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贯二十年流行音乐,这可能是分歧最大的一期唱作人+ B# u7 Z# C) \; P& X
. u; |8 p+ K: P" E" s; Z$ k4 [* O9 }- U
刚听说《我是唱作人》这个节目的时候,大概很难想象它将以怎样的面目呈现。唱作?如何唱作?都有哪些歌手参与?他们会是什么风格?彼此会是青眼相加还是嗤之以鼻?他们的作品会打动大众吗?甚至,他们有真正的唱作吗?0 d8 v2 v+ C/ g4 ^ m7 F" ?4 H" p$ }
直到上半季收官,下半季接踵而至,人们才发现,它可能比纯粹的原创音乐pk还令人惊喜。, \3 I, p1 u) T4 _2 I: Y
7 }& e1 Q9 z; U& X( K9 | C【上半季唱作人完美收官】9 g) j+ H4 m/ n2 X6 ~, v, Q
从demo互听到正式登台,每看一期唱作人,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似乎也跟着加深一层。音乐人的唱作往往杂糅了太多元素,却又纯粹得直通心意。他们分别属于各自领域,流行、说唱、民族,却又在艺术的小径上狭路相逢。
9 Z; r& ~+ }5 E- c最令人刮目相看的大概是曾轶可吧。自从2009年的夏天,她把那个未经世事的单纯自我毫无保留地抛上舞台,她就开始承担起了所有的冷眼、质疑、嘘声和不满。十年过去了,很多同时期的快女已经结婚的结婚,转型的转型,她还在一如昔日不温不火地唱着。+ H* _$ Y5 R: l0 ^6 C+ R; n: B, h
! _# Y2 h/ a+ S' t5 \0 R. K她发专辑,参加音乐会,勤奋不懈地写歌,不放过任何与同行前辈切磋的机会。她与大众最热爱的音乐类型分道扬镳,坚持自由自我的表达和抒发。她写孤独,把对边缘情绪的摸索变成了如梦如幻的直白音律,令人叹服。' I- O/ X/ O$ L) g' d4 @3 r
除了曾轶可,她的对手们,无论是年轻歌手还是乐坛前辈,无论是王源、汪苏泷、梁博这样的少年选手,还是热狗、萨顶顶这样的歌坛前辈,都带来了不俗的亮眼表现。迥异风格的碰撞,新老音乐势力的探讨,成了上半季最大看点,这也不禁让人们对唱作人下半季的比赛万分期待。
6 G+ b9 F* ~! f4 ]
5 u1 x# D2 G1 V* L5 U8 c E【下半季的捧腹真人秀和激烈battle】, ?" K1 t$ T, _
没想到,下半季的较量和摩擦只增不减。
7 d; Y9 i, U* l1 i, u不知道是谁想出demo互听这个环节的,它真是贴近原创而又极富真性情。
# l7 r. t/ ~+ v( v: G不难看出,当八位并非全都相熟的音乐人挨个走进试听室时,彼此之间是难免尴尬的。如果遇到喜爱的歌手,自然兴奋万分握手相迎,激动地表达欣赏和敬佩。如果遇到陌生的面孔,则不禁在内心猜测他是谁?从哪来?年轻还是同龄?音乐风格是什么?( p, ^6 z9 K! Y/ A
3 n/ U3 Z2 H, g/ l/ f* r/ \其实参与下半季的选手,名字说出来就是一部近二十年流行音乐综艺发展史。
% S. _! X$ R x; i3 W从羽泉组合单飞出来的胡海泉,太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常石磊,名不见经传,众多成名歌手却眼巴巴盼着他给自己写歌。超女出道的周笔畅火了那么多年,粉丝都老了,依然广受追捧。从《中国好声音》唱响大江南北的金志文,《中国新说唱》万众瞩目的说唱高手王以太,《偶练》出道的18岁歌手钱正昊,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再出发。
0 i. ], ~1 E! d5 Y( Q% S/ M9 e& J. |- L0 g( j
谁也没想到,在乐坛打拼了多年已经37岁的常石磊,居然这么萌。( w) q0 ~, }; i- C2 ]4 i, n# f
他进试听室很早,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悠然落座,四处打量。每进来一位不甚熟悉的歌手,他都憋足了劲努力回想,自己是不是在哪见过?他的脑袋里充满了无穷的疑惑,小小的眼睛努力辨识着。# ]% l U V: C( H x" |
王以太在他面前坐下,常石磊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片刻后禁不住想提问。常石磊:“我有个问题想问你啊…”话音未落,门打开,又进来一位歌手。这一进门不要紧,常石磊的思路却被中途打断了。2 T: M" F( N$ b0 N8 K, q. ^# K
8 e! d( E' o8 B, B$ S
新来的歌手自我介绍落座后,王以太问道,你刚刚不想问我问题吗?常石磊一脸疑惑,脸上写着:我忘了。在座的各位哭笑不得。6 B& E G+ C# C: p* H- R- ] V- B
( e4 L1 u5 K8 z; U; q' L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最后常老师终于一拍脑袋想起来,向王以太提出自己一直以来的疑惑。“我一直很喜欢说唱风格的,但是我发现我好像不愤怒?”他脑袋一甩,短短的西瓜头飞舞了一下。 n1 c- M( |/ U# W
在场的歌手都没忍住,哈哈笑起来。其实不假,说唱等于愤怒,等于持续不断地输出情绪,等于挑战不公正,等于直白地表达自我,似乎是一直以来的普遍观点,然而对说唱歌手来说,这是一种偏见。
8 s/ P% M# Q% f5 w( \% z& T2 u王以太自我安慰地笑了,这好像也不好解释什么。在他看来,为什么rapper一定要愤怒呢?说唱并不等于愤怒,只是表达的方式略微激越,他并非总是愤怒,他也只是偶尔愤怒。
0 m* [) f. h- |( d& |. O常石磊似懂非懂。
% P1 f6 }1 O: p9 ~3 B
& K/ n7 A( o5 u) |demo互听环节太有意思了,唱作人们在这里展示自己最原始的音乐,也在这里理解和评判他们的对手。相比起上半季,下半季的切磋似乎更直白,也更犀利。
2 U( m* `( r9 h4 C/ ~% q+ q! l唱作人们都直抒胸臆,对于喜爱的作品大加赞赏,不够喜欢的则不吝批评之辞。
& K$ V% H0 ?) }6 g H% b“旋律太简单,就像是鼠标点出来的”
# ~1 P! P) P. K( C4 q: ?, A“demo的展示太敷衍了,骨架不清晰表演毫无完整性”
3 I" C/ j" p0 Z8 `. R“咬字听不清,不知道在唱啥”3 ~2 \1 r4 J" `. _& ]
“不是他的真实水平,他还可以更好”
, q# c, J% C4 {$ X- V“大众会喜欢吧,但我很少听”........ j+ ^4 z- F4 }3 f5 X0 M7 S
# x- E5 F1 |$ B7 X4 n
类似的评价太多,不禁让听众对唱作人后续的舞台表现捏把汗。
, H% ]5 |. Z2 |+ D# u, C音乐的代沟确实很明显了,不同年龄层的唱作人带来大相径庭的作品风格,也难免为彼此的交流增加了一些沟通成本。令人欣慰的是,听众对于不同音乐的接受也是多维度的,金志文、常石磊的歌更打动我们这些90后阿姨,钱正昊、白举纲则很明显收获了年轻一代的芳心。
7 v8 G; N6 q' [8 l1 T: e8 x& C5 @& K7 {' @# x0 T$ Q
【迥异曲风与新老唱作人的火花碰撞】
. d+ Y9 D% y/ G- B' m# }7 }八位唱作人中,王以太最先试唱,他对自己的这首歌有着绝对的自信:“如果音乐的满分是一百分,我会给自己百分之一百二。”3 ?8 @. _7 N6 {8 M' O3 _" B9 Z
0 h, i8 z! |7 f0 D$ [% Q6 e这是一首成都话的说唱。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小编真的非常喜欢这首歌。他的咬字因为方言的原因而弯折,语句密集而变化多端,但这里面的情绪,节拍的变调,唱法的讲究,都不是单纯的热血说唱。可惜,大家听不明白歌曲的内容,又跟不上字幕的速度,一首了不起的原创说唱就这样落在了最后一名。8 Q9 `: X$ T, T3 f9 A8 k" p. t
# h) u+ Z4 s7 ^- K* _
与他处于评判两极的是常石磊,无论是唱作人还是观众,都对他的作品给出了最高评价,可以说是统一审美级别的压倒性存在。! Z, s% j& T7 F! K; q, h* p
这首叫做《当噩梦惊醒之后》的歌,其实是常石磊十年前创作的歌曲,他说,十年时间过去了,他唱这首歌的心境已经与十年前十分不同,对噩梦的理解也完全不是最初的那样,我想把这其中的感受分享给你们。9 U( v8 b5 M) L" z/ V/ w& d
7 R: Y: x, R8 `
他的武器只有一把吉他,一台电脑和一块声卡,可谓极简,但它们营造出来的音景却宏大梦幻,歌词是这么唱的。) s6 X! }0 n" x$ d7 A& x* y2 M
“日子拉拉扯扯的擦过
+ c7 {2 W1 l# S+ O0 ~4 T2 t带走的比留下的要多4 O0 m! T8 ]) y$ v5 B
痴情仿佛是年少的梦,如今的纯真残留几多) X. w( b- l/ L. R" X' U: J$ {
只有在噩梦惊醒之后,才甘心放手洒脱泪流9 Y( p; S9 u: h7 s+ J
如果泪水能奔向河流
. M! ?8 d& S$ V5 e* @( x/ @ f潮汐会把我还给天空......”3 i* t8 n' M& G+ `1 h! E3 r+ u! d
年少的忧愁,纯净飘渺,像一个捉摸不定的噩梦,被半醒之间的潜意识操纵。当我们醒来,梦里的惊惧化作泪痕渐渐蒸发,留在心里的忧愁却和那个夏夜一样,久久不散。
; o8 b H* Z7 o- R6 u4 p2 B$ t4 u- {6 @
demo听上去寻常平淡,现场演唱却惊艳出众,这似乎是下半季开场一期的突出特色。无论是周笔畅对某个夏日无聊一天的窥探,还是金志文突如其来惊蛰一般的副歌演绎,还是钱正昊最新潮音乐元素的大胆展示,都值得赞赏。
' Q3 |5 [. }8 F4 }; h' l
4 k3 Y6 U) L0 X: {' ]7 S5 w也许这正是原创音乐的魅力,自己的歌曲第一次被演唱前,你永远不知道等待它的命运是什么,但你不能抑制住将自己的心绪与人分享的冲动。它也许不完美,也许不会流行,也许不被理解,但它是你灵魂的一部分,是你永远珍爱的某一瞬间。 r: m! o4 e6 u; D9 ~5 G6 _
这才是真正的唱作。 |
|