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琴怎样弹出好听的音色?
! o. i0 i- g5 J2 s5 l' L+ [4 @
. S; c% }$ C/ D7 B一、 从练第一个音开始就要学会“听”:
. [3 K! t$ G t G
: ]' l: z1 Q% s% O4 x6 i1 o: ?钢琴的入门方法很多。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从段奏入门是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的。段奏的开始虽以单音作为元素,一个个音的练习“落下去à 手指站住à 提起来”。但是问题在于大家同样都在练段奏,练法却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需特别强调的是,练习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声音来检验。学生从练第一个单音段奏开始就要去听,当手指触键,琴槌击弦时,听声音是否充分地发出来了;是否有良好的震动与共鸣;当手指保持在琴键上站立时,耳朵要倾听声音的持续和延长,并要学会辨别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 P5 h3 t1 P- G* n$ L2 q
. t) m( c2 h j- |. \' k& r' }
" x% j( n5 J! y! X- q7 @% X* O0 n2 {& q+ a8 F, f
在此基础上,让学会理解到不好听的声音是由于错误的弹法直接造成的。譬如说:敲砸的声音是由于过高过猛地向键盘冲去而造成的;闷暗的声音是因为下键的速度造成的;而挤压的声音是由于在钢琴发声后,手还继续对键盘施加压力而造成的。那么,正确的弹奏应该是手臂放松自然,离键不要太远,用物体自然下落的速度触键,一旦声音发出,手绝对不要在对键施加压力。就是说,这个音应是一触即发的,并且要去掉一切不必要的多余的动作。通过这样的要求,弹出好听的声音应是明亮、宽厚、具有共鸣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一开始就要学会把正确的动作与正确的声音结合起来,懂得听什么和怎么听,这样的开端对以后的钢琴学习会受益无穷。
2 y7 E7 I% _8 E- ]! {
k! O. O- n' d# `! ~" X% F, w. d
4 p! d3 `6 F8 A( d0 B' H# m* ~: D$ D* U
当学生学会听一个一个的单音后、第二步就应从短小的乐曲里去听音与音之间的联系和倾向,听每组音的声音是否均匀,平衡。第三部在开始学习两个音的小连线时,要听两音之间是否声音连起来了,听小连线的第二个音结合重量下落是否在语气上达到了强调。第二个音作为尾音结合重量提起,声音是否比较柔和和委婉并在减弱。第四步,在学习几个音的连线和乐句连线后,则要结合句头、句尾、句中的语气、高矮、强弱等去听乐句的进行。
1 a, i* O) a& H. r8 a- o( N7 z
) \/ U) k% _3 j0 m- I. w* @1 s8 f总之,要学会听,要懂得如何去鉴别声音的好坏优劣,这是教师和学生的首要任务。这个概念必须在一开始学钢琴时就建立起来!% K0 N; }" S( K- J* `) v- T
9 j9 L k& f- S- e
1 T& M$ I4 |1 y4 U6 v% S" j) W" f. l% T
二、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是良好声音的基础和保证* N- S* h. @( ]: Y6 J' l
, j0 `/ t2 v4 f r( `# i/ u
所谓自然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进而是指对身体部分对重量的补充和结合。在弹奏中如不会使用重量,声音必然就会单薄、浮浅和缺乏表现力。" s6 G8 s% d& J3 o& s! t1 L: Y
- q& O. `% ?& w# G2 E对重量的运用与训练应有一个过程,首先是要学会能把手臂的重量全部放下去,弹出丰满、淳厚的声音。一般在教学中常常提到的“一滩到底”即是指把重量“放入”键盘,不要把重量淤塞在手臂、手腕的某个部位。
% Q, J9 y4 r, X$ s% l
+ w. ]; |2 M- W8 u$ ~7 d* k" |' V8 M" ^
U2 S# S4 H: F! N2 k) N% ]! j
而重量的调节必须建立在重量能全部自如放下的基础上,根据音乐所需要声音的强弱、厚薄给予键盘重量的变化/如果声音要强,可结合补充身体的力量;如果声音很轻弱,则可把重量控制到最小。譬如说,仅一个手指的重量,也是可以的。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为了声音的通透,不论重量通过指尖“送”到键盘里去。唯有这样才能使最轻的声音清清楚楚地传到音乐厅最后一排观众的耳朵里去。
. U" O. _% a X) n/ B! U! U# g! ^) B( r
综上所述,我在此提出的重量概念是包括全部的重量棗全部臂重并可加上身体所能补充给手臂的总和;也包括经过调节和控制的,哪怕是最微小的重量。由这样大大小小的重量,经过灵活自然的变化应用,给我们的声音变化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 z2 L+ B) [( l4 ?9 n0 ?
, @5 [1 i8 U2 N( N) E0 s/ v( e' ]
# Z4 m8 p7 c. e" T( s5 p三、指尖的触键必须“弹到点”* |2 a& ^2 L r1 g. q
2 t( y" z: C0 K U
“弹到点”这个说话,是一个触键的概念,我认为这是保证良好音质的必需。
3 r+ b h' L; P: ^$ J5 ~" K
! _8 C2 A- d8 ^. i' h从钢琴的发音特点来讲,每个音不论强弱、厚薄都应该有一个最佳的发音点。这个点在触键时应多深多浅,力量应用得多大多小,下键速度应多快多慢都应根据声音的需要来衡定。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何种声音都需由槌敲击琴弦才能发出该声音所需要的震动;这种震动一是压不出来,二是声音一旦发出来之后再用力也改变不了。哪怕是再深厚持续的声音也必须在发音的瞬间积聚好力量,使声音尽可能深沉有利地发出来,使其有最好的震动和延续。而在声音延续过程中我们保持情绪,保持手的稳定,保持自然重量继续在琴键上。我们在钢琴上“保持着”,这种感觉是绝对必须的。可是唯独有一点我们不能做到,那就是企图在发音完成后,我们在施加力量去改变这个已发出来的声音!在钢琴上我们只可能在一瞬间把我们所希望和追求的那个声音发好,其后声音延长得是好是差,在发音时就已决定了。所以我认为无论声音强弱,每个音的发音点都应在触键时感觉好。深厚的声音自然应该把琴键弹“深”;果断的声音触键时必须直截了当;歌唱的声音要让琴弦发出。) d8 V/ K9 o; l+ V- c3 P
. ^1 W% p) B% Y$ j2 p, T" `/ H;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