏目的配音来说,广告配音的语言比较少。于是,很多配音员淡化备稿环节,应付差事,不做深入思考分析。拿到稿件之后不假思索,直接就配。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很可能导致前期创意很好、制作精良的影视广告,最终因为配音而失去风采,甚至成为失败的作品。而好的配音可以引发联想,给广告锦上添花,带来意想不到的整体效果。事实上,越是简短的语言,想要表达出广告诉求越是困难。好的配音员往往字斟句酌,反复尝试,最终才能制作出出色的声音作品。; ~: `9 b5 f6 y" F$ `/ v/ L* |' F8 v
5 E. `3 t8 h' a: y在实际中,广告旁白配音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配音员配音时已经有现成的画面和音乐做参考,另一种就是在配音时,画面和音乐都还没有制作完成,因而没有参考。出现第二种情况时,备稿会更加困难。配音员应该和导演、制作方充分了解广告创意意图以便确定身份,选择适当的音色和表达样式。这种情况下,还应该用几种不同样式、不同感觉、不同节奏多录几遍,以供导演后期制作时选择。虽然这种方式并不利于配音员的发挥,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却屡屡出现。所以配音员的备稿工作更显得重要,包括平时积累多种配音表达样式的“广义备稿”。好的配音员往往可以参与到广告后期的制作中,帮助导演、制作方选择合理的配音表达样式。3 u# z2 C: R. Z5 `
( J- H" m; Y- n3 F- t
广告配音常见问题及辨析(下)7 h1 |. l9 |* o `
【核心提示】 在广告配音中,有声语言的表达样式有很多种。广告中的人物配音,由于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初学配音的同学很难快速把握人物,赋予人物恰切的音色、表达习惯,很难迅速、准确地采用适宜的表达样式去表现广告中的旁白配音。9 }5 n! d9 U8 z, H* E6 u- t4 Y
3 m- ]2 G# _ l+ I2 h6 Y5 k对并列、排比句子处理不当电视广告中,很多广告词文笔精湛,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排比、反复、顶针、回环等屡见不鲜。这样的广告词在配音时需要配音员反复揣摩,选择合理烘托主题、层层递进的表达方法。很多初学者在处理这样的语言时显得功力不够。5 w) k/ ]$ c. v D4 g7 A
适应面窄,只做本色语言表演* z- ^9 ?# p! S$ L1 u
- W( }7 _: V& m! [- x6 ^( ^8 F在广告配音中,有声语言的表达样式有很多种。广告中的人物配音,由于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初学配音的同学很难快速把握人物,赋予人物恰切的音色、表达习惯,很难迅速、准确地采用适宜的表达样式去表现广告中的旁白配音。8 U0 ~+ q: Z7 i2 R! t* E4 |
' c# S! W) p( s- M' `% a I在配音工作中,由于这种语言表达技能的限制,表达样式把握的欠缺,很多初学者往往只能做本色语言表演,适应面窄。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做到对任何一种音色,任何一种表达样式都能准确娴熟地把握,但应尽可能拓展自己声音的承载能力,丰富语言的表达技能,同时掌握多重语言表达样式。2 i* N7 T; u; c, B; X& ?
4 M* ^" i6 ^) H
行业市场的变化总是很快的,赶上市场的脚步就意味着迈出成功的步伐。每一种类型的广告片都有自己的一定之规,也可以说是在一定时期中不成文的定势,然而这种基本样式随着时代发展,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水平的变化,从内容到形式都会改变。一个好的配音员一定要适应这种变化,做到与时俱进、不拘一格,力争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乃至风格。& k; E9 ~$ o( F/ U2 G
只会模仿,不能创造# e) A) j4 N# }1 y' p; |
: C( g! Y2 ^' O9 U r2 I+ @ a学习配音,初学者最常用的方法是模仿。很多著名配音大师的成功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从模仿中可以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学会欣赏和分析,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差。只有确定了美的标准,自己的配音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是配音的模仿不像戏剧模仿,配音模仿的目的至少不应该是为了“像”。在模仿学习阶段,最怕一句一句地学,只追求表面上的形式,形成机械模仿,以为模仿得像,就基本掌握了规律,于是就专在音色上尽力效仿。最后会导致用气发声僵化,表达方法呆板单一。 D) M$ @1 \! }# i1 Z# [
9 T' U' e1 c: W# N9 v& N. U实践中,我们发现,拿到文字稿,结合画面和音乐自己去创作有声语言作品往往是很困难的。它不像已有成片,再去试配,至少可以模仿。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配音员,必须要有自己的创造和特色。让学生结合片子要求,剧本中对人物的描述或者广告产品的卖点、意图以及自身声音条件等等,尝试不同的音色、表达样式和技巧的使用,摸索创作的方法。很多时候,不止一种表达样式、技巧能够得到多数人的认可。这让初学者意识到创作的多元化,出发点不同、诉求点不同、环境不同等等都会造成创作的结果不同。而由于人们的审美标准千差万别,每一种创作都可能有其支持者。所以在创作练习中,我们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进行尝试。
1 [7 [5 C" a/ ^3 _9 `, O齐越老师说过:“模仿不是创造,囿于模仿将一事无成。不满足于模仿,善于摸索才能尽早脱开模仿,进入再创造。”因此,模仿是学习配音的初级阶段,必须把从模仿中获得的初步体验和认识运用到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调整,结合自己的特点,跳出单纯的仿效,努力使自己到达再创造的彼岸。
& e0 o8 S( C. a2 O, v8 H1 H * ^! X: m# u$ |7 }+ v
创造的前提是正确的模仿。模仿,应该是抛开经典配音者的音色,通过认真地分析,模仿其表达方式和配音技巧。通过模仿,对配音的技巧或声音表达形式从感性到理性进行初步接触,入门启蒙,使自己步人正轨。很多时候,由于年龄、经历、经验的原因,不太容易理解优秀配音作品中配音员表达技巧使用的依据。需要通过反复翻录经典作品,与原声进行对比分析,直到找到技巧处理不同之处的心理依据,最后再次和自己最初的想法对比,找到一定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方法,从声音、表达形式的外壳入手,模仿基本形式和技巧,但不以形似而满足,通过外壳去分析、寻找其内在依据,最终理解经典原声的高明之处。) u1 $ Y t& H; n) H
需要强调的是,模仿的声音形式和表达技巧一定要与自我个性紧密相联,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找准最能表现自己声音气质特征的驾驭角度和技巧。因为运用技巧的先决条件是要使声音运用自如,在自己的自如声区内,才能使技巧运用得巧妙自然,要防止改变自己自如的本色声音去制造“响亮”“圆润”“浑厚”“甜美”等音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